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爹挪用儿子压岁钱被告上法庭”的背后 孩子的压岁钱,怎样合理处理?
元宵节一过,2019年的春节也收了尾。这两天,桂林市中小学校陆续开学,孩子们见面谈论的少不了“压岁钱”的话题。春节给孩子压岁钱是我国的传统习俗,随着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孩子们的压岁钱也越来越多。大多数家长认为“钱不能放到孩子那里”,然而现在的孩子大多有了自主消费意识,也想自己“当家做主”。
近日,《北京青年报》官微推送了一条新闻:《亲爹挪用10岁儿子的压岁钱3000多元,被告上法庭》。法院审理后认为,儿子小苏对该款项享有所有权,亲爹苏某无权擅自处分小苏名下的存款,故判决苏某返还小苏本金及利息共计3045元。
这则新闻引发了不少家长和孩子的热议。孩子的压岁钱要如何处理呢?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各方有话说。
□本报记者张苑陈静
调查:过完年孩子的钱包变成“超级小胖”
今年春节期间,网上流传的一幅“全国压岁钱地图”火了。“地图”中“晒”出了全国每个省份的孩子收到的人均压岁钱数。其中福建莆田以12000元拿下“全国之最”,广西为300元,虽不算多,但在全国排名也并不“垫底”。
“全国压岁钱地图”的权威性虽然无从考证,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明显的现象———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给孩子的压岁钱也可谓一年一个“台阶”,逐渐加码。压岁钱的数目呈年年攀升之势,几十块、几百块,乃至上千块……日渐“丰厚”的红包,让孩子们的小钱包一下子变成了“超级小胖”。
针对桂林孩子压岁钱的问题,记者日前随机进行了调查。从给压岁钱的金额上看,超过半数的家长给压岁钱起点是200元。“前两年给100元,可今年很多亲戚、朋友给的红包都不少于200元,所以我发出去的红包每个也不会少于200元。”在桂林市某机关单位上班的黄先生说。此外,不少爷爷奶奶辈给孩子的压岁钱就更高,上千元是常有的事。
“跟我们小时候相比,现在的孩子压岁钱都‘涨价’了。今年问了我们班几个学生,给孩子钱的多是父母、亲戚。少则一两百,多则上千元。特别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有的一给就5000元,我们班有几个学生就收到这样的大红包。”在市回民小学工作的马老师感慨说,“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家长捧在手心里养,逢年过节出手都很大方。”
现象:互相攀比,如今的压岁钱渐变味
“现在的压岁钱让人觉得压力好大。”市民凯丽今年刚有了宝宝,之前都是给别人打红包,今年她的宝宝也可以收红包了,可这个压岁钱让她感觉并不轻松。
凯丽说,他们老家给压岁钱有个规矩,就是互相给对方孩子压岁钱时,后给的那个,要在先给的那个的金额基础上加20%。“要是对方给我家孩子500元的压岁钱,我就得还对方600元的压岁钱。”这个规矩让凯丽觉得压力很大,抢着给吧,担心别人觉得你想少给多赚,要占人便宜似的,可要总是等着别人先给吧,自己就得每次都多出血。
在采访中不少市民反映,过去长辈给孩子压岁钱时说“快快长大”,或者“今年再长高些”之类亲切的话语,现在则变成了“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北大清华,出国留学”等,压岁钱越来越成了功利的“押宝钱”。而孩子们给大人拜年的话,也出现了更多的“恭喜发财”。
不少家长认为,现在的压岁钱纯粹是大人们礼尚往来的需要。“只是通过孩子这个中介来完成,而且大人之间也会通过给压岁钱来攀比。”家长吴女士非常反感如今越来越变味的压岁钱,她认为,压岁钱的水涨船高也让孩子之间互相攀比。
调查中记者发现,现在许多“00后”的孩子对于压岁钱已不再“羞涩”,不再是长辈给就收,而是“主动出击”,积极伸手,有的还制定了“压岁钱收取计划任务分解表”。
家住七星花园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因为去年收的压岁钱比同学少,她儿子小乐一直耿耿于怀。为了努力“创收”,小乐今年早早地就开始设定目标,“计划收入3000块”。同时还在纸上写下家里亲戚朋友的名字,准备过年时逐个去“收钱”。“儿子写得还怪认真的,也不知道是从哪儿学来的。”张女士感到哭笑不得。
烦恼:孩子的压岁钱该由谁做主?
