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馆逐步恢复堂食 桂林市民愿意下馆子了吗?
七星区一家超市内,购物的人不少。
恢复堂食后,一些市民开始外出就餐。
随着疫情渐渐得到控制,连日来,桂林街头的行人和车辆明显增多。除了大型商场及超市之外,目前越来越多的街边小店及餐饮店也开始营业。
10日,桂林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印发《桂林市优化餐饮业疫情防控措施加快推动复工复业指引》,符合该文件要求的餐饮企业,也从当天起陆续恢复堂食。
十天过去,市民是否已经重启“逛吃逛吃”的生活模式?
小型餐饮店:可堂食的店越来越多
“我最喜欢的烧烤店终于开放堂食了。”18日晚上,市民覃女士专门从七星区跑到叠彩区吃了一顿烧烤夜宵。“我前几天就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去吃了,但可能因为下雨,我去的时候人不多。”
18日下午5点半,记者来到文化宫,和前段时间相比,此处的人流量有所增多,不少奶茶店、小吃店及餐馆都恢复营业并开始提供堂食。
一家螺蛳粉店里,六七位市民正在用餐,也有不少人付款后选择打包带走。店铺老板告诉记者,疫情期间店铺一直在做外卖,两天前开始提供堂食服务。“现在的营业额比前段时间增长了10%左右,但比疫情前还是差了蛮多,在店里吃饭的人也比较少,大部分人还是愿意打包带走。”
另一家麻辣烫店里的客人也不多,记者看到,店里约有10张餐桌,尽管已经到了饭点,但也仅有2桌客人。工作人员表示,店里恢复堂食几天,目前客人不多,在店里用餐的人更少,堂食上座率不到三分之一。
随后,记者又来到七星区,漓江路上一家汤包店的工作人员表示,12日开放堂食后,虽然每天饭点都会有人堂食,但和以前比还是差得很远。“营业额可能仅有原来的30%左右,但比不能堂食期间增加了10%。”
施家园路上一家羊肉粉店内也有人正在用餐,该店工作人员介绍,疫情前每天的营业额有两三千元,此前未开放堂食时每天营业额仅有几百元。恢复堂食后营业额稍有提升,有时一天能卖1000多元。
在穿山东路上一家西餐店里,记者看到已经有近10桌客人。店员告诉记者,上周恢复堂食后,店里每天有20多桌客人。“恢复堂食后营业额稍微上涨了一些,但以前一天就有七八十桌客人,现在还差得远。”
大中型餐饮店:有堂食才算恢复
小型餐饮店的堂食上座率不高,连锁餐馆的堂食情况又如何呢?
文化宫内一家火锅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店里10日开始恢复堂食,目前午餐堂食的上座率约为10%,晚餐堂食上座率为50%-70%。“晚上6点左右是用餐高峰,疫情期间我们取消了宵夜档,晚上9点多就不再接客了。”
该工作人员表示,上个月只提供外卖时,每天只有几个订单,开放堂食后,多数消费者都会选择到店里用餐。“恢复堂食对营业额还是蛮有帮助的,现在一天的营业额可能和上个月的营业额差不多了,但要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还需要一段时间。”
记者在椿记烧鹅南溪店看到,与前段时间一样,饭店门口仍有打包好的成品菜出售。目前,店内已经恢复了堂食,但仅开放了大厅内部分区域,且桌与桌之间的间隔较远。
该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开放堂食以来,已有部分客人到点就餐,但人数较少。“我们开放的区域有两百多个位置,现在一天也就是一两百位客人,堂食上座率是开放区域的50%左右。”该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超过半数的客人仍更愿意通过外卖订餐或自提回家吃。
椿记烧鹅相关负责人表示,12日桂林各门店均恢复堂食,但目前客人总体偏少,暂未出现满座的情况,晚餐的客人较午餐时稍微多一点。据了解,恢复堂食后,饭店的营业额比起之前仅提供外卖时有所上涨。为了吸引顾客,各门店均推出了堂食折扣、满额送券等促销活动,活动力度较大。
记者来到桂林高新万达广场看到,很多餐饮店均已恢复堂食,一些门店内也有顾客正在用餐。
