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紫千红总是春 桂林文化大事扫描
2018年1月7日晚,“群星咏桂林”2018年新春演唱会在桂林大剧院上演。图为歌唱家们在合唱。
2018年9月3日晚,大型桂剧《破阵曲》在南宁上演。
2018年7月17日,“心仪广西六十国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物博物馆事业成果展”巡展在桂林博物馆举行。
2019年已经到来。
回望过去一年,在桂林市委、市政府“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战略指引下,在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这一重大喜事的激发下,桂林文化市场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爆发式发展,戏剧、诗歌、考古、电影、演出等行业,突破不断、精彩不停。
桂林像一个大磁场,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文化界大咖前来;又如同一个炼丹炉,淬炼出一个又一个文化精品项目。在百花齐放的争奇斗艳中,练就了深厚的文化内功。对于市民来说,2018年的文化餐桌上,“硬菜”不断上桌,令人赏心悦目、应接不暇。我们对过去一年的桂林文化事件进行扫描,目的是为了理清过去一年的文化发展脉络,为新一年的再发展积蓄力量。
当然,2018年桂林值得大书特书的文化事件还有很多,这里所罗列的,仅代表记者个人眼光,遗漏之处在所难免。
1戏剧桂林有戏破阵突围
关键词新旧融合
背景:
“远目眺山峦,奇峰生池间。观止叹漓江,碧波荡清涟。汉元置始安,沧桑两千年。今朝数风流,自奋莫等闲。”2018年6月6日晚,《桂林有戏》厅堂版专场汇报演出在南宁明星剧场举行。一曲《咏桂林》先声夺人,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
《桂林有戏》是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打造的又一文化精品力作,集桂剧、彩调、文场、大鼓、弹词等多种桂林地方戏曲表演形式之精华曲目于一体,以桂花为主题,将非遗的活态传承与现代剧场空间设计理念相结合,结合新媒体以及传统手绘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呈现了环境体验剧场演出的独特魅力。从2017年8月份在桂林首场演出开始,它慢慢开始走出桂林,走进首府。可以预见的是,这场活色生香的文化大戏,还会继续传唱。
《桂林有戏》在南宁登台没多久,2018年9月3日晚,大型桂剧《破阵曲》又在南宁上演,桂林文化抗战历史风貌首次在舞台上得以全景式展现。
《破阵曲》的故事背景是1938年到1944年,时为广西省会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桂林,成为西南乃至全国的文化抗战重镇。剧情围绕音乐家张曙、画家徐悲鸿、教育家马君武、国歌之父田汉、戏剧家欧阳予倩五位文化人士在桂林时的经历与追求展开,反映抗日战争期间,以他们为代表的文化抗战核心力量,在桂林热土上的坚守与突围。
《破阵曲》基于深厚扎实的知识积累,以及对现代观众和戏剧创作方向的考量,采用“群像式”手法呈现,它突破了传统戏曲创作“一人到底”的思维定式,用冒险迎来了一场突破。
文人们的昭昭风骨引人赞叹,他们串联起来的桂林文化抗战的风貌,这也让观众对今年桂林的演艺市场有了新的期待。
亮点:
无论是《桂林有戏》还是《破阵曲》,它们相对于以往的桂林地方戏曲表演来说,都进行了一种全新的、有创意、有价值的尝试。《桂林有戏》在保留传统桂林文化韵味的前提下,运用了现代多媒体声光技术,在小剧场中灵活多变地给观众带来了一场听觉和视觉的体验。《破阵曲》则向观众传递了一种具象化的山水文化底蕴。它把山的俊秀和水的柔情融入了人物和故事之中,在跌宕起伏的剧情里,让人感触到了桂林的历史底蕴。
这两部大戏集中展现了一股力量,一股青年演员异军突起的力量,他们对创作的热情、对艺术的认真、对舞台的激情,都融入了舞台角色当中,他们对桂剧艺术的传承与发扬,使得桂剧人才梯队发展得有序而坚实。
流传不息的传统文化是它们共同的底子,端庄、典雅、潮流、多变是它们的特点,它们表达的是一种在时尚外壳下的、充满“泥土芬芳”味道的文化大餐,让桂林千年文脉风流静静流淌于舞台的每一个角落和唱曲人的眉眼声腔中,不做作、不说教地传递给每一位观众。它们刷新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固有名片,向广大受众再现了桂林融于山水风景之中的人情和历史。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谭熙通讯员廖乔青宋艳)昨日,秀峰区开展铁路沿线环境专项整治行动,组织相关部门对官桥村的违法建筑依法拆除。...
桂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