发挥桂林比较优势 才能更快振兴工业

桂林日报 2020-07-17 13:13 大字

□徐莹波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比较成本贸易理论(后人称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两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是相等的。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双方均可节省劳动力,获得专业化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好处。

比较优势理论的原理除了可用于分析国际贸易问题外,还有一般适用性,在城市发展和竞争中极具指导意义。

当前,桂林正在全面实施工业振兴战略,全市人民对工业倾注的热情前所未有。但是,工业能不能振兴,同时取决于政府和市场两个维度。其中,政府维度所发挥的主要是基础作用,如战略规划、政策引导和优质政务服务等。更关键还是要发挥市场无形之手的力量。

市场,或者说资本的本性在于逐利,哪里的工业发展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效益更好,资本、人才及其他资源自然涌向哪里。因此,只有充分发挥桂林城市的比较优势,才能有效吸引产业资本和人才进驻,在振兴工业过程中,才能事半功倍。

在周边地区都在出台优惠政策加快招商引资和引进人才的背景下,桂林又有哪些比较优势呢?

笔者以为有如下三方面。一是区位优势。在地理位置上,桂林位于粤湘桂黔四省区中间地段,距离长沙、广州、南宁、贵阳四大省会(首府)的直线距离都在400千米左右,是四省区的中心城市。同时,桂林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又处于贵广铁路和湘桂铁路交会处,还拥有吞吐量较大的机场,交通十分便利。二是名城优势。“桂林山水甲天下”早已享誉世界。三是人才优势。桂林高校众多,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等均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每年也培养出大量优秀人才。

令桂林人扼腕的是,上述的名城优势虽然为桂林旅游业崛起提供了机遇,但未能转化为工业发展优势;在一定时期,因保护环境的需要,还成为发展工业的制约因素。在人才优势方面,由于产业基础薄弱,难以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导致新培养的多数人才外流,未能留在本地创业就业。

在实施工业振兴战略中,桂林应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上述三大比较优势。在区位优势方面,桂林应充分抓住建设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的契机,在继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减少甚至免除相关道路的通行费用。这有两大积极意义:一是实现市区与各县之间更紧密融合,并进一步缩小桂林与周边城市的距离感;二是可以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改善投资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在名城优势方面,桂林在开展工业招商引资和引进人才时,可以广泛宣传环境优势。毕竟,在拿同样收入的情况下,谁都愿意选择在青山绿水间生活,而不是雾霾笼罩污水横流的地区。同时,桂林要善于把名城优势与“桂林造”捆绑包装,并加大宣传力度,让国人、世界更了解“桂林造”,把名城优势转化为“桂林造”的知名度。

归根究底,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是“人”。产业要兴旺,既需要一批高端人才,也需要大量的中等人才。近两年,全国各地纷纷出台优惠政策,“抢人大战”此起彼伏。在提升人才优势方面,桂林也出台了吸引人才的相关政策措施,并制定了“五年留住十万大学生”的目标,这对引进人才和留住本地高校毕业生起到一定作用。但横向对比其他经济发达城市或省会城市,桂林的引才政策并无过多亮点和新突破,自然难以达到大量引进人才的目标。建议桂林市继续完善相关引才政策,为高端人才提供更好的待遇、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要留住大学毕业生,就要为想就业的毕业生提供有发展前景的就业岗位和较高薪资,也要为想创业的毕业生提供更好的舞台。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绝大多数人都是“理性人”,只要钱给够,或就业创业环境好,人才自然蜂拥而来。

另外,工业能不能振兴还与营商环境密切相关。好环境可以成为城市的重要比较优势,使经济迸发无穷活力;差环境就变成了城市的比较劣势,只会赶走投资者,让人才工作憋屈。桂林必须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工业振兴的突破口,通过政府服务做加法,实现市场活力做乘法,力争成为四省区或广西营商环境最好的城市,这样就会得到资本和人才的真正青睐,本地企业才能更快做大做强。

新闻推荐

草坪回族乡:“清淤行动”巩固文明创建成果

本报讯(记者孙敏通讯员李平)受7月12日漓江水位上涨影响,雁山区草坪回族乡集镇低洼地带被洪水淹没。随着水势退去,原本整洁...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