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路6号小区改造基本完成 围绕“好看好住”怎么整洁怎么改

桂林晚报 2020-05-20 10:57 大字

三皇路6号小区新建的非机动车停车区让电动车有序停放,告别日晒雨淋。

三皇路6号小区内,重新铺设了地下管道和沥青路面,同时规范了机动车停放。

老旧小区改造百姓关注,政府重视。实际上,在2019年桂林就已经启动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叠彩区三皇路6号小区正是其中之一。上周,这个小区的改造工程已经完成95%。改造好的小区和以前相比到底怎么样?居民们是否满意?这个小区是否有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记者实地一探究竟。

●“旧改”试点小区变样了

一个多月的时间,三皇路6号小区旧貌换新颜。

别看这个小区不大,但是组成挺复杂,小区内有原物资部门数家单位的138户居民。由于长期积累的历史原因,这个小区早已没有相关单位来管理,物业也长期缺失。“虽然地处市中心,但进入这个大门之后,你会感觉到这里与外面欣欣向荣的城市发展格格不入。”宝积社区居委会负责人介绍。从去年收集的改造意愿来看,让居民们闹心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小区内无人牵头管理,乱搭乱建的违法建筑到处都是;雨污管道没有有效分离,污水时常冒出化粪池,去年春节9栋的居民是在污水中度过的:水泥路年久失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乱停乱放……

针对居民的改造意愿,三皇路6号小区改造迈出的第一步就是拆除违建和重新铺设雨污管道。4月10日前,小区所有的违法建筑都已经被拆除。之后,小区内的雨污管道分流,接入了市政管道,以往大雨后污水横流的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另外,让居民们欣喜的是,改造中还预埋了燃气管道,现在部分居民已经用上了管道燃气。

小区道路重新进行了基础层和上层的沥青铺设,道路上的机动车位进行重新规划,楼房外墙重新刷漆。这样一来,原来“脏乱差”的小区环境向“美净齐”迈进了。

叠彩区老旧小区改造指挥部负责人介绍,除了让这个小区改得“好看”之外,还要让居民感到“好住”。在每个单元门口增加了铝合金大门,新建了4个非机动车停车棚,并配备了充电设备。接下来,小区还将增加一批休闲健身设施。最重要的是,在叠彩公安分局的配合下,小区将安装自动识别道闸和加装监控设备,提升小区安全度。

“我们早就盼着这一天,没想到一个多月就变成了现实,没有人不想居住在这样新的好的环境里。”小区居民刘晓明的话代表了居民们的心声。

根据计划,叠彩区2019年和2020年改造小区任务为148个,涉及一万八千多户居民,投入200万元的三皇路6号小区作为试点,将给其他小区的改造提供借鉴经验。

●象山区首批改15个小区

近日,象山区2020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也在威达北生活区拉开帷幕,小区居民对未来有了美好的憧憬。

与三皇路6号小区相比,翠西社区威达北生活小区的改造难度更大。这里原为桂林市威达公司(国企)职工宿舍区,位于象山区翠竹路24号。小区共有28栋居民楼,居民1063户,小区占地面积49047.3平方米。

记者在小区转了一圈,发现不少道路由于各种乱搭乱建已难言畅通,还存在较大的消防和安全隐患。同时,居民们反映,小区存在下水管道雨污没有分流、路灯不亮、路面坑洼等情况,居民们对小区改造呼声很高。

象山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说,今年象山区正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的工作要求,将包括威达北生活区在内的85个老旧小区改造提上日程。通过对这些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和环境秩序开展整治,打造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整洁、秩序井然、管理规范的小区。

记者了解到,象山区是桂林的老城区,全区共有老旧小区138个,涉及352栋住宅、居民28343户80128人,总建筑面积2153129平方米。近年来,象山区通过不懈努力,已完成96个无物业小区的提升改造,惠及2.8万人。今年,象山区计划实施85个老旧小区改造,涉及21362户。目前,首批改造名单已经出炉,象山街道通泉巷1-19号小区、南门街道新竹社区国税宿舍(铁西三里)、平山街道净瓶社区瓦窑西路32-40号小区等15个小区率先迎来改造,涉及住宅126栋3377户,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

象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老旧小区改造将充分体现群众意愿,并将借助这一契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健全物业管理机制。辖区各部门齐发力,推动改造项目前期工作,有步骤、有计划、分批分期地推动改造工作,打造真正的民心工程、放心工程、满意工程。同时,发动群众参与改造、支持改造,按照共建共享的理念把民心工程做好落实。

●改造不偏离居民生活需求

从已经开工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来看,这项工程不是拆几栋违法建筑、修修路和改造管道这么简单,而是实打实地解决居民多年来的居住“吐槽点”,实施真正完成居民意愿的民心工程。

市城管委作为2020年老旧小区改造的牵头单位,其负责人介绍,桂林老旧小区的改造,要抓紧解决老旧小区管网破旧、养老抚幼等公共服务缺失以及公共环境较差等问题。

为了让老旧小区变得“好住”,应该既有顶层设计,又能因地制宜。对改造内容,目前初步分成三类:一是保基本的配套设施。例如,维修完善与居民生活直接相关的水、电、气、路等市政基础设施。二是提升类的基础设施。包括公共活动场地,有条件的地方配建停车场、活动室、物业用房等。三是完善公共服务类的内容,包括完善社区养老、抚幼、医疗、家政等设施。

同时,小区情况各不相同,在“居民要改什么就改什么”的指导原则下,每个小区需要改造的内容清单各不相同。所以要积极听取群众的需求。目前除了2019年的改造项目外,2020年开始的项目正处在征求居民意愿阶段,还要发动老百姓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调动居民、社区、地方政府、社会各界来完成这项工作。

叠彩区和象山区相关人士都表示,在已经开始的小区改造之中,他们确实也有不少困难需要社会合力解决。比如一些老旧小区属于单位宿舍,其中无证建筑中还有大量居民居住,但由于改制、破产等原因,原本的企业职工居民并没有改善住房的能力,如何妥善安置他们成为了改造施工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据了解,城区政府部门正协调国资委、企业来共同解决。同时,对于一些改造好的小区电动车充电、监控设施用电如何解决的问题,政府部门也正积极协调接入市政用电解决。

可以看出,无论怎么改,老旧小区改造的初衷是不偏离小区居民的生活需求,着重从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出发,让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让管理更加规范,让生活更加便捷。

记者沈青文/摄

新闻推荐

桂林市城管部门吹响创城百日攻坚冲锋号 推进市容整治 提升城市管理

本报讯(记者谭熙通讯员戴端辉)桂林市城管监察队伍2020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百日攻坚战行动动员暨工作部署会,近日在市城管支...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