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彩区:最好的资源给教育 最好的教育给孩子
区委书记唐修璇和孩子们一起欢度六一。
区长朱鹃屏(左二)来到农村学校课堂,观看孩子们制作陶艺。
异地直播,跨省分享“三月三”主题队会。
崭新的校舍,九人制标准足球场,让叠彩学子喜上心头。
□记者陈娟通讯员齐伟丽
2017年是叠彩教育的丰收之年。这一年,叠彩区以全区最高分通过自治区义教均衡评估验收。
2018年,叠彩教育在前一年基础上继续高歌猛进,2个多亿的建设投入,36.51%的义务教育经费增长比例,3780个学位的扩容,教学质量全市持续领先,连连获得全国大奖、刷新全国纪录,新建设的城北小学五幢大楼同步竣工……叠彩教育一步一个台阶,一年一个惊喜,实现了“小城区办大教育”,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成为叠彩一张闪闪发光的名片。
义务教育是叠彩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更是叠彩区委、政府的首要民生工程。近年来,叠彩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委、区政府把义教均衡发展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出台《叠彩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叠彩区教育振兴方案》等一系列关于优先发展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文件,建立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四家班子领导联系学校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义务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在推进过程中,唐修璇书记、朱鹃屏区长都亲自召开教育专题会议,并多次在区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议上研究义教均衡发展工作,对教育投入、教育重点项目建设、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等系列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区人大、区政协鼎力支持教育工作,带头深入学校调研,为学校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截至2018年9月,叠彩区有义务教育普通中小学13所,在校学生14501人,在职教职员工917人。全区6-15周岁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98.08%,小学六年巩固率101.6%,初中三年巩固率99.7%,实现全达标。
叠彩正向着构建义教均衡发展新格局全速迈进。
补齐短板———向薄弱学校倾斜,向农村学校倾斜
初夏时节,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叠彩区最偏远的农村学校———新民中心小学青瓦白墙的校舍格外吸引人“原先这里只有两排上世纪的破旧房子,如今现代化的教室、先进的录播室、塑胶跑道样样俱全,我家孩子再也不羡慕城里孩子了。”该校一名学生家长对记者说。这是叠彩区以教育项目建设为契机大力改造农村薄弱学校带来的福音。目前该区所有乡村学校早已“脱胎换骨”,俨然成了大河乡一道最靓丽的风景。
因历史原因,叠彩区部分农村学校在教育发展的水平上与城市学校差距客观存在。补齐短板,向薄弱学校倾斜,向农村学校倾斜,成为叠彩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策略。叠彩区2014-2017年“全面改薄”规划资金投入总额为2624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046万元,自治区资金1163万元,城区配套415万元,资金全部下达用于薄弱学校改造,9个改造项目全部如期完工。2013年起,叠彩区以学校暑期维修为契机,从最薄弱的农村学校入手,先后完成大河小学新建教学楼,大河初中和临社、希望、新民小学改扩建等教育项目,实现农村学校基建项目覆盖率100%,新增校舍面积6500平方米,维修改造校舍面积2万平方米,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在此基础上,投入1500万元建设改造学校运动场地29700平方米,投入855万元进行校园风貌提升和校园文化建设,开展校园信息化建设等教育专项建设,叠彩农村学校面貌实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3年以来,叠彩区对所有农村学校进行改造出新,农村学校改造成为叠彩区义教均衡的一大亮点,农村的孩子在家门口也能上好学校。”叠彩区教育局局长李彬棠介绍说“三年来除投入资金进行教育项目建设外,还投入近1000万元采购图书及科学、体育等仪器器材,更换农村学校课桌椅,开展功能室环境改造、农村学校录播室建设,对所有农村学校监控设施进行升级改造。目前全区农村中小学办学硬件完全能与城市中小学媲美,个别农村学校条件甚至超过城市学校。大手笔的投入使叠彩区农村学校办学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以前我们的操场就是水泥地,学生们上体育课,只能在水泥地上跑跑跳跳,老师时刻要担心孩子摔倒碰伤。自从叠彩区实施学校运动场地专项建设工程后,孩子们用上漂亮的塑胶操场,有了专业的足球场。我们还在运动场地周边进行文化设计,将中国的奥运冠军事迹图文并茂地介绍给学生,现在孩子们锻炼的积极性可高了!”对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地专项建设工程,临社小学校长阳茂琅赞不绝口。
