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技艺 发扬光大

桂林晚报 2019-01-10 12:07 大字

阳秋云在化妆

桂林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在这座城市里,蕴含着无数先人智慧的结晶。各种民间技艺也在这座城市里默默地传承了下来,成为独特的城市景观,丰富着桂林这座城市的内涵。

任何技艺的传承,靠的都是“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的坚持。我们记录这些技艺传承人的梦想,有的是希望将技艺公开,吸引更多青年,将它发扬光大;有的是希望登上更大的舞台,展现桂林的美。

背景

传统文化在新地标“安家”

2016年6月6日“东西巷”东巷工程完成正式开街。珍贵的历史古建被修复,保护了原有的古巷风貌,同时全面改善了周边市民的生活环境。它成为了桂林城区文化旅游的新地标,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赋予了更丰富的文化氛围和商业环境。

而就在市中心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段里,多年反串桂剧小生的演员阳秋云女士,有了一个“家”,这也是桂剧及桂剧爱好者新的展示舞台———每周,在东西巷最热闹的小广场都会有数场传统文艺表演,桂剧就是个重头戏。而担任桂剧表演的,正是阳秋云所在的桂剧团体。(详见2018年10月3日《桂林晚报》)

另外,胡波的雕版画工作室“厚博坊”也落户在这里,成为一道特殊的文化风景线,在工作室里,仿佛看到了传递百年的记忆。(详见2018年3月16日《桂林晚报》)

故事

桂剧配得上最好的舞台

我今年55岁,出身于桂林的一个“梨园世家”,父母都是市内有名的桂剧表演者,从小耳濡目染。

一直热爱戏剧,但却因为种种原因,就业时没能如愿进入剧团,而是在市内某企业工作。这,也是我心中的一个遗憾。

直到我退休后,身边由戏曲爱好者组成的各种文艺团体越来越多,而且经常在社区里也有表演机会,这才让我的戏曲特长得到了充分展示的机会。

一开始,我们只是在社区的小舞台,或者是一些企业的文艺汇演上演出。当时我就梦想着让桂剧能登上更好的舞台。而这样的梦想,竟然成真了。

去年国庆期间,我们在桂林最热闹的文化地标———东西巷的小广场上,把喜爱的桂剧献给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进入2019年,我们剧团依旧有机会活跃在这样的文化地标上,我一直希望喜欢的桂剧登上更好的平台,这样的梦也实现了,心里特别高兴。

其实,桂剧和京剧属于同根,而且剧情、服装、武功等都丝毫不逊色于京剧,它配得上最好的舞台。而现在,这样的舞台我们已经有了。

我和其他团员一样,也都撸起了袖子,准备继续发挥自己的热情、热爱,让我们把桂剧的自信、桂剧的美,继续传播出去。

(讲述人:阳秋云桂剧演员)

传统技艺老少都爱

在桂林,有一项名为“雕版印画”的民间技艺。过去,这项技艺因为分色复杂,仅在家族内部流传。我叫胡波,就是现存的技艺传承人之一。

雕版印画又称刻版印画,是一项集绘画、雕刻和印刷技术为一体,是一种由不同印色的雕版反复拓印,组成完整画卷的印刷技艺。

一直以来,桂林的雕版彩印受到不少外地游客、商人的喜爱,家中也把这项技艺视作珍宝,没有外传。而如今,随着现代社会的印刷技术发展,这项技艺却开始逐渐被遗忘。

我意识到这一点,就开始思考将传统技艺传承下来。而我觉得最好的保护,就是让更多人认识它。这两年来,我开始对这项“祖传”技艺,进行对外传授。我常常和市内一些社区的居委会或者学校联动,开展传统技艺进社区、进校园的活动。“雕版彩印”技艺,也被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了参与活动的孩子们的面前。

我还定期开设学习班,邀请小朋友、学生来学习。为了让孩子们能迅速接受,我不但将山水图案换成了更受孩子喜欢的卡通图案,原来动辄十多块版画,也被简化。

我的想法受到了秀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让我在东西巷里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让传统技艺能坐落在新文化地标上。而依托繁华的东西巷,雕版画这一传统技艺受到了中外游客的关注,还有学生远道而来,学习雕版印画,这让我骄傲又自豪。

而随着知名度不断提高,不但是孩子依旧参与学习,越来越多的退休老人也积极报班学习,这让我心里特别高兴。

(讲述人:胡波雕版印画传承人)

梦圆

让更多人关注桂林的传统文化

阳秋云和胡波,都是在2016年6月份,东西巷东巷开街时,最早被发掘的传统文化项目。但实际上,除了这些早期入驻的传统文化项目之外,越来越多的文化血液,还在源源不断地充实着东西巷这个全新的文化地标,而且其中既有传统手工艺技艺,也有全新的文创产品。

据解东社区车主任介绍,现在入驻东西巷的文化产品和项目,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基本上都是能够凸显桂林特色元素的优秀文创产品。他们的目的是让更多人关注桂林的传统文化。

车主任说,就现在正在联系的项目,就有“漓江石画”,就是利用漓江岸边少量沙石,经过特殊的技艺处理,构成风景画,不但意境优美,还能将一小部分漓江“带回家”很有特色。

另外,还有桂林集扇斋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的创始人黄硕夫、黄可人父女。从上世纪80年代起,他就开始重拾传统团扇制作工艺,并且不断地改造和创新。迄今,已获30多项国家专利。“插丝蜡染团扇”等5种工艺品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认证。

目前,桂林市集扇斋出品的团扇,已销售到了欧美等国。就连北京故宫、台北故宫等多个文化旅游单位也向黄氏父女伸出了“橄榄枝”,要求定制团扇。

近年来,桂林市涌现出的一批批文化创意企业和文化创意人才,让国际旅游名城和历史文化名城这两顶桂冠交相辉映,散发出夺目的光芒。以传统文化为元素,以全新的形态进行传承,这将成为桂林市除山水外的又一张“金名片”。

记者陆鑫文/摄

新闻推荐

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 桂林市多部门联合打击“黑气”再出重拳

本报讯(通讯员韦华记者桂晨)1月9日,记者从全市燃气整治行动部署会议上获悉,即日起,市燃气行业联席办将分赴桂林市各县(市、区...

桂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桂林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