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夸大,很难争取到客户” 一名保健品会销从业人员的陈述与反思
我与父母的保健品争夺战7
南国早报记者巫碧燕
“夸大宣传是行业的普遍现象。”桂林一名从事老年保健品会销行业数年的90后如是说。他觉得,保健品有一定的保健作用,销售打感情牌也算情理之中,但是,一些不择手段的同行,已经将这个行业的名声弄得越来越臭。
1有意无意夸大宣传
2013年底,刚走出象牙塔的90后男青年唐明(化名),经朋友介绍,进到桂林市某保健品公司做销售。唐明说:“当时觉得挺好,不限文凭,不限专业,试用期底薪900元/月,转正后1200元/月,销售提成3%~5%,客户主要是中老年人。”
唐明进到公司,首先接受培训,他除了要将产品的成分、禁忌、效果烂熟于心,还要掌握邀约和推介的话术。
公司主要代理市面上常见的螺旋藻、沙棘、阿胶糕、蜂胶等保健品,它们已经被大众熟知,但免不了在宣传上打一些擦边球。“夸大宣传是行业的普遍现象。”唐明说,公司印发的小册子上,会模棱两可地写着“可调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可调理中风后遗症”等。但是,在跟客户实际沟通时,会有意无意地将“治疗”二字挂在嘴边。
“如果不夸大,很难争取到客户。”唐明说,保健品行业生存并不容易,他有一些同事自己创业卖保健品,当中不敢说大话的往往以失败告终。
唐明刚入职时,正是保健品会销最红火的时候,公司一方面在酒店租用会议室,将厂家的“专家”“讲师”请到现场;另一方面,通过和老年协会、老年大学搞好关系,请老人们结伴来到现场。“公司还有渠道弄到很多老人的手机,我们也得一一打电话邀约。”唐明说。公司最高峰时,有70名员工,3个门店,他一个月最多能挣到3000多元。
2销售要打感情牌
记者向一些保健品行业人士了解到,保健品利润率向来比较高。在普通的药店,一瓶售价200元、100克规格的螺旋藻片,进货价一般在50元。
“我所在的公司还算比较谨慎的,在针对老年人的营销会议上,100克规格的螺旋藻片就卖两百多元一瓶。但有一些同行,会把十几元成本的东西卖到五六百元,那真是太黑了。”唐明说。
唐明认为,老年人愿意到店里来消费,一是看效果,二是看感情,三是看价格。感情是非常重要的。公司经常组织客户到外省旅游,很多老年人太孤单了,有这些年轻人陪着游玩、聊天,对他们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老人对价格也很在意,所以,商家会推出层级价格,比如说10瓶8折、50瓶7折、100瓶6折等。“有一对老夫妇,一次性买了两年的量。他们先拿一部分货,吃完了,再到店里来拿。但是,保健品店面大多短命,人间蒸发甚至卷款跑路的比比皆是。早年风靡一时的一些保健品连锁店,都已经销声匿迹。近几年,有的地方的监管部门禁止酒店提供保健品会议销售场地,我们这行也越来越难做。为了生存,有人退出市场,有人则变本加厉。”
3买保健品要看“蓝帽子”
2017年初,唐明离开了保健品行业,他觉得这行“名声越来越臭”,那些不择手段的同行,让他觉得不屑与之为伍。
他根据多年的行业经验,给热衷购买保健品的老人,提了几点建议:“首先,一定要选对公司和产品,选择保健品一定要认准‘蓝帽子’,也就是是由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审批认证的保健食品标志,商家号称产品供出口的,一定要提供出口资质。其次,不要过度迷信保健品,保健品只能是起到辅助作用,不能代替药品,不能因为吃了保健品而停了本该服用的药。第三,老人购买保健品,一定要告知家人,让家人帮忙把关。”
“总之,不能一竿子打翻保健品行业,但也不能轻信保健品能解决医学难题。”唐明最后说。
新闻推荐
图为讲座现场。通讯员黄鑫摄本报讯(记者庄盈通讯员黄鑫)为了普及交通安全知识,进一步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安...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