走进今天的大河中心校,新落成的教学大楼异常醒目,君子文化氛围更是迎面扑来:古朴雅致的对联,默默吐芬的君子兰,校园错落有致,梅兰竹菊四君子园林相映成趣……教育项目的完工,农村学校校园文化专项建设的实施,让这所农村学校不仅有现代化的大楼,更洋溢着校园特有的文化,无声滋润着每一个乡村孩子。
“为每一位学生成长打好人生底色,是我们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宗旨所在。”叠彩区副区长潘玲这样说“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叠彩区累计投入资金2个多亿,使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办学面貌焕然一新,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升,真正实现了‘城乡学校环境一样美、教学设施一样全、教师素质一样高、办学特色一样有’的均衡目标。”
作为最偏远的新民中心小学,除了有宜人的校园,学校还建有网络机房,班班有多媒体和电子白板,教师人人有电脑,教学信息化已成为新常态。“2015年到2017年,叠彩区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拨款实现年年增长,特别是2016年,在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比上年增加比例为-34.03%严峻形势下,叠彩区教育经费拨款增长比例达9.24%。”叠彩区政府区长朱鹃屏坦言,叠彩区的财政并不宽裕,但近年来通过多种措施,不断提高教育投入在“财政蛋糕”中所占份额,真正践行了“教育优先”。2个多亿的投入,大大缩小了叠彩城乡间教育发展差距,补上了叠彩教育发展短板。
创新机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优质教育资源
大河中心校书记兼校长李维原来是凤集小学副校长,2017年她和原拱极小学彭欣副校长一道,从城市小学交流到农村中心校“与我们一同交流到大河校的,还有一批城市小学的老师。这里的老百姓非常渴求优质教育资源,我们有义务将城市小学先进管理与教学经验带到农村,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大化。”李维说。
依托城市小学先进的理念,大河中心校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学校以乡村少年宫建设为突破,以体艺教育和科学教育为双线,实现农村孩子的“破茧成蝶”:学校的舞蹈节目参加全国红领巾心连心艺术团演出,登上国家级舞台;师生泥塑作品在全国泥塑比赛中获金奖;小品在桂林市最有影响的群众艺术赛事“漓江之声”中勇夺一等奖;科学项目“水火箭比高”代表桂林市参加全国总决赛;软式棒球队在全国联赛崭露头角,获全国第八名……一所农村小学在城乡交流中,短短几年变成深受群众肯定的优质学校。
龚立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教师,因工作需要从芦笛小学交流到新民中心小学。面对完全不一样的教育对象,龚老师拿出党员教师应有的耐心与责任心,从督促孩子搞好个人卫生到开展家庭教育,从学生的个别辅导到全班的学习质量提升,从高质量完成个人教学到带领学校教师开展教研,龚老师一个也没有拉下。在她的带领下,新民的孩子不仅和城市孩子一样有良好的课堂体验,也一样有骄人的学习成绩。
这样的教师交流,仅仅是叠彩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一个缩影。“义务教育均衡,除了资金投入,很大程度依赖师资均衡。”副区长潘玲一语道破均衡的关键,“均衡的重中之重是推动校长教师交流。”如何让校长、教师打破学校之间的藩篱流动起来?叠彩区树立“学校人”到“系统人”的观念,把骨干教师的均衡配置作为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形成了区域、城乡、校际教师交流制度。“三年间118人次的教师交流,仅学校领导,5所农村学校校级领导中,4名正职校长由城市小学调任,10名副职校长中由城市小学调任的有6名。叠彩区通过骨干教师的流动,带动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与扩大,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步共享。”
与此同时,改善农村教师入口,加大农村教师培养力度。通过特岗教师招聘,提升乡村教师质量,让农村学校教师整体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唐修璇书记亲自设计并命名“优师扩容,提质强校”工程,区政府每年投入100万元实施该工程,对教师进行全员、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等多种形式的分层培训活动,培训向农村学校倾斜,在全区40名骨干教师学员中11名为农村教师。近三年,叠彩区农村教师中2人获全国教学奖励,39人获自治区教学奖励,65人获桂林市教学奖励。大河初中吴学健老师扎根农村学校,以科技创新为载体开展育人工作,多次获得全国科技创新大奖,提升了农村学生素质,扩大了农村学校影响。
