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政协关于“加快推进工业振兴,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协商会委员发言摘要

桂林日报 2019-07-27 12:55 大字

▲姚嗣群

▲农军

▲王江

▲彭敏

▲周明

▲石秀淑

▲苏万伍

招大扶优培龙头围绕龙头补链条□桂林长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姚嗣群

桂林市工业的根本问题是缺少龙头企业,缺失完整产业链,缺乏具有区域特色优势的产业集群。重振桂林市工业雄风,关键是要引进和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围绕这些龙头企业打造相关产业链,形成一批具有本市特色优势的产业集群。今后,要根据桂林市功能定位和区域经济分工,依托优势资源,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长期持续凝心聚力、心无旁骛地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生态食品等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围绕龙头企业构建产业链。要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生态食品等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动态选择若干资产上规模、主业突出、经营业绩好、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骨干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培育为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引进、聚集上下游企业,形成一批分工合作、配套齐全、共同发展的产业链。以招大引强为目标,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

整合全市优势资源,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围绕桂林市现有的研究所和央企,精准施策,综合发力,打造成为央企重要产业基地。发挥桂林市高校资源优势,大力推动校企联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提高资源利用针对性、集中度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快速落地□农工党桂林市委会主委农军

调研过程中,相关领导、部门、企业和委员们,对“完善桂林市招商引资激励机制,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快速落地”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桂林工业有历史、有传统,有规模、有基础,但在重大工业项目的引进和落地时,这些优势应有的加速或提速作用却未能完全发挥。桂林市“帽子”大,政策多,出台早,但缺依据、缺人、缺用地指标等困难,在部分项目引进或落地时,却没有显示出应有的领先优势。

桂林工业要发展振兴,当务之急,是要在项目的谋划、储备和政策的争取、执行等方面,切实降低沟通成本、提高资源利用针对性、集中度,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前提和根本在于要解决好观念、执行效率等问题,只有在观念上达成高度共识,队伍中工业思维的人才形成主流,才能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的障碍,为此建议:开展工业发展大学习,举办工业强市大讨论,实施工业人才大使用,进行工业振兴大推介。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桂林市工业快速发展□桂林君泰福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江

顺利实施工业振兴战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从改善、优化营商环境上入手,从解决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入手,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下硬功夫打造好发展的软环境。

持续推进减税降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升企业获得感,建议继续向国家申请出台相关产业政策,适当降低税率。同时,免除新产业企业利润转增资本所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鼓励企业以税后利润再投资新项目;发挥财政性资金的带动作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优先支持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龙头骨干企业建设创新中心,继续加大对技改的扶持力度;制定出台桂林版的高级人才个人税收地方留存部分返还政策。

不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解决好简政放权的思想问题,在权力的下放上要放彻底、放到位、放出效果,深入推动“一事通办”利企便民改革,营造便民利企的政务环境。

营商环境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营造良好营商环境需要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政府工作人员。建议加大行政监管力度,对决策部署落实不到位、重大項目推进不力的单位,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干部,要曝光典型案例,严肃追究责任。

发展壮大桂林市工业振兴“主战场”□桂林广陆数字测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敏

工业园区是加快工业振兴、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桂林市工业园区建设存在一些短板,建议:

筑巢引凤,加强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与相关服务。希望园区管委会牵头,成立或引入相应的服务公司,通过市场化、社会化来完成这些服务;把培育壮大当前园区企业作为重点工作。坚持“抓大不放小”,将对已进入园区的企业给予支持和帮助,加大力度培育本土企业,做好产业配套,拉长产业链条;加大对小微企业招纳力度。

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希望工业园区管理部门和工商联等部门重视企业联通工作,帮助企业联合搭建企业之间相互交流的平台,定期组织企业开展学习交流活动,通报相关政策,公布建设规划,共享信息资源,同时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及时指导、帮助企业解决困难。

政策落地。政府部门以市场期待与需求为导向,全面清理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取消不合理的准入限制。对内,要继续推动解决项目落地的堵点问题,打通部门间信息壁垒,让“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在市场监管方面,“减证照,压许可”,营造更加便利透明的准入环境。

强化科技创新和人才引留扎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桂林海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明

科技创新和人才引留,科技成果转化,是加快桂林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潜力和关键基础。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思考,提出以下一些建议和思考。

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需要向产业倾斜。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依托企业推动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科技型企业,加快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高校院所多走进企业,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在产品研发创新、技术研发创新上,加大“产学研”合作。建立可行有效的机制,加强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建设,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需要的科技创新企业共享。在产品、技术、人才、资源等方面深度融合,努力提升科技创新的市场化水平。

桂林科技企业还需要持续优化人才结构,加强人才的引进、使用、留用工作,保证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效。

期望主管部门合理高效利用好宝贵的市场资源,建立扶持企业的创新型科技新产品试用、使用、上规过程中的有效机制,培养和促进本地的科技型企业成长。

鼓励本土企业加快发展应同等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广西萃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石秀淑

桂林市存在着对本土企业的发展重视不够,政策支持不到位,竞争条件不平等的现象,为了在全市形成一个大家都来关心本土企业的好氛围,提出如下建议:

从战略上高度重视本土企业的发展,坚持把培育壮大本土企业作为推进桂林市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同招商引资等重大事项同谋划、同部署、同扶持。进一步加大对本土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支持有发展潜力的本土龙头企业向集团方向发展,形成规模优势和牵动效应,市本土企业投资的项目应享受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在技术、服务等指标满足采购需求前提下,本地市场优先选择本土中小企业产品和服务,杜绝招商用本地市场作为交换条件,影响本土企业的发展。

鼓励本土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创新,促进本土企业实现企业转型、产业升级,加快培育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本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本土企业发展壮大。培养造就本土企业家队伍,着力培养造就素质过硬、结构合理、能干事创业的优秀本土企业家群体。

充分发挥异地商会作用促进桂林市工业快速发展□桂林浙江商会会长苏万伍

商会作为民间非盈利性社团组织,也是各级政府与企业家之间的桥梁、纽带,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和作用不可低估。目前,桂林市异地商会注册登记有24家,其中省级商会15家,会员企业有3000多户。目前,桂林市商会组织尚处于发展初期,商会的作用远远未能得到发挥。

建议完善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商会桥梁纽带作用,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要提高对商会工作的认识,加强对商会工作的科学指导,为商会发展提供积极的服务,建议桂林市公检法司联合组织民营企业的法人和企业高管进行定期培训,学习法律知识,降低违法违规成本。

鼓励异地商会参与政府对外招商引资,并从招商引资中保留一定比例作为奖励基金,激发商会招商引资的积极性。政府制定的支持工业企业十八条,内容非常好,但实施起来并非易事,其中涉及旅游、教育、园区等多个部门,协调起来难度很大,希望十八条能够得到真正的落实,为异地商会的发展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支持建立商会大厦,充分发挥商会总部大楼经济,吸引更多的企业来桂林发展。

(本报记者陈娟实习生谢韵歆整理/摄)

新闻推荐

秀峰区全力推进文旅体产业融合发展

本报讯(记者胡逢超通讯员滕嘉)7月25日,记者从秀峰区文化旅游体育融合示范区建设座谈会上获悉,该区将以高层次、专业化、系...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