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至,培训班掀起热潮 专家建议:选择兴趣班要因人而异

桂林日报 2019-07-11 12:06 大字

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暑假培训班会让孩子享受轻松假期(

运动类的培训班成为今年暑期的一大“卖点”。

核心阅读

今年暑假,各类兴趣班、辅导班、培训班等“传统项目”依旧是桂林暑期经济的最大“卖点”。与往年不同的是,如今各类培训机构开设的课程内容更为多样化,名目也越发新鲜,档次也有走高的趋势。如此,似乎让家长和孩子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但事实上,更多的选项也给家长和孩子带来了更多的犹豫。参加培训班是否是孩子最佳的暑期模式?怎样为孩子规划一个个性化的暑期生活?对此,各方有话说。

□本报记者张苑陈静实习生杨欣汇许望诗文/摄

7月10日,桂林市中小学、幼儿园陆续结束2019年春季学期,正式开启“暑假模式”。孩子们放假,校园变得安静了,而各类培训机构却热闹了起来。记者走访发现,相对往年,今年的暑期培训呈现新特点:暑期培训班的门类越来越丰富、课程内容越来越多样化、档次也越来越高。

培训机构“花式揽生源”,课时费翻倍涨

“暑假特色课程火热报名,第一期只剩1个名额,欲报从速!”“暑期班提前一个月预定8折,提前半个月预定9折”……进入6月以后,桂林市五花八门的培训机构就早早打出了各类暑期培训班的招生广告,并使出浑身解数争抢生源。

上周六一大早,家住七星区的申女士手机就响个不停。“全部都是培训机构推销暑假幼小衔接培训班课程的。他们推销的内容好像还挺精准的!”申女士说。她告诉记者,培训班向她推销的是幼儿英语、逻辑思维、识字拼音、幼小衔接之类的课程,“我的女儿恰好读幼儿园大班,下学期就将幼升小”。后来,申女士与女儿同学的妈妈聊天才得知,原来,最近一段时间,接到培训班推销电话的不止她一个人。在与其他妈妈商量之后,申女士为女儿选择了一家口碑不错的私人培训工作室,主要课程是学拼音、识字等。

暑假前夕,为了推销自己的暑期课程,各类培训机构纷纷通过电话、微信推送,以及到学校门口发传单等各类方式招揽生源。记者采访了解到,相对平时的收费,大部分培训班暑期课程的收费要高不少。例如,市内一家机器人培训机构在今年暑期推出了“人工智能”特色课程,8次课的收费为1500多元,平均每节课180多元。而据家长反映,该机构非暑期班的收费一般为90多元一个课时。

“科学实验”“情商培训”“体能训练”等成新卖点

记者发现,如今暑期兴趣班的课程内容也不再是奥数、英语、绘画、舞蹈等传统科目,还增添了不少新鲜的课程,例如“科学实验”“情商培训”“体能训练”等成了新的“卖点”。

“咚、咚、咚!”7月9日晚,市甲天下广场附近的室内篮球馆内,10多名小朋友时而半蹲运球,时而站在原地反复练习拍球,汗水划过稚嫩的脸庞。这是某青少年篮球培训项目的孩子们正在教练的带领下练习篮球运动的基本功。

“现在越来越强调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了,体育也要纳入考试成绩,让他提前锻炼一下。”家长郑先生在球场外侧密切关注着孩子的表现。他告诉记者,儿子小豪上三年级,他是通过朋友介绍报名参加了这个项目,他希望通过篮球运动,让孩子锻炼身体,提高体能,个子长高。在现场,记者还遇到了7岁的曹宇轩,他是因为很喜欢篮球所以来到这里训练。他的父亲曹先生表示,孩子平时经常打篮球。除此之外,为了协调发展孩子各方面能力,还给他报了游泳班、小主持人等其他项目。

在甲天下广场的另一个室内馆,某平衡车机构的趣味暑假体能训练营也颇受欢迎。该机构根据不同的年纪分班,每个班8个人。据培训教练介绍,训练营主要是通过专业的课程对孩子心肺、柔韧性、力量和速度等进行专项训练,12天为一期,收费在1500元左右。