和创新教师交流与培养体制一样,面对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叠彩区积极响应,围绕体制机制创新这条主线,以改革促进均衡,以改革推动发展。为确保公办学校坚持免试免费就近入学,合理划定学校学区范围,保证学区生源数量与学校招生规模基本适应,积极探索建立以居住地学龄人口为基准的义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管理机制。区教育局每年都联合派出所、社区等部门,对全区适龄儿童进行摸底,合理调整学区范围,严格控制班级规模和学生数量,遏制择校、借读现象。
在叠彩区,有这样一种特别的“集体教研”,它的研讨团队来自不同学校,在约定的时间里,这个由城乡两所学校组成的“教研共同体”成员都会凑到一起,轮流上示范课、相互评课、集体备课……在叠彩区教育局的牵头下,这种手拉手教研模式已经通过网络得以实现。目前全区10所城乡学校参加手拉手结对共建,结对共建率达100%。
在叠彩区,有这样一种特别的“集体上课”———课堂的学生由两所学校组成,执教老师抛出一个问题,孩子们可以通过网络看看另外一所学校的孩子会怎样回答,也可以互相交流想法,城市优秀教师的课堂,农村孩子一样参与……“学习共同体”的建立,让城乡孩子同享名师课堂成为可能。
在叠彩区,有这样一种特别的“集体成长”———全区10所小学组建为3个教育联盟,实现联盟内教育教学管理实行统一要求,做到生源、师资、设备、管理的基本均衡。以“联盟办学”为手段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破解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为叠彩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找到了坚实、丰厚的生长点。
叠彩区教育信息化的逐步推进,全区学校互联网接入全覆盖,13所学校299间普通教室全部装配交互式一体机或电子白板模式的电教设备,实现“班班通”。桂岭、大河中心校等9所学校建设录播室,录播室建成率约70%。大河中心校利用录播室的直播功能,与安徽省滁州市解放小学四年级少先队员同步开展共度“三月三”手拉手活动,实现跨省异地分享民族节日快乐。利用现代化设备分享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叠彩教育新特色,大大缩小了城乡学校的办学差距,已然成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推手。
强调公平———关爱特殊学生群体,打造教育扶贫品牌
小悦是凤集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和妈妈原在外省生活,2014年,他跟随妈妈做生意来到叠彩区。在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学时,凤集小学接纳了小悦“真没想到,不多花一分钱就可以让外地孩子在叠彩享受到好的教育,能和城市孩子一样,到凤集小学这样有名的学校接受教育。”小悦妈妈激动地说。
让“流动花朵”在教育资源上享受到“同等待遇”,始终是叠彩区不懈追求的目标。近年来,该区坚持按照国家规定的“以流入地政府负责为主、公办学校接纳为主”原则,积极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仅2018年秋季学期,全区共接收外来人员随迁子女6493人,入学率达100%,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达64.9%。针对公办学校存量不足的状况,多渠道筹资,想方设法进行学位增容。在“十三五”期间完成新建叠彩实验小学、芳华小学,进行拱极小学整体置换。届时全区又将扩容84个教学班,新增学位3780个。
不仅仅是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叠彩,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残疾儿童、困难家庭子女这样的特殊群体,都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
踏进胜利小学的校门,一个小个子男孩很是引人注目。这名叫明明的孩子是一名患有侏儒症的残疾儿童,被父母遗弃后由桂林福利院收留抚养,和所有福利院儿童一样,在胜利小学上学。虽然外形和其他孩子不一样,明明的校园生活却和其他孩子没什么区别:上课,作业,运动,集体活动……明明脸上洋溢着笑容,与其余8名福利院儿童一起,在学校享有和正常孩子一样的童年。
新民中心小学有一个特别的功能室———留守儿童活动室。每天放学后,孩子们如果愿意,都可以到这个教室里来,或者在老师辅导下写作业,或者看看书做做手工……每年的寒暑假,新民小学都有一个特殊的仪式———向学生开放图书室和体育器材室,满足学生假期生活需要。像新民小学一样,叠彩区高度关注全区33名留守儿童,带领全区学校探索实践,抓好养成教育,提升留守学生素养,丰富留守学生生活,摸索出了一条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有效路径,让留守孩子的世界春暖花开。
临社小学的亮亮是个不幸的孩子,父亲因病瘫痪,母亲远走他乡,他和父亲的生活都由年老的爷爷照顾。贫困的家庭、沉重的生活负担,让亮亮的童年显得格外不幸。亮亮又是个幸运的孩子,学校、政府对他的关注让他时刻感受着温暖。从他的衣食住行到学习成长,从生日庆祝到节假日慰问,亮亮和同龄孩子没有什么不同。在教育扶贫工作中,叠彩区教育局将像亮亮这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作为特殊关爱对象,结合“四联系四服务”活动,将温暖送到每一个孩子身边,将教育扶贫做到实处。
