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志愿者用“暖心红袖章”筑起疫情“防火墙”
一个志愿者,是一块防疫砖;一群志愿者,就是一道疫情“防火墙”。在漓东街道各社区的疫情防控执勤点上,志愿者们的红袖章在人群中非常醒目,成为“最美勋章”。
“镇得住场子”的老大爷
一个红袖章、一副白手套、一个口罩,这是88岁的崔学武这些天来的装备。疫情发生后,他积极响应五里店社区的号召,第一个志愿加入无物业小区疫情防控执勤队伍,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崔师傅。
从2月12日开始,每天早上6点多,崔师傅便准时出现在星火小区执勤点,对进出人员量体温、对车辆进行登记。小区有出桂返桂人员,他更是将来往细节问得清清楚楚,不仅要填表格,还要求人员扫码登记。“我是退伍军人,你别看我岁数大,但我身体硬朗着呢,做业委会工作这么多年,大家也都认识我、尊重我,我在这执勤能够‘镇得住场子’。”他说。
崔师傅的确是个尽心尽责的疫情防控宣传员、督导员,执勤“下班”后,他还会在小区巡逻,看到不戴口罩的人便上前劝说,看到扎堆闲聊的场面也会铁面无情地出言训诫……街道社区领导见他如此辛劳,常劝他多休息,但他总是乐呵呵地说:“我不累,现在我们小区有十多个志愿者,每天轮流值班,配合得很好。再说了,这是我们的家园,疫情防控,人人有责。”
小区居民争当“红袖章”
在轮胎厂社区里,也有这样一群可爱的“红袖章”。
近来,在横塘路51号小区,常常能看到一个身影,他戴着口罩,背着消杀器,手臂上戴着红袖章,慢慢走过每一条小路,沿途喷洒消毒药水。他叫罗道光,小区里的居民,有着21年党龄的党员。疫情发生之后,他主动当起志愿者,给小区消毒。
在罗道光的带动下,不少居民也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社区现在防疫工作担子重,我们别的帮不上,只能做点力所能及的。”说起自己加入志愿服务队的“初心”,居民丘海忠这样说。
如今,志愿服务队已经有10多名成员,从疫情防控宣传、小区消杀到路面执勤,他们无不主动“亮相、发声、管事”,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得到了其他居民的尊重。
受母亲影响儿子也当志愿者
在七星路28号小区的值勤点,常常有一个戴着红袖章的年轻面孔。他是蒋镐泽,一名在校大学生,他的母亲是大圆盘社区的党委书记张媛。自大年三十以来,张媛书记每天加班加点,站在防疫一线,作为儿子的蒋镐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听说社区的无物业小区因为管控需要正在招募志愿者,他立刻报了名。“当我和妈妈一同站在防疫一线时,我感觉肩上的担子很重,我这才了解,原来她的工作很了不起。”
早上8点至12点半,下午2点半至6点,蒋镐泽每天在七星路28号小区为出入的居民登记信息,测量体温。他说,小区里的居民很配合志愿者们的工作,也有不少热心居民来协助工作,这让他的内心十分温暖。
大圆盘社区有十几个无物业小区,张媛书记也没空管这个“志愿者新手”。“我带他在室外管控了半天,没想到他就能独当一面了。”张媛有些骄傲地说。
细心又耐心的网格员
“建议每个小区门口都增加一块脚踏垫,脚踏垫上喷洒消毒水,这样居民出入时就能更方便地消毒了。”在毅峰社区一次疫情防控会上,宋晓云提出了一个建议。
宋晓云本是七星区民政局的工作人员,抗疫期间,她成为了在毅峰社区的志愿网格员,每天戴着红袖章,在小区的执勤点上工作。
她是执勤点上的“政策讲解员”,每次有防疫新政策出台,总是早早地把宣传资料贴在墙上,还义务为小区的大爷大妈讲解,细心又耐心。她还是执勤点上的“口罩大使”,她的口袋总会有几个备用口罩,看到谁家“不听话”的老大爷不戴口罩,她总是将口罩送上,还细心地教他们怎么戴。
连续好几天,宋晓云的微信步数都有2万多,这是她跟其他网格员一起指导辖区小微企业和门面店铺复工复产防疫工作、巡查米粉店是否有人聚集进餐、检查小区消杀情况的“战果”。
“作为网格员,我们要守好阵地尽好责。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相信疫情很快就会过去。”宋晓云说。
记者莫俊通讯员周雪枚
新闻推荐
桂林招商引资与疫情防控“两手抓、两不误” 首次推出15个“双百双新产业”招商项目
本报讯(记者徐莹波通讯员邱景)记者从市投资促进局获悉,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投资促进系统深入贯彻落实桂林市关于统筹...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