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漆器沁润山水的慢艺术

南宁晚报 2020-06-24 07:13 大字

?王伯杨所创作的《九芝献瑞》

■本报记者陈蕾/文赖有光/图

桂林漆器传统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是古代岭南工艺技术文化的优秀代表。桂林漆器讲究慢工出细活,一件小小的桂林漆器作品,往往需要经过制胎、髤漆、贴金、入荫、打磨五大工艺150多道工序。

细腻精湛的工艺,温润如玉的漆面,繁复错综的纹理,每一件漆器都折射出漆艺人的用心程度。日前,记者见到了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桂林漆器传承人王伯杨,让我们一同聆听这位“70后”传承人的匠心故事。

耳濡目染迷上漆器制作

桂林漆器最早可追溯自明朝,当地人以竹根、灵芝、贝壳、柚皮、椰壳等密度较大、结构错杂的自然材料为胎体,经打磨后外形保留一定天然物的特征,再从漆树上采集天然漆进行加工制作成漆器。

这种由天然胎所制的漆器小巧玲珑,轻薄坚固,不但具有审美价值也具有实用价值。今年43岁的王伯杨自17岁便开始钻研漆器制作,而他最初接触的漆器便是从自家的文房用品开始的。“我的爷爷和父亲爱好书法,喜欢自己制作漆器作为文房用品。”耳濡目染之下,王伯杨也迷上了漆器制作。

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坚持用生漆这种天然树脂进行创作的人已经非常稀少了,其原因在于一件堪称完美的漆器作品必将经历漫长的创作周期,故汉代《盐铁论·散不足篇》曰:一杯棬用百人之力,一屏风就万人之功。桂林漆器也一度面临着工艺传承中断的尴尬境遇。

精雕细琢千器不同面

2006年,时年29岁的王伯杨决心恢复桂林漆器传统制作技艺,并于2014年申报非遗,同时为了便于与全国各地的漆器区分,王伯杨将自然胎系列漆器归纳为广西天然胎漆器。其所创作的桂林漆器作品以小巧精致见长,每件作品均独立设计,具有千器不同面的特征。

王伯杨特别展示了一套耗时五年制作而成的漆器作品《九芝献瑞》。该作品是用采集于全国各地的九个天然灵芝为胎体,只髤涂天然大漆和局部打磨,器随形走,光华内蕴,寓意祖国九州繁荣昌盛,团结和平。

这套《九芝献瑞》堪称桂林漆器的高级终端产品,但由于耗时长,加上高昂的制作成本,显然不利于非遗产品走进大众生活。于是,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王伯杨总结出了“非遗工艺树”发展理论,并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研发非遗文创产品。

“非遗工艺树”焕发活力

“精工细作的漆器则位于树的最顶端,工序相对简单的产品位于中层,而工序叠加决定了工艺树的高度。”王伯杨解释说,“非遗工艺树”相当于将复杂的工序环节拆解后再进行逐层叠加,树上的所有东西都可以分解成具体工艺环节。

例如王伯杨所研发的“非遗工艺树”基础产品,包括以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为灵感制作的花藤茶叶盒,还有百折不坏的竹编收纳包,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莫过于王伯杨根据桂林漆器天然胎制胎技法所研发,用于存放茶叶的桂林柚罐。

桂林柚罐主要选用六七月的山柚子,经反复揉软脱水后,将柚皮和果肉及部分白瓤组织分离,脱出致密的果皮部分,再填充米糠或锯木粉,并捆扎口部放入蒸笼。而后反复晾晒,并涂以发酵后的天然柿汁等,经数十道工序方才制成。由于柚罐气味清新,造型小巧,加上价格适中,实用性强,成为当地最受游人喜爱的非遗礼品之一。

如今,王伯杨带领其团队制作的桂林漆器产品以高端文化产品、文房文玩、个性茶器和传统酒器为主,并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令人欣喜的是,2019年,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桂林漆器制作技艺)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落户桂林园博园湿地园内,为大众了解非遗,亲近非遗创造了更多的契机,也为非遗传承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新闻推荐

秀峰区:浓浓粽香 温暖困境儿童心

本报讯(记者韦莎妮娜通讯员黄爱群)6月21日,秀峰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内一派欢声笑语。十余个孩子在家长和老师的陪伴下,动手...

桂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桂林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