关心每一个特殊孩子的入学问题已成为叠彩人的共识。在叠彩区,每一个义务教育阶段特殊孩子均有自己的档案。此外,区委、政府、人大和政协积极联系社会慈善组织、企事业单位,多次组织捐资助学活动,形成了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的资助网络。
人民满意———优师扩容提质强校,谱写时代新华章
2018年,自治区义教均衡评估组在叠彩区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生家长、辖区教师四个座谈会,就叠彩义教均衡相关工作进行座谈访问。四场座谈会的问卷调查显示,群众对叠彩义务教育均衡工作予以高度评价。在这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中,叠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里素质教育搞得比较好。”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占到三分之一的胜利小学,一学生家长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作为合唱团的小演员,他的孩子在学校得到专业的训练,“不仅在桂林市合唱比赛中获得6个一等奖中的一个,还多次在桂林市各种文艺展演中演出,对我的孩子真的是一个极大的锻炼。”
在实现硬件等基本均衡的前提下,叠彩区把目光聚焦到学生综合素质的长远发展上“特色均衡”正在各校悄然兴起,成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的增长点:桂岭小学的蕴雅教育,芦笛小学的阳光教育,凤集小学的和美教育,拱极小学的知书达理教育,胜利小学的健康教育,希望小学的幸福教育,大河中心校的君子文化建设,大河中学的科技创新教育,临社小学的绿色教育,新民小学的校村共建……从城市小学到农村初中,校校有特色,人人得发展正由教育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这种因校而异所形成的“特色均衡”的范式,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叠彩教学生态的变化。芦笛小学以学生社团活动为突破,建设“人人参与”的社团文化,打造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实现参与率100%,探索出“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创城“金点子”得到桂林市高度肯定,在全市推广。凤集小学以生本课堂创建为重点,大力探索和美课堂的构建,学生在课堂上善合作、懂交流、习表达,学得扎实的同时素养得以涵养。桂岭小学以特色课程体系创建为生长点,通过特色折纸课程等系列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更多更好的课程服务孩子成长。大河初中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培养农村学生创新意识,不仅有全国十佳科技辅导员,更是年年获全国科技创新大奖……仅2018年,叠彩区9个科技创新项目获自治区一等奖,获自治区青少年科技运动会冠军1个、亚军3个,8个项目取得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运动会资格,1人次打破全国青少年科技运动会记录。在刚结束的桂林市合唱比赛中,全市30所小学参赛,叠彩区6所小学参赛均进入前十,6个桂林市一等奖叠彩区占3个;在桂林市中小学生书画比赛等多个艺术竞赛中,100多名师生获奖。在全国青少年网球比赛、小学生软式棒球比赛中实现新突破;继续囊括桂林市小学生排球赛男、女前三名;小学生围棋赛斩获高年级组前二名;小学生乒乓球赛获低年级组团体第一名;女足获小学组第二名。全市统考成绩继续保持全市领先。
“教育是百年大计,是老百姓最关注的民生之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承载着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平教育和优质教育的‘双重期盼’。”唐修璇书记表示,“近年来通过实施‘优师扩容、提质强校’工程,叠彩区在加大教育投入上出实招,在优化师资配置上做文章,在创新体制机制上下功夫,教育基础设施和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代表桂林市以最高分通过自治区义教均衡发展评估。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切实担起历史赋予的责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不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工作,奋力谱写叠彩教育发展新篇章!”
(本版图片由叠彩区委宣传部提供)
新闻推荐
在11月23日的下午,桂林市启明星小学的全体师生举行了语文节活动。我们都盼望着语文节的到来。终于,语文节那天到了。我和我...
桂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桂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