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麽乜亮相美国高校民俗论坛
现场展示麽乜。(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本报讯(记者陶汉山)美国当地时间1月24日下午,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第三届民俗学研讨会上,来自桂林旅游学院的访问学者蒙榴副教授,与百色壮族小伙韦晶联袂登台,通过学术发言、麽乜展示、山歌演唱等方式,向中外专家学者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壮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让百色麽乜在异国演绎别样精彩。
当天,参加研讨会的有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DEALL)、俄勒冈州立大学民俗学研究中心(CFS)、大中华区文学和民俗学(LFGC)、学生事务委员会等中外学者和专家。
此次研讨会进行了充分的跨文化对话与交流。蒙榴以右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麽乜为主题,作了《壮族麽乜文化的修复与重塑:神话、非遗、市场》学术发言,从麽乜美丽的神话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之路、麽乜市场的拓展思路3个方面进行阐述。
作为麽乜挖掘人,韦晶带着麽乜制品从百色飞往美国,与他的大学老师蒙榴一道,通过麽乜制作过程的情景再现、现场展示、山歌演唱等,生动展示了麽乜等壮民俗文化,引起中外学者的浓厚兴趣。俄亥俄州立大学中国文学与民俗学教授、东亚语言文学系主任MarkBender博士表示:“这真是一个神奇而美丽的艺术品,让我们认识到很多壮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我非常喜欢它。”
麽乜是百色壮族用于安神镇惊、辟邪解毒、招福除凶的配饰物,它是用艾叶、菖蒲、苍术等多种天然中草药制作成芯,配以吉祥图案的棉布,缝制成为人抱球形状的香囊,是右江区独特的民间工艺品,曾一度淡出人们视野。在百色市文化部门的大力保护和积极开发下,2012年4月,麽乜被正式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爱。
麽乜文化的复兴,与韦晶密切相关。2007年,韦晶开始接触麽乜,了解到麽乜背后的故事及深远文化后,深深地爱上了麽乜,从此走上了长达12年的挖掘、整理、包装、打造品牌的传承之路。2008年,他以学生身份在民俗节事课堂上展示麽乜文化;2009年,他以策划人的身份活跃在端午活动现场;2010年,他以传承人的身份登上上海世博会舞台;2013年,他自己开了一家民俗博物馆;2018年,他以品牌文化人的身份在多国注册麽乜商标……如今,他又让麽乜亮相美国高校民俗论坛,将它推广到新的高度。
“此次活动,弥补了我多年来未能亲自带着麽乜走出国门的遗憾。”韦晶表示,下一步,他将继续探索与创新麽乜的海外推广之旅,让更多的人认识麽乜,让麽乜得到更好地传承。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苑通讯员雷娜刁杰)近日,秀峰法院执行局通过司法拘留的强制手段,为申请人小王追回大额住院手术费,解决了申请...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