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吕愿忠很忙
宋·吕愿忠清秀山题诗并记石刻
宋·吕愿忠雉山题诗并记拓片,石刻底部右半部分为宋代方信孺题名,也是首次发现
宋·吕愿忠中隐山题诗并记石刻,大部分已残毁
宋·吕愿忠独秀峰读书岩题诗并记石刻
宋·吕愿忠宝积山华景洞题诗并记石刻拓片局部
□秦冬发文/摄
吕愿忠是谁?
张益桂《广西石刻人名录》:“吕愿忠,字叔恭,河南洛阳人。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九月以右承议郎、直秘阁代知静江府,兼主管广西经略安抚司公事。”
那一天,吕愿忠很忙。他在忙什么?这正是本文要详细解答的问题。
话说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三月七日这一天,天刚放亮,假守吕愿忠就拉着机宜刘襄(字子思)、监州朱良弼(字国辅)、经属陈廷杰(字朝彦)等人前往西山,他们要在西山寺设伊蒲塞馔祈晴,也就是摆素宴,吃素食,祈祷老天快快放晴。可见雨已经下了好长一段时间,都影响到百姓的生产生活了。作为地方官,自然就要心中装有百姓,时刻牵挂百姓冷暖。西山寺,又叫资庆寺,其前身在唐代武则天时就已经有很旺的香火,到了晚唐莫休符写《桂林风土记》时,寺庙已更名为延龄寺。如今,一些人则喜欢讹称其为西庆林寺。当天,吕愿忠的儿子吕大钧也随侍前往。
西山寺是宋代桂林官员祈祷晴雨天气最喜欢去的地方。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六月十二日,假守张庄就在西山祷雨,天干得太久,祈求老天快快下雨。
在西山寺祈晴自然是吕愿忠一行当天的重要内容,遗憾的是,其过程及仪式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当天在西山寺做完一切祈晴仪式,吃完斋饭后,吕愿忠一行开启了游览桂林山水的行程。首先他们决定往西去,乘兴游览中隐岩。中隐岩即中隐山,位于桂林城西,建有福缘寺,有上中下三层岩洞,上层岩洞塑有佛像,又称佛子岩。中层和下层岩洞尚未有名字。我们可以想见当年吕愿忠对这里的景致赞不绝口,特别是看到这里“岩窦奇绝,恍然别是一山川”。当天吕愿忠在中隐山镌刻了两首诗,位于上洞的是一首七绝:“坎止流行但信缘,峤南风景异山川。偶因乘兴穿山腹,始悟壶中别有天。”这件题诗石刻大部分已毁。遇坎而止,乘流则行,今日得见中隐岩风景,一切都是缘分。对于吕愿忠一行来说,这是一场说走就走的随性而行的游兴之旅,岂偶来还胜于特来耶!镌刻在中洞的是一首七律:“护田绿水转山樊,滴翠群峰列巨杉。洞外僧蓝侵斗汉,涧边人迹隔仙凡。深深云谷春长在,寂寂松扉夜不缄。此处得名爰自我,要须题作吕公岩。”在这首七律左侧,还附有一段说明文字:“假守吕叔恭游中隐岩无名洞,坐客鄱阳朱国辅云:‘此洞未有名,因公而显,欲名曰吕公岩。’予未敢披襟,而刘子思、陈朝彦皆曰甚当。戏书五十六字,镵于石壁间。”原来中隐山中洞得名吕公岩,就是这样来的。这件题诗石刻已毁,庆幸的是,文献仍存,且在中洞岩口正上方迄今仍存“吕岩”两个大字。当年在桂林旅游的福建龙海人漳川居士赵夔把吕公岩写进了一首流行歌曲《桂林二十四岩洞歌》:“西南中隐尤胜绝,穿处得名因吕公。”并于这一年的中秋节将歌曲摹刻在南溪山穿云岩,这样一来吕公岩名字就传得更远更持久了。十余年后,中隐岩下洞也有了一个名字:张公洞,是时任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静江知府张维为了纪念他的前任张孝祥的功德而命名的。另外,吕愿忠任职桂林期间,还施俸金在中隐岩建造了三门斋厅。这些都是后话,表过不提。