果果今年读幼儿园大班。春节刚过完,面对如何处理孩子收到的2000多元压岁钱,果果妈开始犯愁了。“孩子说钱是他的,不让我帮他存起来,还说存银行拿钱不方便。我说给他交学费,他也不干,说要拿来买玩具、买贴纸,真拿他没办法。”
“以前我们小时候,得到的压岁钱都是交给父母保管。但现在的孩子自主意识越来越强,教育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如果家长强行‘没收’孩子的压岁钱对孩子也是种伤害,会让他觉得压岁钱没意义,但如果让孩子自己支配,他手上钱多了就根本不把钱当一回事了。”果果妈纠结道。
跟果果妈的观点不同,市民范女士对如何处理孩子的压岁钱态度比较“强硬”。她的儿子今年读小学二年级,因为家里的亲戚朋友多,今年儿子得到的压岁钱有5000多元。“孩子现在还没有理财的观念,如果把这么一大笔钱交给孩子自己处理,那他肯定会拿去买游戏机、充游戏卡之类。我们当然要帮他保管这笔钱,以免他乱花。”范女士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并非所有的家长都愿意“没收”孩子的压岁钱。“压岁钱的数量越来越多,我们是不得已才‘没收’的。”市民李女士说,以前大人给孩子的压岁钱都是百元以下,但近几年,压岁钱动不动就几百,“出于礼尚往来的需求,我们如果不把孩子收到的压岁钱‘没收’,家长单方面承受,压力也非常大的。”
讨论:“压岁钱怎么花”也是一堂教育课
在接受采访时,市乐群小学的副校长秦海燕认为,对于压岁钱,家长不能强行没收,如果孩子遭遇“压岁钱被没收伤害”,日后要教育孩子如何用钱或理财,孩子很有可能不听家长的话,甚至对家长的话产生抵触。“从财商教育的角度来说,压岁钱是一个非常具有正面意义的东西,家长完全可以利用压岁钱给孩子上一堂有意义的财商教育课。”秦海燕说。
“压岁钱起步价上涨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因为很容易助长孩子在同龄人中攀比的心理,还容易助长孩子不劳而获的心理。由于未劳动就获得一大笔钱,会让孩子觉得赚钱很容易,不利于孩子养成节俭的习惯。”市华侨小学校长唐敬萍有这样的担忧。唐校长建议,家长可以与孩子共同商量方案,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用压岁钱做些有意义的事。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银行账户;可以帮助孩子选择合适方式进行教育储蓄;可以到书店买书看,拓宽自己的视野;可以利用压岁钱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购买节日礼物或生日礼物;可以把过年收到的压岁钱全部或部分捐给贫困失学儿童。当然,还可以将部分压岁钱交给孩子自己打理,引导孩子制定简单的日常开支计划等,只要是有价值的选择,就多给孩子一份尊重,让孩子在选择中成长,这也应该是压岁钱应该有的意义。
“其实,压岁钱最初的意义,就是为了讨个吉利。传说古时候有种叫‘祟’的小妖,常常在大年三十晚上出来吓唬小孩,只要在孩子的枕头底下压8枚铜钱,就能压住邪祟。”广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李润华介绍,给孩子“压岁钱”,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传统习俗。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李润华说,时代在变,父母教育观念也应该与时俱进。面对孩子持有压岁钱,要分析其原因,切莫随便上升到“收缴”的高度,要“代管”,也要多与孩子沟通,尊重孩子,得到孩子的同意,与孩子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当然,与其纠结于父母是否“代保管”压岁钱,导致“代保管”行为异化,倒不如从源头抓起,长辈们在给晚辈压岁钱时,数目可以小些,多赠与孩子“压岁言”“压岁书”等“精神压岁”,让良好的“精神压岁”对晚辈产生一生的教育意义与影响。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谭熙通讯员钟馨)昨天是元宵佳节,为了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秀峰区甲山街道阳江社区与红头岭社区在尊神庙广场...
桂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桂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