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乡村文化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 市政协“关于加强乡村文化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专题对口协商会委员发言摘要

桂林日报 2019-10-07 10:40 大字

隆斌

曾燕娟

周有光

韦芳

蒋福军

覃澍

唐春松

贺金林

陈宇峰

保护传承利用好桂林古村古镇□市政协常委、市社科联主席隆斌

古村落、古镇市是“乡村文化的活化石”。据调查,目前桂林共有古村落500余个,其中已经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的有138个,占全广西总数的31%,名列广西之首。但与此同时,全市广大乡村也面临着乡村文化消失严重、桂剧彩调等民间艺术难以维持、传统民间手工艺面临失传、部分民俗文化濒临消亡、传承孝道文化的宗祠逐渐淡出、地域特色文化不断受到冲击、乡村“空巢”导致乡村日渐凋敝等问题,严重制约乡村文化建设。

为此建议:按照《桂林国家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出台配套政策、法规等,规范古村、古镇保护利用;保持古村、古镇文化多样性,特别是保护好其中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保护、利用与民间资本一体化模式,尽快挖掘整理保护好乡村文化;同时,变堵为疏,正确引导乡村特色民俗文化活动开展,让乡村文化在活动中传承发展。

传承乡规民约促进乡风文明□市政协常委、桂海碑林博物馆馆长曾燕娟

乡规民约是旧时中国乡村社会实现管理建设的一种传统形式,符合乡村社会道德伦理价值,其文字内涵和碑刻具有较高艺术和文化价值。

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应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在继承和发展基础上,注重制定新的富有时代气息的,具有针对乡村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自然和人文环境的乡规民约。在制定过程中,首先应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主导;其次,明确以加强村民的法治观念、提高村民的道德素质为目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突出文明、生态、环保等新理念;再次,针对乡村存在的不良风俗,特别是侵犯村民合法权益、涉黑涉恶等问题,制定条款进行约束和打击;第四要引导村民自觉遵守和维护乡规民约,让文明乡风走进每一个家庭。

保护传承文化遗产促进乡村全面发展□市政协委员、市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院院长周有光

文物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实物见证,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脉。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当前的乡村建设、乡村振兴过程中,桂林市一些地方过分注重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忽视文化遗产保护、文物合理利用不足,出现“千村一貌”、拆真建假、拆旧建新等局面,亟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

建议:一是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坚持“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全面强化乡村建设中文物保护;二是坚持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旅游融合,保护传承好有景观价值、文化底蕴的旧宅民居及古树名木等历史遗存,运用乡村文化元素或符号实现空间格局和人文景观继承塑造。

培育乡贤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市政协委员、市李宗仁文物陈列馆副馆长韦芳

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一直有着浓厚的重贤、尚贤的向好风尚,并由此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乡贤文化。乡贤借助自己的威望、品行、才学等,主动履行凝聚族群、尊祖继统的职责,不仅是乡村社会优良道德和淳美家风的示范者和引导者,还是规范族人和乡民行为的监督者和执行者。

在新时代,乡贤主要是村干部、退休回乡老干部、村里致富带头人等等,应通过培训引导,充分发挥其在农业生产发展、村民自治、村容村貌打造、乡规民约、移风易俗、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领头雁”作用,推动建设幸福和谐富裕美丽宜居乡村,实现乡村振兴。

发挥农家书屋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市政协委员、民革桂林市委会宣传部部长蒋福军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通过为民办实事项目,基本实现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及农家书屋全覆盖。但是由于后续运营管理的滞后,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设施几乎成为摆设。

针对已建农家书屋如何更好地服务村民,建议:一是改进农家书屋选址地点,尽量建在村民居住相对集中的院落或有责任心、房屋条件许可的农户家中,便于村民就近借阅;二是合理安排大学生村官、退休教师或退休干部等有文化、有热情的人员担任管理员;三是完善相关配套经费和设施;四是利用农家书屋开展定期培训,增强对村民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五是鼓励和发动社会各方力量支持农家书屋书籍报刊的添置,丰富书屋文化内容。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市政协常委、桂林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覃澍

改革开放以来,桂林市广大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生活不断丰富,但乡村文化发展滞后,导致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匮乏。为此,建议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强桂林市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提升村民文明素质。

一是健全乡村文化服务体系,推进乡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公共资源重点向乡村倾斜,为农村提供更多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二是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包括建设农村戏台、文化娱乐活动室、广场舞活动中心、篮球场等,让村民能够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三是组织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例如举办全县或者全乡镇性质的农村彩调大赛、广场舞大赛、篮球大赛等,由各个村子自发组建队伍参赛,以比赛带动大家唱生活、比曲艺、赛精彩。

推动红色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市政协委员、桂林博物馆馆长唐春松

桂林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特别是以湘江战役等为核心的红色文化,近年来得到不断弘扬和发展。推动红色文化建设,特别是建设相关纪念馆、陈列馆等基础设施,不仅可以扩大宣传面和影响力,还有利于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为乡村发展扩宽新路子。推动红色文化建设,可以聚人心、树信心,通过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让广大干部群众牢记初心使命,积极服务乡村建设、服务广大群众切身利益;通过保护好地方历史文化的红色土壤,让红色文化、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乡村更具魅力。同时,在红军长征经过的线路上、乡村里打造红色文化景点,并不断完善周边配套设施,打造红色旅游线路,推动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带活乡村经济。推动红色文化建设,可以传扬军民团结一心的精神,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力。

发挥乡村教师在乡村文化建设生力军作用□市政协委员、桂林电科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贺金林

乡村教师群体大多来自乡村,由他们来推动乡村文化不仅可以消除他们的“离乡情节”,还可以通过参与乡村文化建设事业,增强对乡村学校的归属感,找到自身价值感和幸福感。

建议从三方面让乡村教师参与进来。一是让乡村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在中学生中间传播真善美等传统文化;二是由乡村教师组成面向广大乡村群体的文化传播团队,通过加强培训提升乡村教师队伍文化素养,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文化传播活动,让他们有更多用武之地;三是构建畅通的参与、建言等渠道,让乡村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并切实发挥作用。

建设湘江战役干部教育学院传承红色文化□市政协委员、桂林华润天河药业公司副总经理陈宇峰

为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促进乡村振兴,建议利用目前桂林市湘江战役红色资源,在全州建设湘江战役干部教育学院,在红军所到之处建设湘江战役实地教育基地。

在建设中,一是要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以及立项、规划、策划等,力争在建成学院的同时,打造出一条覆盖桂北多县的有较高旅游推广价值的红色旅游线路;二是要注意提升当地群众对湘江战役的认识,最大可能争取他们对项目的支持配合;三是积极向国家和自治区争取资金;四是注意建设实景实地教育基地,继而推动所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开发乡村红色旅游。

(本报记者周文俊整理/摄)

新闻推荐

汽车成交金额破亿元 2019桂林房·车节圆满落幕

小朋友和“大熊猫”合影。?车模是房·车节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吸引了许多观展市民拍摄。?市民正在车内体验。在三天的持续...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