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规划调整亦应考虑民意

广西日报 2020-07-10 07:16 大字

致远

据《南国早报》报道,近日,有桂林市民反映,叠彩区驿前横里路被卖给开发商建商铺,规划从临时性建筑变更为永久性建筑,但存在调整规划未公示等问题。

驿前横里路在桂林颇有名气,不仅是市民休闲好去处,也吸引众多游客到此体验当地老街风情。此段路在拉动消费、增加居民收入方面影响不小,从发展经济的角度来看,它的商业改造有着合理一面。

好事一桩,附近一些居民却为何反对?一个原因就在于,这条路的改造给附近居民生活造成极大困扰。从记者采访到的情况看,尤其是路改街并建起商铺,带给当地居民的是道路拥堵、出行不便、噪音和油烟污染、环境脏乱差、存在火灾隐患等问题。

当地官方提供的材料显示,驿前横里路经历了两次改造。第一次是建设驿前横里路休闲美食街,规划中明确不得设计为步行街,允许“现有道路上建设临时性建筑”;第二次是推进驿前横里改造,其中明确“在原审定建设规模内同意规划变更,规划方案必须在驿前横里向市民公示”。在随后的时间里,这条路用地被卖给了一房产公司开发建商铺,临时门面也变成了永久门面。

第一次改造中,就有市民提出意见反对建设步行街,这些意见也在官方规划设计中得到了体现。但对于第二次改造,附近一些居民集体质疑为何不公示,称“从没见过正式文件”。记者就此问题进行采访时,官方也没有回复。

城市建设改造,要调整道路规划,与当地居民利益息息相关。在城市管理当中,各方利益有博弈是正常现象,因此,在制度设计上,必须充分考虑征求民众意见的重要性。试想,一项规划或决策在落地实施之前,如果能主动积极地广征民意、衡量利弊,最终的结果肯定不会让广大民众“一片哗然”。驿前商业街扰民问题之所以不断产生、积累并爆发,根子就在于一些改造工作未考量民意。

发展经济也好、提高城市形象也罢,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因此,各级政府工作做得怎么样,“群众满不满意”是一条非常重要的评判标准。

调整道路规划事关附近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必须要考虑居民的意见建议。而事情办得靠不靠谱,老百姓心中同样有杆秤。只有善于倾听群众呼声,广泛听取民意,才会真正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来自群众的质疑与否定也才会少一些。

新闻推荐

创全国示范中心品牌 树社区医院服务标杆 桂林市东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致力百姓健康实现跨越发展

与辖区内老年公寓携手共建“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中心妇产科的医务人员在给新生儿做抚触操。中心的家庭医生团队开展诊...

桂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桂林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