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相亲季”将至 你被安排相亲了吗?

桂林晚报 2020-01-08 09:16 大字

春节将至,不少年轻人即将面临亲朋好友安排的各种相亲局,不少网友对此展开热烈讨论。有人表示不会拒绝长辈的好意,惟命是从,有人则在微信朋友圈里吐槽,还有的开始转发各种“春节回家求生指南”之类的帖子。近日,记者就此事采访了桂林的一些年轻人。

父母为子女找对象成常态

在市内一家服装店上班的小古今年23岁,相亲对她来说已是司空见惯。

“去年大学还没毕业,我妈就给我介绍男孩子了。”小古说,早在一年多前,每逢节假日回家,父母除了关心她的校园生活外,还特别关心她的恋爱情况,听闻小古还没有男朋友,小古的母亲更是掏出手机将之前保存好的同事儿子微信号发给她,让两个年轻人在网上交流熟悉一下。

不想当面违背父母的意愿,小古加了男生的微信,开始聊起来。“我觉得他也是被父母安排的,但出于礼貌还是聊了会儿,可我们没什么共同语言,过两天就不了了之了。”小古认为,自己年纪还轻,在以后的生活中也会接触到一些男性,剩下的问题就交给时间和缘分,而通过父母介绍认识的人,相处起来会十分尴尬。但小古的母亲却不这样认为,为了让女儿及时结婚,她多次告诉小古“25岁之前没有结婚就不要回家了”。

除了小古,今年27岁的小王也有着类似的情况。最近这两年,小王的父母频繁为其物色合适的对象。“眼看就要到春节了,我可有得忙了。”小王说,和前几年不同,近两年每逢春节,她都要花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应付家人和亲友安排的相亲活动,原本好好的假期现在过得比上班更累。

与上述两人不同的是,小常则很乐于接受父母给自己安排相亲。小常今年27岁,此前因为去外地读书、一直没有谈恋爱。自从去年毕业回家后,父母就趁节假日期间几次安排他和相亲对象见面吃饭,可惜缘分未到,有的成了朋友,有的吃过饭后就没再联系,最后都没有成功联姻,“这可能和现在年轻人的交友方式有关,父母帮找对象这一套已经过时了。”小常说。

专家支招缓解分歧

对此,桂林和谐心理学校资深心理专家谢裕中告诉记者,随着思想观念的变化、交友方式多样化,年轻人对婚姻的需求不再像以前那么强烈,加上生活和工作压力变大,婚姻成本升高,不少年轻人会本能逃避或理性推迟。而父母一辈大多停留在“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观念上,让孩子在合适的年纪结婚成了父母的头等大事,因此年轻人春节回家被长辈催婚、安排相亲的事情层出不穷。

而一旦长辈在催婚、安排相亲方面超出年轻人愿意承受的范围,可能会对两者间的关系造成负面影响。小古告诉记者,因为母亲在恋爱方面对自己的过分干预,还强制要求她25岁之前必须结婚,使得她就算遇到了有可能发展的对象,也不愿意告诉母亲,“就怕她又横加干预。”

“碰到类似问题的时候,作为子女的不要直接不搭理父母,或者表现出强烈的负面情绪,这样会加剧双方的矛盾。相反,和父母坐下来谈谈自己心里的感受,更有利于缓和双方关系,父母方也要放下执念,尝试倾听和理解子女的想法,彼此都为对方做出一些退步和改变。”谢裕中说,为缓和双方关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年轻人和老一辈之间应当换位思考、加强沟通和交流,子女要理解父母,就算不愿意去相亲,也不应该一味逃避或爆发负面情绪,而是要积极主动地与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父母一方也应当理解和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不做过分的约束和要求。

见习记者曾思怡

新闻推荐

桂林手持稳定器出口量世界第一

本报讯(记者唐霁云通讯员华夏)桂林是广西手持稳定器生产聚集地,记者从桂林海关获悉,如今桂林手持稳定器生产体系逐步完善,产...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