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七星区:去年招商引资资金总额居全市县区首位

桂林日报 2019-02-15 12:06 大字

本报讯(记者韦莎妮娜通讯员王亚东)新的一年,新的征程。2月13日,记者从桂林高新七星区相关部门获悉,在过去一年,该区主动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搭建创新平台,激活企业创新创业活跃度,全年招商引资内外资到位资金总额突破89亿元,位居全市县区首位,新签约、新开工、新投产亿元以上项目数等均排在全市前列。

近年来,高新七星区着力构建“大招商、招大商”工作格局,高位推动、精准招商,以龙头项目为抓手,以全方位服务为手段,让产业项目“引得进、落得下、稳得住”,一批投资额高、规格高、产业化程度高的“三高”项目成功落户该区。

走进桂林君泰福电气有限公司的厂房,工人一扫设备上的二维码,即可在手机上操控流水线,实现“掌中”高效作业;坐在中央控制室,便能纵览整个工厂的生产情况,运筹帷幄皆在指尖。

据桂林君泰福公司负责人介绍,2010年公司落户桂林国家高新区,459天,从奠基到投产创下了同行业纪录。项目入驻桂林高新区后,区工商部门和相关服务部门提前介入,帮助企业准备登记材料,并实行审批登记“马上办”,且先后帮助该公司完成了4次变更登记手续,均当天办结。当得知企业需要扩大发展规模后,高新七星区积极协调市土地、规划和园区部门,合力支持绿色能源产业的发展。很快,君泰福便成功入驻场地更大的桂林国家高新区铁山工业园。如今,该公司应用自主研发技术,成功利用公司5.6万平方米的厂房屋顶进行光伏发电。2018年公司产值达10亿元,同比增长28%,纳税总额4000万元,同比增长24%,实现了高速发展。

此外,高新七星区还千方百计做好企业孵化和服务工作,为企业融资和引进创新人才搭建平台。先后与市内各大高校合作,共建6个创业苗圃,总面积1.6万平方米;自建及共建了4个科技企业孵化器,总面积18万平方米;建成2个企业加速器,总面积5.03万平方米。与桂电及桂林理工大学共建2个大学科技园分园,总面积1.92万平方米,总孵化场地26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在孵企业达到了530多家,其中园内企业298家。2018年,在园企业营业总收入超过15亿元,利税6000万元。新培育营业收入超过500万元的毕业企业达到8家,新培育产值达到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3家,新培育营业收入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服务业企业2家,实现就业约4400人。

优化营商环境,让产业落地生金。目前,高新七星区共优化行政审批服务流程127项,下放和取消行政许可事项12项,行政审批效率平均提速80%。全面推进“一照通办、一码通用、证照分离、照后减证”改革,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企业登记实现全程电子化。推行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和“限时办结”制度,从项目备案到正式开工,由至少半年缩减至2个月,项目落地整体提速70%。建立领导联系帮扶制度,推行“一支队伍管全部”机制,企业“只进一家门、只跑一次路、办完所有事”成为现实。2018年全年新签订招商引资项目20个,总投资额114.32亿元,其中,引进1个5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一批5000万元以上优质项目,为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新闻推荐

象山区规上(限上)服务业企业培育入库工作顺利完成

本报讯(记者阳颜通讯员蒋文成)11日,记者从象山区相关部门获悉,目前象山区规上(限上)服务业企业和大个体户在库数量达118家。...

桂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