单说告别中隐岩,吕愿忠一行策马按辔,由西往南,直奔南溪山白龙洞。白龙洞得名于唐代李渤,任职桂林期间,李渤把南溪山改造成桂林城南的一处游观胜地,白龙洞和玄岩是其中的两处主要景观。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二月八日,也就是吕愿忠一行来游白龙洞的65年前,关蔚宗、苗子居等人游览了白龙洞,他们这样描写当天的游兴事:
白龙山在桂城之东南,登山之西而至其洞,深广可数楹,石之穹隆隐然,若神物化去而留其迹,洞之名盖亦旧矣。元祐己巳二月八日,上党苗子居、历阳高时仲、金陵李师正、黎阳吉邻几乘暇以游,爱其佳趣,且忘其归,因刻于石,以志其来尔。会稽关蔚宗题。
这件名为《宋·关蔚宗苗子居等五人白龙洞题记》的摩崖石刻就镌刻在白龙洞洞内入口处的左侧石壁上,我猜想吕愿忠一行应该看见了。面对白龙洞景致,吕愿忠少不了要作诗的。每到一处景观,吕愿忠都要写诗纪事,这是他的一大特点。他为白龙洞写了一首七绝,镌刻在洞口的左侧石壁上。“崒嵂倚空蹲怪石,轮囷夹道卧长松。白龙应已冲天去,岩窦岿然有故踪。”怪石倚空,长松夹道。白龙冲天,岩窦留痕。吕愿忠在诗的小记中注明:“假守吕叔恭拉机宜刘子思、监州朱国辅、经属陈朝彦,自中隐岩过白龙洞。叔恭之子大钧侍行。”遗憾的是,今人刻“白龙洞”三字榜书时,竟然将吕愿忠这件摩崖题诗石刻镵毁了。
到了宋代,南溪山的南面半山因为郡人刘仲远于岩内隐居学道,渐渐有了名气,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桂林的道教圣地。宋仁宗嘉祐年间在桂林为官的李师中,曾亲往南溪山拜访刘仲远,并留诗一首《留题大空子隐居》:“可道非常道,真空本不空。荒郊自生草,闲地又栽松。无欲更何虑,有为终必穷。风云上天去,老子信犹龙。”李师中拜访刘仲远这件事无疑应该是当年桂林的重大新闻,无形中给刘仲远的隐居修道涂抹上了官方色彩。而吕愿忠显然是听闻了刘仲远学道的故事,于是游赏完白龙洞后,一行人又转至南溪山南面半山,去拜谒刘公岩。当时,后来牛气冲天的“刘仙岩”这一称谓还没有面世呢!
吕愿忠将刘仲远隐居处的一个岩洞命名为仙迹岩,并作诗《题仙迹岩》刻于石壁:“平明小队出郊墟,尽日登临据隼旟。闻道仙人尸假去,尚应犹学世间书。”看来吕愿忠并不相信人世间真的会有尸解而终、羽化升天之事,他认为一个人还是得多读点世间书,否则怎能理解刘仲远尸假而去,得道升天这样的不羁之谈呢?
从西山到中隐岩,再从中隐岩到白龙洞、刘公岩,这是桂林在南宋时期一条经典的旅游线路,后来张孝祥在桂林任广西经略安抚使兼静江知府时,就完完全全走了和吕愿忠一样的线路,他在镌刻于刘公岩里的一则摩崖题名中说:“提点刑狱公事延平张维、经略安抚使历阳张孝祥,以会庆节祝圣寿于西山资庆寺,饭已,登超然亭,遂游中隐岩、白龙洞、刘公岩以归。客长乐郑颢、江文叔、黄杲,临川吴镒俱来。乾道元年九月廿二日。”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会庆节是十月二十二日,这一天是宋孝宗赵眘的生日。张孝祥一行提前一个月,到西山资庆寺去为皇上祝寿,祝寿仪式完毕后,忙着游山玩水,游完刘公岩后返回。这一天过得非常充实,以前我们认为吕愿忠一行也是游完刘公岩后就返回了,殊不知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其实吕愿忠一行在绍兴二十四年三月七日这一天玩得还要充实,还要忙碌!游完刘公岩后,他们又游览了雉山。
这个秘密我是在2019年11月7日———也就是当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以及全国第20个记者节的前一天发现的。
