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精神病人的孩子成为关怀缺失的“畸零人”

澎湃新闻 2019-12-16 15:42 大字

广西桂林市秀峰区的9岁男童龚亮(化名),被精神异常的51岁母亲龚霞(化名)禁锢在家,不许他出门,还拒绝其外公外婆等亲人探视。9年间,母亲靠网购方便面、矿泉水或点外卖,解决母子俩的吃喝。他们地处闹市的家,也变成了与世隔绝的垃圾堆——从屋内的卧室到门外的走廊,堆满了包装盒、餐盒、矿泉水瓶等废弃物。

毫无疑问,涉事男孩是不幸连着不幸:长达9年跟外界隔绝,只能与手机跟垃圾为伴,意味着他的生活已跟人间脱轨。所幸,官方介入与救济将他拽回了“社会化正轨”:区委书记表达“愧疚和愤慨”后督促,政法委、公安、民政、法院、卫健等多部门联动,将孩子的监护权由母亲转到了他的外祖父、外祖母那里。

肯定归肯定,在此事上,依旧有些漏洞需要弥补,这主要反映在前期缺失上——若非男童母亲与孩子外公外婆起了纠纷,外婆求助,恐怕这事还要更晚才会被发现。

不可否认,男童母亲行为有些隐蔽:周边邻居反映,从没在小区见到过她的儿子;街道办干部称,前后下户十几次,从没有见过孩子。但即便如此,对精神失常母亲禁锢儿子的情况,原本也可通过更有力的摸排机制“早知早觉”。

就这事看,有两条线本可切入:基于风险防控和人文关怀,摸底排查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状况;着眼“控辍保学”,摸排潜在和疑似失学儿童信息。

在当下,很多地方都有对精神病患者的帮扶管控机制,对应的制度设计也在渐次完善:明确要全面了解精神病患者人数、病情程度、家庭情况等,对排查出来的统一造册登记,落实社区责任人、责任医生、责任民警并录入综治平台;实施民政救助、村委或街道监管、家庭看护三位一体的动态管理机制等。

但此事中,男童母亲“家庭情况”里的生子情况没被摸清,孩子俨然处在社会化网络的“死角”,成了“畸零人”式存在,这多少让人有些遗憾。虑及其家庭在闹市区,这次事件更是在“应然”跟“实然”间留下某种落差。虽然现实没有“如果”,但如果能早些发现,没准男童能免于睡在垃圾堆里、一天只吃一桶面的困境,健康成长。

就失学儿童排查而言,如今,这方面的“属地管理原则”跟网格化管理排查,在各地都已成形。有的地方明确,建立多级控辍网络,摸排时要采取入村入门入户到人的方式,做到不漏一户一人、逐一甄别;有的还要求,建立村(社区)儿童福利主任制度,专责对孩子从生到育的服务保障。

而此事也提醒着职能部门,这些机制触角可以更敏感,运转可以更给力,实现公安、卫健、教育、民政等部门信息互通互联,作为排查的索引。

新闻推荐

“十八创客”创新创业平台启动

本报讯(记者韦莎妮娜通讯员万红)近日,由桂林国家高新区投资促进局、桂林十八中校友商会、十八中校友总会、桂林科技企业发...

桂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桂林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