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东盟民族文化论坛昨闭幕 论坛评出论文71篇 发表《桂林榕湖宣言》

桂林晚报 2019-07-19 11:47 大字

本报讯(记者庄盈)第四届中国-东盟民族文化论坛昨天在桂林闭幕。本次论坛成果丰富,共评选出中外学者的参会论文71篇,编成《第四届中国—东盟民族文化论坛论文集》,并发表了《桂林榕湖宣言》。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驻南宁总领事万希·维丽亚彭、缅甸联邦共和国驻南宁总领事梭岱楠、马来西亚驻南宁总领事阿兹利米出席闭幕式。自治区社科联秘书长何明、桂林市副市长雷声、广西民族大学民族研究中心主任李富强、广西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秘书长赵克参加闭幕式。

据了解,以“中国一东盟民族文化的区域合作与共同发展”为主题的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中国、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泰国、菲律宾、越南、印尼、文莱、印度、日本等国150多名学者、嘉宾参加。论坛期间,中外学者分3个组分别围绕“一带一路”的民族文化交流与共享、文化旅游与绿色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与城市发展(以中国桂林为例)三个议题进行研讨。各位学者各抒己见,有发人深思的深刻睿智的分析,有火花四溅的碰撞和尖锐交锋,有令人豁然开朗的高谈阔论,更有和风细雨的娓娓道来。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热烈气氛下,友谊得到了发展,灵感得到了启发,思想得到了深化,理念得到了升华。

本届论坛还讨论通过了《桂林榕湖宣言》,借以总结本届论坛的收获,重申、深化与发展中国一东盟民族文化论坛的宗旨、理念、目标和价值。这也是本届论坛所有与会者集体智慧的结晶。《桂林榕湖宣言》从五个方面提出了与会中外学者的倡议:一是中国与东盟各国充分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取向,在求同存异中促进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在互信互利中建设经济共同体,拓展中国与东盟协同互助发展的新局面。二是呼吁各国政府要建立高层次的磋商和交流机制,通过磋商交流,寻求科学合理解决问题的办法路径和对策。三是积极落实《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战略》,实施好《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行动计划》。四是桂林作为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目前正积极探索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新模式,以世界一流为发展目标打造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国际旅游胜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建设发展之路。五是主张中国-东盟民族文化论坛要发挥好交流平台作用,不断完善机制定期持续举办。

论坛期间,中外学者还到逍遥楼、正阳东巷历史文化街区、兴安灵渠等地考察了桂林在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在领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自然之美同时,也深刻体验到了桂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人文之美。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论坛的成功举办,为中国与东盟各国、“一带一路”国家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合作平台,通过交流互鉴,大家深切地认识到,民族文化对于促进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促进民心相通和民族文化发展,促进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新闻推荐

象山区开展集贸市场计量器具专项检查 重点整治“短斤少两”

本报讯(记者张苑通讯员秦文琴)在集贸市场买东西,你是否留意商家的电子秤是否精准?电子秤是否存在作弊行为?为了让市民放心消...

桂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