当天,桂海碑林博物馆的韦可祥、鲍刚、邓志强三人继续在雉山拓碑,我则在一旁拍摄一些我感兴趣的石刻拓片,顺便也给他们拍一些工作照。这样的机会很难得。从10月12日开始,我利用闲暇时间,时常前往他们的拓碑地拍照,从镇南峰的大宋平蛮碑,到宝积山的李珏题名,再到雉山的孙览谢季成等七人的题记、尚用之题诗、端臣与适用的题名等等,我既清楚地看到了许多早前已耳熟能详的石刻———毕竟是看拓片嘛!又有了一些新发现,特别是看到了一些早前只见过文献资料却从未见过真身的石刻、甚至从未知道有其存在的石刻,真是让人倍感欣慰。这其中的吕愿忠雉山题诗并记石刻就是一件我早前从来没有听闻过的石刻,是一次新发现。当时韦可祥正站在脚手架上拓这件石刻,我则站在一旁辨识石刻上的文字。我发现看拓片有时候是很奇怪的,当墨色拓得深时,字迹不一定看得清楚,反而黑乎乎一团不利于辨识;墨色拓得浅、淡,反而容易辨识。随着墨包的不断拍打,字迹在宣纸上从无到有,逐渐显现,如果关注这一渐变过程,有时候也有利于辨识字迹。
由于常年雨水冲刷,这件石刻的上部分和下部分剥蚀严重,字迹模糊不清,中间虽然可见一些文字,但一时也不清楚是题名还是题诗?关键作者是谁呢?韦可祥在拓片,我的目光则在拓片上游移,忽然我在第五行发现了“吕叔恭”字样,呀!应该是吕愿忠的作品!我们知道,吕愿忠留在桂林的摩崖石刻基本上都是题诗并记的形式。还是鲍刚聪明,他将拓片上可见的一些文字输入手机一查,很快吕愿忠的这首摩崖题诗就出来了。网络上诗题是《游东观》,作者吕愿忠,诗云:
郊原同按辔,杖屦陟青冥。山色混林樾,溪光照斗星。螺峰高插戟,兔径曲穿庭。□□一声远,千岩特地青。
其中,屦字已缺损,郊、螺峰、斗、庭等字皆不同程度地模糊不清。至于□□,我仔细辨认,乃是“谈玄”二字。如此,吕愿忠雉山题诗终于完璧,没有缺字。在题诗左侧是五行小记,经测算字位,仔细辨识,并参照吕愿忠其他地方题诗并记的内容,我们还原这段雉山题诗小记的内容如下:
假守吕叔恭拉机宜刘子思、监州朱国辅、经属陈朝彦,自白龙洞过雉山。□陶商翁韵。绍兴甲戌季春七日。
从这段小记可以看出,网络上《游东观》这一诗题显然不对。东观位于七星山,吕愿忠一行是“自白龙洞过雉山”,并用(或者和)陶弼(字商翁)诗韵,不妨题作《游雉山》。
绍兴二十四年三月七日这一天,吕愿忠很忙。先是在西山寺设伊蒲塞馔祈晴,然后乘兴游览中隐岩、白龙洞、刘公岩、雉山以归,这是宋代桂林旅游的一条精品线路。吕愿忠每到一处,不仅赏景,还写诗以纪胜游,当天这一趟行程下来,吕愿忠写诗五首:三首七绝,一首七律,一首五律,并命名一处岩洞为吕公岩。一天的行程安排紧凑,收获满满。
需要进一步向读者交代的是,两天后,吕愿忠一行又前往清秀山游观赏景,用他自己的话说,“郡守吕叔恭以甲戌季春七日游中隐岩,山水膏肓之兴未已,后两日,再拉机宜刘子思、监州朱国辅、经属陈朝彦同至新洞(笔者注:即清秀岩,亦叫清秀山),所见愈奇,真所谓倒餐甘蔗。聊书五十六字。”又写一首七律。游完清秀山,吕愿忠马不停蹄又来到宝积山华景洞游玩,一样要写诗,“用唐元晦刺史岩光亭韵以纪胜游”。三月十三日,吕愿忠又去了西山资庆寺,并专程游览隐山六洞,称“隐山六洞乃八桂岩洞最奇绝处”,还在每个洞口“各留一小诗以纪所闻”。三月二十七日,吕愿忠来到独秀峰,探访颜延之读书岩,“瀹茗鼓琴,裵回久之”,并作七律一首刻于石壁。
哦,原来吕愿忠不仅是三月七日那一天很忙,吕愿忠整个三月都很忙,忙碌在桂林山水间。
新闻推荐
李松明创作的袖珍版石画。?李松明的作品《苏武牧羊》。?李松明的作品《三羊开泰》。?李松明在展示自己的作品。家住普陀...
桂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桂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