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利网购 难以兑现的承诺
网购除了便利性之外,很多人是冲着比实体店价格更低、折扣更高去的,为了吸引更多顾客,商家会绞尽脑汁想出各种形式的促销活动,消费返利就是近年来比较火的一种。各类返利型购物平台、微信公众号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表面优惠的背后,商品质量差、先提价后返利、提现困难等问题,也让返利网购被众多消费者诟病。
消费故事一轻信返利平台遭遇各类“潜规则”
听说购买任意商品都能返现金,想必很多消费者都会心动不已,平常喜爱网购的市民覃安娜也不例外,她的手机里曾经收藏了很多返利类购物网站、APP和微信公众号,但现在网购只会使用1、2款,其余的基本是不管不顾甚至已经删除。
“最开始使用的返利平台是朋友推荐的,后来刷微博就发现越来越多的返利广告推荐,基本刷20条就有1条是返利广告。”她表示,这类返利广告大多数都会放一些吸引人的数字,比如购买任意商品返利百分之多少或者先领券打折后返利,你联系对方之后,就会让你添加微信客服。
正因为轻信了这类广告,覃安娜不止“踩”过一次返利网购的“坑”。
“如果要获得广告上的返利,必须购买他指定的商品,如果是自己看中的商品,需要先把原网购链接发给他,再通过他回复的链接点进去购物,不仅操作十分复杂,而且一次才返利几分钱。”她说,通过购买对方指定商品和自己挑选的商品后,好不容易攒到了几块钱,却并没有得到返利。“每笔返利多少、余额客服都会告诉你,但当我要求提现时,对方居然告诉我要超过10元才能提现,我算了一下我至少还要购买几百元的商品,瞬间觉得自己被骗了,气不打一处来。”
另一次,覃安娜在某返利网站搜索了一件衣服,发现可以有十几块的返现,于是下单购买。“这个网站提现倒是不难,但是我发现返利网站会先提价再返利,如果不通过返利网站搜索到同样的商品,价格本来就会更低,最终花的钱都差不多。”
家住秀峰区的范琪也曾经遇到过返利网站的坑,这让她拒绝再次使用此类平台。“返利的日用品价格都会特别低,但是质量非常差,我买某品牌抽纸,返利算下来20块钱12大包,没想到收到了山寨商品,香味特别大,我全扔了。”
消费故事二购物前“顾客至上”返现时“微信拉黑”
除了返利购物平台,一些网店商家可能会直接做一些返利活动,在购物前承诺满多少就返现,或者承诺在购物结束后返钱或返物,但想得到这些东西并没有这么容易。
市民邓玲告诉记者,如今在网购时,很多商家在货到之后都会给一张抽奖卡,或者按照指定步骤操作返现,但她有几次都无法兑现。
“我之前在网上买了一顶帽子,寄给我一张抽奖卡,我刮开以后中了一个一等奖,商家说只要把好评的截图发过去,就可以随便在店里选一顶。”她说,自己按规定写了好评,拍了图片上传,又把截图发给了商家,商家居然提出了要运费自理的要求。“我买的帽子也就30多元,对方要收我15元的运费,虽然最后我还是要了帽子,但觉得特别坑。”
同样是到货后收到一张卡,上面写的是添加微信,按照上面步骤操作就可以获得10元微信红包返利。“我添加了微信,对方要求你加入一个群,我加了群以后发现全是广告,还特别多陌生人加你,但为了返利只能忍。”
邓玲表示,在添加客服微信时,对方特别热情,还向你推荐群的好处,但当我把所有步骤完成后,向客服要返利时,对方却说活动已经结束了。“客服说他们的返利时间是要下单之后的5天以内,但是网店和卡内都没有说明这个情况,我和客服争了一段时间,对方就直接把我拉黑了。”
今年搬进新房的袁勋也遇到了无法兑现的承诺,他在购买一些小型家居用品时,对方承诺满一定金额后下次购买时给他打8折。“我第一次花了几千元去消费,对方说帮我登记了会员卡,可是第二次去的时候,又变成了指定商品才能打折。”
达人支招谨防“消费返利”风险
记者从市工商局解到,“消费返利”原本是一项常见的促销手段,商家设定一个消费梯度,满额有返利,相当于打折。但是,一些不法商家以这种促销手段为幌子,打着“创业”“创新”的旗号,以“购物返本”“消费等于赚钱”“你消费我还钱”等等噱头,承诺高额甚至全额返还消费款、加盟费等,以此吸引消费者、商家投入资金。
市工商局反不正当竞争科副科长介绍,此类“消费返利”不同于正常商家返利促销活动,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具有很大风险。
首先就是资金风险,“消费返利”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商品溢价收入、会员和加盟商缴纳的费用,“消费返利”项目商家一般没有与其承诺回报相匹配的正当实体经济和收益,资金运转和高额返利难以长期维系。“一些消费者在‘消费返利’的过程中或购买了假冒伪劣的商品,或以高出市场价格购买商品,或成为会员、加盟商缴纳一定金额的‘会员费’或‘加盟费’,造成资金无法保障。”
一些“消费返利”的背后,可能需要通过亲戚、朋友、同事之间的“关系网”宣传,以“预付消费”“充值”等方式进行“消费”,一旦资金链断裂,会给宣传者的个人信用带来不利的影响,造成信用风险。
此外还有违法犯罪风险,一些“消费返利”项目采用传销的手法,以所谓“动态收益”为诱饵,要求消费者在消费到一定金额后,以“拉人头”形式发展其他消费者加入,形成层级,并靠发展“下线”获取一定提成。其经营目的不在商品或服务,而在“人头费”,会使一个普通消费者转化为涉传人员,甚至会受到法律制裁。
她提醒,消费者要避免“返利”踩坑,最重要的是要提高警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防止利益受损。同时,对掌握的违法犯罪线索,可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
诚信宣言说到做到才是经营之道
去年,轰动一时的特大网络传销团伙“云联惠”被摧毁,这也给消费者和商家敲响了警钟。该平台就是依托他们的“网络商城”,以“消费全返”等为幌子,采取拉人头、交纳会费、积分返利等方式引诱人员加入,骗取财物。
为了吸引消费者,一些网店使用“返利”作为促销手段无可厚非,但在做活动时不能只是画一个饼,或者开出各类限制条件。
市民谭欣自己有一家服装店,同时也在淘宝和微信里销售服饰和一些桂林特产。她告诉记者,网上做生意促销真的可以增加不少销量。“基本各个时间段都会想一些活动来促销,返利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她表示,自己在微信上的返利方式主要是让客户集赞,集到一定数量就可以打折,而在淘宝上则是客户给好评,就可以直接返现,返现的金额根据客户购买情况而定。
“只要是我承诺的活动,我一定会挂在朋友圈或者网店里公布,也不会设置任何的坑,不然我宁愿不做活动。”她表示,只有说到做到,才是经营之道,客户下次也会继续来你这里买东西。“一旦出现了差评,或者商家不诚实,绝对很少回头客,只能做‘一次生意’,最终你的人脉用光了,结果肯定是关门倒闭,自食其果。”记者林扬
新闻推荐
通讯员邓杰斌记者范桢晚报讯3月15日下午3点半,覃先生开车路过羊角山中学,看到一个约两岁的小女孩光着脚站在学校门口马路边...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