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20多天 从广东走到桂林生活 6张全家福记录两口之家到四世同堂

桂林晚报 2019-09-06 14:33 大字

1973年,黄淑英的弟弟经过桂林,一家人留下了第一张全家福。

1949年,年仅22岁的黄淑英一路步行从广东茂名来到桂林寻找丈夫。之后的日子里,夫妻俩在桂林定居了下来,两人一共生育了1女3男四个子女。过去的70年里,他们在不同的年代,因不同缘由拍摄了多张全家福。这些照片不仅浓缩了家庭和社会的变迁,更是见证了这个最初的两口之家变成了四世同堂,人人称赞的好家庭。

据了解,2016年,黄淑英一家被评为秀峰区“幸福家庭”,2017年被评为秀峰区“文明家庭”。

走路到桂林生根落户70年

5日,记者来到解放东路42号院子的车家,92岁的黄淑英正在客厅与66岁的二儿子车建明聊天。

“‘车’这个姓在桂林比较少见,当时我们是有六七家车姓人家的家眷一起从广东茂名来到这边。”黄淑英告诉记者,70多年前,因为老家抓壮丁,她的丈夫跟同村的男丁都逃了出来。两年多后,他们这些留守的家眷便抱团前往桂林寻人。

“当时我们四十多个人一起从茂名出发,我挑了2斤萝卜干,20斤米,一床被子,有旅馆就住旅馆,天气好的时候就露天睡,前后走了20多天,脚都走肿了一大圈才终于到达。”回想起当时的情景,黄淑英仍下意识地用手捶了捶双腿。

当与久未谋面的丈夫碰面后,夫妻俩相拥而泣,随后,两人便在福棠巷租了一间约20平方米的民房定居下来。为了养家,两人靠着切烟丝、挑水、帮人照顾小孩来赚取生活费。

1951年,他们的大女儿出生了。当上父亲后的丈夫更加感觉肩上的责任重大,只要有活就会去干。“之后,我又先后在1953年,1958年和1969年生下3个儿子,家里的开销越来越大,身上的负担也越来越重。”黄淑英说,看到丈夫做工辛苦,为了帮家里减轻负担,有段时间她在家里帮人看小孩,一个月能赚3块钱,刚好够付房租。最艰辛的一年,年夜饭是买了一碗米粉当菜,就着白饭吃。

到了1960年,情况稍许有些好转,黄淑英和丈夫各自进了公司工作,每人每月有18元的固定工资。不过,由于家里人口多,日子仍然过得比较紧张。但是好在大女儿和大儿子两姐弟很懂事,知道体恤父母,一放学,就会到她所在的煤建公司帮忙,做手工打窝蜂煤的活儿。

在之后的30多年时间里,经过多次搬家,黄淑英一家从最初五个人挤在20多平方米的房间到现在她住在70多平方米的屋子,儿女们也各自成家立业,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时光荏苒,转眼间,她已经来到桂林70年,而儿女们也成了“爷爷奶奶”。

令黄淑英感到最欣慰的是,车家四姐弟都很团结,一家遇到什么事,其他人都是能帮就帮,而这个曾经的两口之家也变成了一个拥有14名成员的大家庭。

新闻推荐

6张全家福记录两口之家到四世同堂

2014年,广西正式有“三月三”假期,恰逢桂林至广州高铁开通,一家人带着大病初愈的黄淑英前往长隆游乐园游玩。2016年底,车建明...

桂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