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骨髓增生异常 16年前父亲赋予女儿生命 16年后女儿给予父亲生命

桂林晚报 2019-09-23 10:33 大字

家住桂林的于先生因为骨髓增生异常,急需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危急时刻,16岁的女儿小于毫不犹豫地答应做干细胞移植供体,挽救父亲。

1、父亲不幸身患重疾

在医院见到于先生时,他戴着口罩,但整个人精神状态很好。于先生的父母、妻子、岳父岳母陪同在他身边,看着他的状态良好,脸上都带着微笑。

于先生是北方人,和家人常年在桂林生活,虽然家庭不是特别富裕,但妻贤女孝,一家其乐融融。一年前,于先生突然觉得身体浑身无力。到市内一家医院检查后,初步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他和家人从医生口中得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以血细胞病态造血,高风险转化为急性白血病为特征的一种恶性血液病,既往称为白血病前期。

随后,家人又陪着于先生到了国内血液病权威的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在经过一系列规范、全面的检测后,于先生仍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伴多系病态造血高危组)。

从专家口中得知,唯一有希望治愈该疾病的方法就是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2、16岁女儿供干细胞救父

得知造血干细胞移植有希望治愈该病,尽管治疗将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且要冒着移植失败的风险,但于先生和家人仍毫不犹豫地选择造血干细胞移植。多方考虑后,于先生选择回到桂林,并来到了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住院治疗。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的农庆伟主治医师是于先生的主管医生,他告诉记者,考虑到于先生及家人强烈的移植意愿,该院的移植团队凭借已有的经验和省外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家的指导,为于先生制定了详细周全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案。

经过前期的配型及移植前相关检查,移植团队最终选定于先生的女儿小于作为单倍体移植的供者。

“我们当时都比较担心,一来怕孩子知道她爸爸病重,心里想法多,二来确实担心孩子承受不起这件大事。”于先生的妻子冯女士说。让所有人都很感动的是,当冯女士向女儿提起干细胞移植一事时,女儿毫不犹豫地说了一句:“我愿意!必须得把我爸爸治好,爸爸在,家才在。”

“女儿的这句话,让我特别的暖心,也给了我无穷的力量。”回忆起女儿的话语,于先生再次感慨万千。

3、经历艰险移植成功

进行了规范的移植前调理及治疗后,于先生到了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最佳时机。今年8月21日,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的移植团队为其进行预处理。8月28日至29日,移植团队连续两天为于先生回输了其女儿捐献的干细胞。

在白细胞即将植入的时候,于先生突发感染性休克、肝肾功能异常、出凝血异常。幸好在医护人员细心、专业的守护下,于先生最终渡过险关。

移植后2周,粒细胞及血小板植活了,于先生赶在中秋团圆之日顺利出移植仓与家人团聚。

于先生说,出了移植仓后,女儿悄悄对他说了一句话:“爸爸平安出仓,我们家的月亮才算圆满。”

这句话,让于先生这个大男人差点落了泪。“如果说,我和妻子给了女儿生命。现在,是女儿的帮助和爱,让我重新站了起来。”于先生说,女儿的这份爱,将让他暖心一生。

20日,复查显示,于先生身体状况恢复良好。于先生和家人特意为医护人员送上一幅写有“精湛医术保健康,高尚医德为患者”的锦旗,表达感激。

据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移植团队负责人董敏介绍,今年2月份,桂北首例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对桂北地区的血液病治疗有着里程碑的意义。于先生此次干细胞移植,也属于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很成功。

董敏介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愈恶性血液病的唯一途径。配型全相合是移植的最佳供者,否则移植难度大,风险高。然而,配型全相合只有同卵双胞胎才是100%,而其他的直系亲属全相合概率只有1/4,非血缘关系人群,全相合的概率只有几十万分之一。而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将最大限度地放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范围,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甚至堂表兄妹均可以成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供者,为更多的血液病患者提供更大的生存希望。

记者秦丽云见习记者曾思怡通讯员支荣

新闻推荐

注重年轻一代可持续发展理念培养 访泰国驻北京大使馆公使衔科技参赞陈善意

□本报记者孙敏胡逢超/文唐侃/摄此次受邀参加2019中国—东盟可持续发展创新合作国际论坛,与大家分享和探讨可持续发展的...

桂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