广场内一家湘菜馆的工作人员表示,12日恢复堂食后,营业额比之前只做外卖时好了一些。“自从开放堂食后,商场里终于有了一些人气,现在每天大约接待10至15桌,虽然不如以前,但也是一个好的开始。”
超市:民生类商品销量高
疫情期间,桂林不少大型超市都推出了线上购物渠道,因此销售额受影响不算太大。而随着疫情逐渐好转,线下购物的市民也多了起来。
昨日下午,沃尔玛红岭路店里已经有不少市民到店选购食材。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本月初开始,到店购物的客人开始增多,比上个月增长20%左右,客流量大约恢复到了疫情前的三分之二,周末客人更多。
“疫情期间我们主推线上业务,通过无接触配送的形式将商品送到市民手中,这段时间线上渠道的销量是翻倍的。”该工作人员表示,现阶段的销售额和疫情前相比已基本持平,但产品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她表示,疫情初期,免洗洗手液和消毒用品等商品销量较高,目前顾客购买最多的为水果、蔬菜、肉类、冷冻食品等民生类商品。“很多顾客来超市时,单次购买的量会比以前更大,我们民生类商品的货源都是充足的。”
南城百货国展店超市的相关负责人杨先生也表示,超市客流量已经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平均下来每天逛超市的顾客有3000人左右,周末如果天气好可能会有4000人以上。”
他介绍,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超市的客流量仅有正常时候的30%,但好在有线上弥补,超市营业额下降不多。“目前大家来购买的还是以生活必需品为主,米、蛋、肉类、果蔬等。”
疫情期间,南城百货线上订单增长明显。“我们线上有三种渠道可以购物,每天可以达到300单左右,目前线下人数恢复,线上订单也依然没有下降,所以目前整体的营业额是增长的。”
商场:城市综合体恢复较快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传统商场目前的客流量与上个月相比相差不大,但城市综合体的客流量和销售额则有所增加。
微笑堂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尽管目前街上的人流量增加不少,但逛商场的人仍不多。他表示,现在的营业时间已经比上个月延长了,但下午6点后商场的客人很少,目前超市区的销售额和疫情前差不多,百货区还没有恢复,人流量和销售额大约都只有往年同期的30%-40%。
桂林百货大楼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商场的顾客比上个月稍多,美食广场开放堂食后,用餐的客人也多了一些。“我们的营业时间也比之前延长了,人流量和营业额正在慢慢恢复。”
万福广场的相关负责人杨先生介绍,广场内的店铺已经有80%恢复了营业,仅有一些娱乐、教育类店铺未开门。
“餐饮店基本上全部恢复堂食了,也带来了一定的客流量。”杨先生说,疫情较严重时,商场几乎是看不到人,如今复工复产后总算迎来了一些客人。“不过人流量并没有一下子爆发,只是逐步回升,周末白天到饭点的人是最多的,目前还是以逛超市的人为主。”
昨日,记者在万象城看到,商场内的客人较上个月明显增加。该商场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企业复工复产、餐馆恢复堂食,城市综合体的客人也多了起来。
“现在90%的租户都已经恢复营业,其中餐饮店全部恢复营业,客流量比上个月增加了10%-20%,大约恢复到疫情前的一半。”据介绍,上周餐饮店陆续恢复堂食后,来吃饭的人也多了不少。“其实商场的防疫措施做得好,顾客基本也没有太大的恐慌情绪。”
该负责人表示,跟着餐饮节奏走的客人大多都已经恢复到以前的购物状态,除了吃饭外,他们还会顺便逛逛超市、买买衣服,消费轨迹和疫情前相差不大。
记者唐霁云林扬文/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静通讯员周雪枚“阿姨,这段时间少出门,有什么需要跟我们联系。”近日,得知低保户李阿姨家里缺消毒用品和口罩...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