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文艺界积极创作凝聚抗疫力量 用艺术作品鼓舞抗疫斗志

桂林日报 2020-02-05 10:45 大字

七星法院远程开庭现场

□本报记者刘倩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市人民的心。近日,市委宣传部、桂林市文联正式向广大文艺工作者发出倡议。希望大家聚焦疫情防控第一线,关注涌现出的英雄模范和典型事迹,努力创作反映人民群众万众一心、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坚决打赢防控战役的优秀作品,传播正能量、讴歌真英雄,用文艺凝聚起人民群众抗击疫情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当下这特殊时期里,桂林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迅速响应号召,积极行动起来,努力构思并创作出一批振奋精神、鼓舞士气、传播正能量、讴歌真英雄的好作品,利用手中的笔、镜头等,宣传防护知识,发挥文艺的引领作用,定人心、暖人心,彰显“文艺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

积极创作文艺作品提振精气神

“都说这里是前线,却不见枪林弹雨和硝烟;昼夜忙碌的白衣天使,寒冷中送来温暖的春天。呵护大自然和人类的友爱,不让危害生命的疫情蔓延。众志成城,化险为夷,一声号令,筑起牢不可破的防线……”这首由著名词作家曾宪瑞作词的歌曲《是前线,也是防线》,已经录制完成,优美的旋律鼓舞着大家万众一心抗击疫情。

近期以来,桂林市音乐家协会征集了20多首抗疫主题歌曲歌词,已经有8首谱曲完毕,2首录制完成。接下来陆续会有更多歌曲创作录制完成,为市民群众送来歌声中的精神力量。

为鼓舞抗疫斗志,坚定抗疫信心,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积极投入文化战“疫”,发起了以“文化战疫,我们在行动”为主题的文艺作品征集公益活动。记者了解到,本次公益活动征集的作品,其创作形式以桂林非遗、文学、美术、音乐、书法、戏剧、曲艺、摄影、短视频等艺术门类和艺术形式为主。据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负责人介绍,文艺工作者踊跃响应号召,正积极进行创作,取材于抗疫真实故事,热情讴歌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部队官兵、公安干警等感人事迹,以及桂林本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生动故事。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将从中遴选出有思想、有温度、有情怀的优秀作品,陆续在“桂林有戏”新媒体平台推出分享。

桂林美术馆、桂林画院在市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的支持下,目前正向全市各县区(市)居民尤其是文艺工作者,广泛征集“抗击疫情·桂林在行动———主题美术书法作品网络展”作品,展现正能量,对观众起到振奋精神、鼓舞士气、讴歌英雄的作用。据了解,目前桂林画院正在组织书画家踊跃创作,桂林市其他文艺工作者也在创作中。截至2月4日,书法和美术作品已经征集了60余幅。鉴于目前的特殊形势,入围的作品将于7日在桂林美术馆微信公众号、桂林美术馆网站采取网上展览的方式展出。此外,市书法家协会组织开展了“挥毫振臂、齐心战疫主题书法篆刻作品微展”活动,征集了70多幅作品,精选出50多幅,在微展上进行展览,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市美术家协会也组织会员创作了近30幅作品,将通过微展形式展示出来。雁山区文联开展了“‘艺’心抗疫———我们在一起”主题征稿活动,获得了辖区直属艺术家协会的艺术家们以及广大艺术爱好者的积极响应,体现了文艺界人士有担当有作为的社会责任感及大局观念。

在疫情面前,桂林市摄影家协会的会员们在做好自身防护和预防工作的前提下,投身到抗击疫情一线中,发挥摄影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用相机真实地记录全市公安干警、医务工作者和普通市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抗击疫情一线忘我工作的影像及难忘的瞬间,用镜头讲述桂林市各界人士团结一心战疫情的故事,为抗击疫情注入强大正能量。

市作家协会组织桂林市作家以近段时间桂林市抗疫事迹为题材,创作了50多篇抗疫主题散文、诗歌,其中优秀作品已经在《桂林日报》副刊刊登了一部分,接下来还将陆续刊发。

以“读”攻毒文化活动“云”上见

市民宅在家里抗疫,但是文化生活不能少。桂林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也积极行动起来,精心策划了线上文化活动,为市民群众带来了丰富的“云文化”。

只要拥有桂林图书馆的读者证,广大读者即使是宅在家中也能“健康充电”。广西桂林图书馆工作人员说,大家可以借助互联网在家中使用桂林图书馆的数字馆藏。第一种途径是用电脑登录桂林图书馆的官网(http://www.gll-gx.org.cn/);第二种途径是关注“广西桂林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进入“微服务大厅”,在“微服务大厅”里能找到的数字资源包括电子书、电子期刊、听书、视频等数字馆藏资源。在“微阅读”板块,大家则能看到包括政府信息、特色视频、学习强国、两会专刊、新书推荐等数字资源。

为丰富广大群众疫情时期的精神文化生活,桂林市群众艺术馆闭馆不闭网,全新上线文化慕课精选课程,每天10分钟一节课。大家只要关注桂林市群众艺术馆微信公众号,并在页面最下方点击打开“群文慕课”即可。据了解,慕课课程数量达400门,涵盖绘画、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建筑、影视、曲艺、设计、传统文化、园林花卉等多个门类,是群众艺术馆特殊时期开展线上服务的有力助手。在慕课课堂中,将每天从泱泱传统文化中精拣出最精粹的文化资源。此外,桂林市群众艺术馆还针对此次疫情,添加了防疫专栏。只要打开桂林市群众艺术馆公众号首页,点击“防疫专栏”就能了解疫情实时数据以及科普知识,听听专家分析以及应对病毒的相关措施。

“隔空”开庭线上调解

桂林市法院系统用足“智慧手段”全力防控疫情

本报讯(记者张苑通讯员雷娜谌姝霖文/摄)当前是防控疫情的特殊时期,但法院的诉讼、庭审等工作却没有停滞。近日,桂林市多个法院开启了特殊的庭审模式,为的是在维护法院工作正常运转的同时,减少人员聚集,保障诉讼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月3日是节后恢复工作的第一天。当天上午,市七星区人民法院的法庭内,一场特殊的庭审正在进行。与以往庭审不同的是:审判庭中除了审判长、人民陪审员及书记员外,原告及被告席上“空无一人”,取而代之的是一台液晶显示屏,上面是法官与当事人的实时微信聊天视频界面。庭审中,法官利用微信视频与当事人连线,并核对身份,组织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准确把控庭审全过程,高效、便捷地完成了庭审工作。

2月4日,在秀峰区人民法院远程视频调解室内,该院首次尝试了“不碰面”远程调解案件,受到多方称赞。当天上午,人民调解员通过电脑连线一起离婚起诉案中的原告和被告,三方通过视频通话确认了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身份后,正式开始调解。人民调解员在原告、被告之间几番耐心协调和劝解后,这场不碰面的调解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和好结束,意味着调解圆满成功。双方当事人对法院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在特殊时期采取特殊措施方便群众诉讼的做法都表示满意。

记者从桂林市法院系统了解到,近期桂林市多家法院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用足“智慧手段”开展法院各项工作。例如,通过线上立案填报、线上答疑、远程开庭、远程调解,等等。“以科技助力审判,既便利了当事人参加诉讼,提高办案效率,节省司法资源,也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避免交叉感染,切实落实防控措施。”秀峰法院一位负责人说。

新闻推荐

桂林市领导到七星区督导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本报讯(记者孙敏)2月2日上午,市委副书记白松涛带领工作组,到七星区督导检查疫情防控工作情况,要求七星区层层压实责任,进一步实...

桂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