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两次来桂林讲学

桂林晚报 2020-07-08 08:09 大字

康有为讲学处遗址

■张金武文/摄

康有为(1858~1927年),原名祖贻,后改名有为,字广夏,号长素,又号更甡,广东南海人,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戊戌变法运动的著名领袖。毛泽东称其为“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代表人物。

在叠彩山景风阁讲学40天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清光绪20年(1894年)12月,康有为以孝廉身份,带着变法维新思想首次来桂林,在叠彩山风洞前景风阁讲学40天。当时拜康门受业的,有王浚中、况仕任、龙焕纶等广西知名人士。康有为以《春秋公羊传》《荀子·非十二子》为讲学内容,撰写《桂学答问》讲义,系统讲述了孔子之学是什么、为什么要学、如何去学和在学的过程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等问题,目的是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当时,康有为以行楷字在风洞口刻有题记:“光绪甲午之腊,南海康长素以著书被议,游于桂山,居风洞月余。”

以维新派领袖身份再次来桂重驻景风阁讲学

1897年正月至六月,康有为以第八名进士、工部主事身份,发起公车上书,并以维新派领袖身份再次来桂,重驻景风阁讲学。两次均由桂林名士龙泽厚等安排、接待。

这次来桂,情况和第一次大不相同:甲午战争后清廷腐败,国家积弱,国人深感其辱,中国社会普遍酝酿了改革图强的氛围,康有为振臂疾呼,众人纷纷响应,门生故旧趋之若鹜。当地士绅,如回桂林隐居的台湾巡抚唐景崧,弃官闲居的岑春煊,主持桂林军政的蔡希邠、史淳之等人对康讲学均给予一定物力、财力支持。

康有为编撰了《春秋义》《春秋考》《日本书目志》,创办了广西第一所学校广仁学堂,课程为经学、中西历史、地理、《宋元学案》、《朱子语类》、《公羊传》等。学生每日做札记或写游记、日记,并参加听讲、学习礼仪。三月七日,康有为在西华门外西粤广仁善堂创办广西第一个学会“圣学会”,培养变法维新骨干,介绍西方科学文化,主讲《春秋公羊传》《荀子·非十二子篇》《庄子天下篇》《墨子》《史记》《宋元学案》等,重点对学术源流、政治革新趋势及《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进行讲解。康有为还创办了广西最早的民办报纸《广仁报》,初为两日刊,不久改为周刊、旬刊、半月刊,最后为月刊。报纸36开,木刻直排,土纸印刷,线装成册,公开发售。内容有论说、时事、地方要闻、中西译述、杂谈、短评等,多议论时政,宣传变法图强,激发民族自尊心,鲜明提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对转变广西的士气民风多有影响。

1898年,维新变法运动失败,康有为流亡海外,圣学会被取缔解散,《广仁报》被封停刊。然而,康有为培养了大批变法人才,其新学思想极大地推动了桂林文化教育从旧学走向新学,影响了很大一部分桂林进步学者,在广西近代文化思想史上产生了较大影响。

新闻推荐

党建引领、使命在肩,防控疫情显担当 桂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抗疫纪实

□记者蒋伟华通讯员谢勤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桂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中心)党委发挥疫情防控主力军作用,组织中...

桂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桂林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