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猎人:寻找“迷路”的共享单车
李善仑从杂草丛中扶起被丢弃的共享单车。
走在桂林街头,常常能看到市民骑着色彩鲜艳的共享单车出行,如今共享单车已经成为与公交巴士、地铁并行的三大出行方式之一。使用完共享单车后,本应将车停放在路边,但出于各种原因,不少单车被使用后却“失联”了。为了将“失联”的单车一一找回,重新投入市场为更多人服务,“单车猎人”———共享单车运维人员每天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解救”这些“迷失”的单车。
1、一份四处“寻猎”的工作
2015年,共享单车最早出现在大学校园,主要针对学生群体骑行需求提供单车租赁服务,行业中仅有摩拜、ofo、骑呗等几家企业。2016年,市场上的共享单车品牌多达30多家,覆盖城市从北京、上海等逐渐向全国一二线城市迅速蔓延。
《中国共享单车行业发展报告(2018)》数据显示,2016年累计投放单车约200万辆,覆盖城市33个,到了2017年,共享单车迎来爆发式增长,累计投放量达2300万辆,覆盖200个城市。
随着越来越多共享单车投入市场,加上共享单车具有随停随走、付费方便等特点,越来越多人爱上了共享单车。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共享单车总用户数超过2.2亿。自2018年以来,共享单车用户规模趋于稳定,用户规模达到2.35亿人,2019年将增至2.59亿人。
共享单车投放量越来越大,用户越来越多,在给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其中乱停乱放的现象较为常见。不按规定停放单车除了影响城市容貌之外,还可能会造成道路拥堵,也会让有骑行需求的用户无法及时找到车辆。为了让共享单车更好地服务大众,“单车猎人”应运而生,在草丛里翻找、从江河中拉拽,他们每天四处“打猎”,走街串巷回收未按规定使用和停放的单车。
据了解,在其他城市,“单车猎人”中有部分是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但在桂林,“单车猎人”这一群体基本由共享单车运维人员构成。记者从哈啰出行获悉,目前桂林约有100多名运维人员,从业者基本以男性为主。
2、城市里的“活地图”
25日上午10点半,记者在民航安新加油站附近见到了一位身穿哈啰出行制服的小伙子,他正在此处搜寻共享单车的踪影。共享单车运维人员李善仑告诉记者,当天上午他已经找到了十几辆被随处停放的单车。
“你看,这附近有很多被标记的单车。”李善仑点击了手机APP中单车监控按钮,向记者展示了他的“猎物”。记者看到,地图中小小一片区域内就有十几个黄点和黑点,点击这些点就能看到单车定位、电压、信号等信息。“黄色的标记基本是长期未锁车或是长期未骑行的单车,黑色的是失联车,它们最后的定位可能已经是很久前发出的了。”
根据APP中的车辆定位,记者跟随李善仑来到雉山桥下的河堤旁寻找共享单车。他表示,尽管每辆车都有定位,但并不意味着百分百准确。走过一段由石头垒起来的高低不平的“路”之后,李善仑在河堤边的草丛里发现了这辆共享单车,他告诉记者,他已经找了这辆车半小时了。“根据定位显示,车应该在河对岸,但我在那边反复找了几次也没看到。”之后,他扶起单车对照了车上的编码,确认无误后便扛着这辆单车从石头上原路返回,尽管路并不好走,但李善仑还是健步如飞。
将车在路边停放好之后,他打开了手机APP,对车辆二维码以及问题所在部分拍照,并填写了维保记录。“这辆车在系统里的问题是长期未锁车,所以需要拍一张车锁的图,车没有其他问题,所以把车锁锁上后就能继续投入市场了。”之后,他再次点开了系统,寻找下一辆单车。
上午11点半左右,李善仑来到了桂林火车站对面的一个居民区,在定位处附近,他点击了系统中的响铃按钮,不远处传来了“滴滴”的响声。顺着声音,他爬上了一个小坡,目标车辆果然被停在坡上的一栋居民楼门口。
据了解,共享单车运维人员分散在桂林的各个城区里,每个城区的运维人员都有自己负责的区域,而他们也算得上是各自区域里的“活地图”。李善仑做运维工作将近两年,在他看来,要想快速找到单车,必须要熟悉每一条街道每一条小巷。“刚做这份工作时因为对路线不熟几乎挣不到什么钱,找一辆车都要很久,但现在对道路已经很熟悉了,看看定位我很快就能知道位置。”
3、想方设法“解救”单车
共享单车运维人员是一份多劳多得的职业,正因为如此,每个“单车猎人”都想多找几个“猎物”。记者了解到,不少运维人员早上六点多就会开始一天的工作。
谢怡宝是七星区的一名哈啰单车运维人员,他告诉记者,公司并没有规定每天的工作时长,但他几乎每天6点多就会起床,工作到晚上10点左右。“中午会回家休息一阵,给手机和电单车充充电。”他每天能找到50多辆单车,多的时候甚至能找到七八十辆。
他表示,起早贪黑地工作不仅仅是为了多找几辆车,有时其实是不得不这样做。“很多单车的定位都是在小区里或是城中村里,有些用户可能是觉得某辆车好骑,想第二天又骑这辆车,所以就会把车停到自家楼下甚至是楼道里。”因此,为了将单车顺利回收,运维人员只能在用户还没出门上班,或是下班回家后的时间里去小区里取车。
如果只是将车停放在室外还算好办,不少用户为了占用车辆甚至会将车锁在院子或杂物间中,这时想要取回单车,只能碰运气。谢怡宝说,即使已经听到了车辆发出的警报声甚至看见了单车,也不见得就能将车取回。“比如单车被锁在楼道或院子里,只能等有人进出时再进去取,但有时候可能半个多小时都没人出入,我们也不可能一直等,只能下次去附近找车时再去看看。”
除了在路面找车,运维人员还得从河里捞车。在李善仑的电动车箱子里,记者看到了一个拴着金属挂钩的二三十米长绳,这就是他打捞单车的工具。
他告诉记者,秋冬季枯水期时,打捞河里的单车比较容易,其他时候则只能凭感觉打捞,特别是单车被扔到河中央或是内湖里,水深导致无法看清水里的情况,打捞的难度就更大。“有一次我在榕湖捞起了十多辆共享单车,各种品牌的都有。”
记者了解到,运维人员入职后,公司会对其进行为期一周的培训及考核,通过后运维人员就会独立展开搜寻工作。在李善仑看来,“打猎”是一项熟能生巧的工作,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其实通过单车的信号就能判断出它们所处的环境,数值在50多及以下的比较正常,说明车是在露天环境,60多可能就是在楼下、树荫下、棚下等地,虽然有部分信号隔离,但定位还能更新,如果达到80多可能就是在地下室了,到了90多就说明信号很差了,寻找难度很大,但我们也会尽量寻找。”
尽管“单车猎人”无论刮风下雨都要露天作业,但他们并不感到十分辛苦。“多数用户都很配合我们的工作,看到我们去取车也愿意归还,共享单车是为了方便大家才投放到市场的,希望每个人都能按规定骑行和停放,让更多人享受这项服务。”谢怡宝说。
记者唐霁云文/摄
新闻推荐
“两栖青年”,指的是年轻群体中有主业的兼职者和有主业的创业者。在社会中,他们有多重身份和多种职业。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
桂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桂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