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历“保健品争夺战”的过来人现身说法 年轻人组成互助联盟互劝父母远离保健品
南国早报记者唐晓燕
摔手机、砸电脑,和朋友组成互助联盟,共同与父母展开了一场持续的保健品争夺战……桂林的余先生谈起这些年为阻止母亲购买保健品展开的持久拉锯战,可谓感慨良多、经验不少。3月20日,余先生和朋友李先生告诉记者,目前家里的老人对保健品的痴迷程度略有好转,但他们仍不敢放松警惕。
母亲痴迷保健品多年
余先生的母亲今年66岁,是一家药厂的退休职工。在余先生的记忆里,母亲一直有购买保健品的习惯,早年那些宣称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和饮品就很受她的青睐。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种类繁多的保健品“排着队”进入余先生他们家。
余先生告诉记者:“吃的有各种药,什么抗氧化的胶囊,补钙的什么素,还有杂七杂八的各种药粉。用的更是五花八门,有保健枕、保健鞋、保健被,各种神奇的按摩器等。”
“我妈退休后,身体很多地方都有些毛病。她特别节俭,但对保健品却很舍得花钱。”余先生说,母亲的交际圈子里有不少热衷购买保健品的人,所以她非常容易相信身边的老阿姨们的“带货”,凡是谁说了好的她都深信不疑,回来就跟儿子说别人吃了就是好,用了马上就见效,即便儿子反对,她还是会偷偷买回家。
儿子怒砸手机强行阻止
在余先生记忆中,他和母亲关于保健品的斗争最激烈的阶段出现在2015年。
“有一次我打扫房间,发现我妈好像又买了某种号称西藏产的冬虫夏草粉之类的东西。开始我直接问她花了多少钱,但她绕来绕去就是不肯说价钱。在再三追问下,她说漏嘴我才知道,她一次性就花了上万元,我被这大手笔震惊了。”
余先生说,他和母亲为保健品反复争吵过很多次。在他苦口婆心外加各种科普下,母亲也多次承诺过,凡是这种大笔花销都必须事先通知他。可这次她竟然偷偷花这么多钱买保健品,还藏在家里不容易被发现的地方。
这次可把余先生给气坏了,觉得母亲有点“走火入魔”,一气之下他把母亲的手机摔碎了,电脑也给砸了。“我妈当时很伤心,说在家里待不下去了,要自己一个人住,凌晨两点她就去了亲戚家。”
余先生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来,他没法算清母亲背着他买了多少保健品,粗略估计花了有十多万元。母亲退休收入的大部分都“贡献”给了这些保健品,而最主要的购买渠道就是参加各种线下的讲座。
“互助联盟”有一定效果
记者在采访接触中发现,余先生的母亲现在对保健品的关注度已经没有那么高了。余先生说:“可能她自己也算‘神农尝百草’,吃了用了一大堆没什么用的东西,自己渐渐有了些经验和觉悟,加上我盯得也紧,所以现在没有前几年那么执着了,也许是她对保健品的门槛要求也高了吧,毕竟那些保健品的推销套路她熟悉得很,‘老司机’了。”
和余先生有着同样“作战”经历的还有他的朋友李先生,为了和长辈们进行保健品争夺战,他们几个朋友组成了第三方互助联盟。李先生解释说:“第三方互助联盟,就是用第三方的身份,让深陷保健品陷阱的老人们有个第三方拉一把,特别是在自家人说不通的情况下。”
去年,李先生的妈妈经不住推销,非要买那种所谓包治百病、售价上万元的床垫,“就是今年春晚小品里演的那种,我怎么劝,她就是不听。后来我求助老余,让他打电话劝说我妈。我妈犹豫了好久,虽然不大高兴,但最终总算没买”。
总结这些年跟长辈们关于保健品的争夺战,余先生他们积累了一些经验:“不可以给老人太大的经济权,避免他们进行大笔的盲目消费。更重要的是要多关心、多关注老人的日常生活和朋友圈,给他们定期体检,有病就去正规医院进行治疗,请医生和其他可以信赖的朋友劝导。”
(读者某先生稿酬60元)
新闻推荐
工作人员在演示如何用手机对二维码进行扫瞄获取电子发票。记者王文胜摄本报讯(记者王文胜)3月18日,市税务局“智慧桂林,...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