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博物馆“云上”抗疫
本报记者张弘通讯员王莹莹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桂林博物馆响应上级号召,在全面做好全馆防疫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线上文化抗“疫”工作,为民众提供丰盛的文化大餐,不仅满足民众的精神需要,同时也传递和汇聚抗疫的文化力量。
全面部署,确保线下文物安全,线上“开馆”两不误
面对疫情,桂林博物馆党支部高度重视,以党员中坚力量,快速响应,在做好全馆文物安全等工作部署同时,迅速策划启动线上同步“开馆”工作。疫情期间,为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桂林博物馆班子作了以下几个重大部署:妥善安排安保及保洁人员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24小时坚守工作岗位,支部委员和党员干部带头错峰上班、值守;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支委带头,组织党员、干部分批深入铁路社区协助开展防疫工作;派出桂林博物馆两位第一书记第一时间赶赴防疫一线,组织村民和社区居民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组织调动全馆物力、骨干迅速投入到线上博物馆的文化服务活动中。
率先启动云游博物馆,线上讲解同步跟进
桂林博物馆在新馆建设之初,就将智慧博物馆作为未来的发展目标,积极筹措资金,共计投入2000万元,在全区率先完成了智慧博物馆的框架建设。此次疫情发生突然,桂林博物馆迅速反应,第一时间整合所有数字化优势资源,投入到线上文化抗“疫”中。从2月5日起,推出了包括“靖江遗韵———桂林明代出土梅瓶陈列”“画里人家———桂林民俗文化陈列”“漓水春秋———桂林历史文化陈列”“友谊桂林———馆藏外宾赠送礼品陈列”“情系桂林———李培庚宋克君叶侣梅捐赠作品展”“翰墨华章———桂林博物馆藏明清书画精品”等6个线上数字虚拟展厅;2月11日,在确保观众大饱眼福的同时,又迅速启动了5个展厅的线上讲解服务,让民众更好地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并在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同步放送,使因疫情无法出门的民众,宅在家里动动手指就能云游桂林博物馆展览,收听精品文物介绍。截至3月9日,线上观众量达7万人次。
与全国数百家博物馆线上联合抗疫,疫情期间微博点击量突破140万次
为了加大宣传和抗疫力度,使桂林博物馆文化覆盖面更广,该馆第一时间与国家文物局官方微博取得联系,提供抗疫方案,获得中国文博官微认可,顺利加入全国340家博物馆线上联合抗疫阵营。在此期间,桂林博物馆共参与包括“云游博物馆”“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百城行动战疫情”“低配电影海报大赛”“支援伊朗人民抗击疫情”“三八妇女节联合抗疫”等在内的抗疫专题活动10余个。桂林博物馆优质微博10余条获得中国文博、文博头条转发,参加活动的文物海报也从300多家博物馆中脱颖而出,在人民日报文创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展示,与国博、上博同步推介。同时获得国宝守护人、云南省博物馆、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抚顺雷锋纪念馆、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迪拜中阿卫视、新浪旅游、文化遗产、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微博热视频等多个官方认证微博、微信公众号转发或点赞。抗疫期间(截至3月9日)微博观众阅读量突破140万次,影响力空前。
为明天收藏今天———桂林博物馆第一时间下达疫情文物征集令
疫情期间,桂林博物馆没有忘记自身的使命———为明天收藏今天。桂林博物馆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博物馆,不仅是地方历史文化的记录者,同时也是地方重大事件的关注者,历史记忆的见证者。本着“为今天收藏昨天,为明天收藏今天”的理念,桂林博物馆向全社会发出了“疫情期间文物征集令”,公开征集抗击疫情相关资料与实物,记录疫情中的点点滴滴,保留下这段特殊的城市历史记忆。由于疫情征集令发布及时,文博头条官方微博立刻协助转发,有效扩大了影响力。
教育活动不停步,推出“桂博云课堂”
结合馆藏特色,开展线上社会教育活动,从2月21日至3月6日,连续推出4期“宅家云上见·桂博云课堂”,包括:“转折起伏道秀美”(5个板块)、“描绘勾勒品匠心”(4个板块)、“梅瓶故事之瓶上游乐园”(5个板块)、“梅瓶故事之马上高中”(4个板块)等四个课题,让广大观众特别是未成年人以线上互动课堂的形式,了解桂林博物馆的梅瓶文化和相关知识。参与的观众量达到1000多人次。
发挥志愿者作用,团结一切力量共同抗疫
志愿者是疫情防控的一支重要力量。桂林博物馆第一时间在网上向志愿者团队宣传防疫有关知识,号召小小志愿者们用文化的力量共同抗疫,得到了志愿者们的积极响应。他们用微视频、手抄报、书画作品等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在一线付出的白衣天使和所有一线工作人员的感谢、祝福和致敬,鼓舞士气,传递抗疫正能量,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他们和祖国一起,和武汉一起,为共抗疫情贡献一份力量。
新闻推荐
桂林市12315中心就消费热点发布最新消费提示 谨防孩子玩游戏扣费科学理性购买保健品
本报讯(记者陈晓东通讯员唐瑛)13日,12315中心就近期未成年人充值游戏、市民购买保健食品、餐饮店恢复堂食等消费热点发布...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