除了运动类的培训班受欢迎,诸如“科学实验”“情商培训”“逻辑培训”这样的“新概念”培训班也特别火。在七星区天街附近新开张的一家儿童科学实验馆,记者了解到,这类培训班每天都有不少人前来试课。“通过物理或是化学原理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这样的方式挺好。”市民廖先生表示,上过体验课以后就给孩子报了暑假班,让孩子暑期过得充实一点。市民徐女士则是给6岁的儿子报了某机构的情商培训班,两周的课程2000多元不算便宜,可徐女士认为给孩子锻炼一下情商很有必要。徐女士告诉记者,她看过课程设置,大致分为理财、交流等日常的情景,孩子通过模拟情景学习待人接物。

孩子感觉“没放假”,家长感叹“身不由己”

“真的放暑假了吗?我感觉自己根本没有放假!”7月9日,上小学四年级的小颖参加完学校的结业典礼后,并没有轻松和快乐的感觉,而是长长地叹了口气。小颖告诉记者,她只能当天下午在家里“自由”半天,从第二天开始,她就要像每天上学一样奔波于家和培训班之间。“我妈妈给我报了好几个班,有篮球班、英语班、奥数班,还有书法班,我的暑假就要这样过了。”小颖有些无奈,但让她还有一点欣慰的是,她的两个要好的同学跟他报了相同的班。“至少在培训班还能跟同学聚一聚。”她说。

一方面是孩子们的抱怨,另一方面,家长又是如何考量?记者采访了解到,对于大部分身为上班族的家长来说,孩子放暑假是最令人头疼的事。因为要工作,他们并不能在假期陪伴孩子,而把孩子交给老人,又怕累着老人或是让孩子养成不良的习惯,因此,送孩子上兴趣班,成了家长们无奈的选择。

“以前的暑假就是太过于‘放养’孩子,结果导致孩子在暑假期间除了看电视和玩电脑、手机,就无所事事,这样既伤眼睛又容易游戏成瘾。”一个五年级孩子的家长直言,虽然也觉得暑假期间奔波于兴趣班之间挺辛苦,但这是无奈的选择。

建议:兴趣班不是孩子暑假的唯一选择

与无奈选择让孩子报培训班的家长不同,有些家长则认为暑假就应该让孩子放松,让孩子享受轻松假期。

李女士属工薪阶层,女儿今年上五年级。在李女士看来,平时孩子的学业本来就紧张了,好不容易有个暑假,没必要报各类兴趣班。如果孩子自己要求学就可以,家长强加就不太好。她的想法是,让孩子自己制定一个暑假计划表,内容包括:预习下学期课程时间、课外阅读时间、画画时间、玩游戏和看电视时间等。

在采访中,不少专家建议,家长应该按照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对孩子的暑期生活进行规划,报不报兴趣班,选择怎样的兴趣班都应该因人而异。广西师大社会学研究室的何乃柱博士认为,制定暑假计划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儿童意愿,引导孩子参与计划制订。针对孩子,暑假要守住两条“底线”:不打乱生活作息,不放松体育锻炼,因为这不仅是健康的需要,更事关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坚持。

“学龄前儿童的学习和生活密不可分。他们以直接经验学习为主,用眼睛观察、用心体验、用感官感知,从而带来自主思考与表达,将知识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因此,在为学龄前儿童做暑假规划时,要更多着力于日常生活、游戏和亲子互动,重点丰富其各种直接感官经验。”市前锋幼儿园的吴园长举例说,可以教孩子学会一样生活本领,增强自理能力;可以带孩子“行万里路”,在旅行中培养勇敢、坚持、判断等能力;可以和孩子亲子阅读,从小培养爱读书的习惯;等等。

市乐群小学的副校长秦海燕表示,暑假是自我提升的好时机,可以在此期间涵养兴趣、掌握新技能,比如学绘画、游泳、打球、舞蹈……给自己“充充电”。但这并不是唯一的方式。此外,孩子们还可以踊跃参加学校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调研中了解热点问题、体味百姓民生,锻炼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可以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去儿童福利院、敬老院等做义工,从小培养社会责任感。要注意的是,辅导班不宜过多,要注意劳逸结合。此外,格外需要注意的是,人身安全第一,学生和家长一定要警惕溺水、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

新闻推荐

桂林市将举办“廉洁桂林·你我同行”廉政书画摄影展 即日起面向全社会征集书画摄影作品

本报讯(记者文新军)记者从市纪委监委获悉,为打造桂林山清水秀、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营造良好氛围,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

桂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