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照一片天

川江都市报 2019-10-11 23:53 大字

月照养生谷

◎孙国典

月照更有独树一帜的景致,那就是玉顶。玉顶小山与别的山不同的是它竖直耸立,通体由白色石灰岩形成,无草无树。

从六盘水市中心出发,出钟山大道,五公里就到达月照乡腹地。盛夏时节,我和朋友进入其中,着实感受了她的神韵,让我疑心这里是另一个桂林。身旁一片平阔的土地,被清一色的绿铺满了,或蔬菜,或瓜果,微风过处,绿浪波动,芳香扑鼻沁肺。平地四周或中央,错落地立着一座座小巧的、竖立的、秀美而且同样被绿包裹的小山,这些小山不像是与大地连在一起,却像是飘浮在绿浪之上,随波摇动。

山间泉水潺潺,时见细瀑垂挂,像吹动的细绸,时听溪流淙淙,惊动了山间的宁静。溪流汇成小河,环山绕土,溪流、细瀑,与连接村寨的公路,组成世外桃源的五线谱。绿浪淹没了人影、水牛和羊群,只将农民新盖房屋的红墙露出一角。你别想那是寺庙或是仙境,山脚下,小溪旁,房前屋后,一簇簇修竹伴着绿树,成了小村的点缀。

下午的后半,太阳西沉,太阳被高出的山头遮去一半,只在山缝间伸出长长的光的臂膀,巨手抚摸着地上的庄稼,将对面的山坡一片片染成桔黄色。地面上的水汽增多了,山间的雾气像被牵着的风筝,久久停留在半空中。有红墙的地方慢慢地升起缕缕炊烟,鸡鸣狗吠,还有农人的赶牛声。从乡村走进城市又久居城市的人们,面对这久违了的祥和,能不陶醉吗?

月照更有独树一帜的景致,那就是玉顶。玉顶小山与别的山不同的是它竖直耸立,通体由白色石灰岩形成,无草无树,无论是晴空万里或是皓月朗照,远观此山都如白玉柱立,顶天立地,因而名“日玉顶”。与玉顶一样白的耀眼而又多姿的是独山峭壁,从山外往独山走,远远的就看见一片明亮的、高低错落的岩壁,但顺着山路往前走,路两边的座座小山如张满的白帆朝后面飘去,又如一扇扇带花纹的屏风向两边滑开。帆飘尽了,门开完了,呈现在眼前的是几十里长的高几十至数百米的绝壁画廊。绝壁下是深不见底的峡谷,谷底的急流轰轰隆隆。而这绝壁悬崖和峡谷,成了月照这块地方的靠山和屏障,在远古和战争年代,它的作用胜过百万雄兵。

月照这地方的许多景物看似独立,却又都有着神秘的联系。传说在远古的时候,天地间发生了巨大的震荡变化,天空的月亮就要沉入洪水,天地间将变成一片黑暗,此时月亮恰恰摔落到玉顶山的平顶上,没有落下去,挽救了月亮,月亮也把玉顶山照了个通体明亮。当时的水城地处云贵高原,气温低,水汽重,常年云蒸雾罩。月照人常年生活在阴暗之中,特别是晚上又没有灯火照亮,人们在黑暗中摸索,极不方便。后来月宫知道这个消息,为了报答月照,就派人把笼罩月照上空的云雾打开,让月光照到地上。由于云遮雾罩,看不清楚,天兵两锤打下,结果没打着云雾,却把山顶打出一个大洞,让月光照射下来,被击打的山于是取名双硐。从此,不管云雾多浓,双硐从来不被云雾遮挡,每年的二月初八明月当空,月光就从硐中照射下来,方便了当地人民夜晚的生活,“月照一片天”的景观从此形成,“月照”这个地名也由此产生了。

新闻推荐

“舞”动纯真的赤子之心

舞蹈《共产主义接班人》表演现场。记者滕嘉摄小记者蔡知含(左)和小演员留影。(家长供图)9月29日,“歌唱祖国”桂林市少年...

桂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