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妈时代”到“智慧化管理” “三转书记”见证小社区的大变化

桂林日报 2018-12-04 19:01 大字

辰山社区是桂林首个推出智慧社区APP的社区,这块触摸屏开启了该社区智慧化管理的新时代。(被访者供图)

如今,装修一新的社区居委会办公室,舒适的环境让社区工作者和居民都感到舒心。(被访者供图)

一间房,两张桌,三个老大妈—————这曾是过去老百姓眼中的居委会印象。街头巷尾,常常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从调解纠纷、社会救济,到办理户口、出具结婚证明……居民生活中的大小事都与他们息息相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区的建立,昔日的“街道大妈”越来越走向高素质、专业化,社区管理也从原来的“粗放型”逐渐步入“精细化”“智慧化”。

七星区东江街道辰山社区书记李青从事社区工作16年,他有一个生动的“外号”———“三转书记”。他因在社区工作中创出了不少“亮点”,曾多次被新华社、《广西日报》等多家媒体采访报道。作为桂林第一批“社区干部”,李青见证了桂林的社区从无到有,并逐步走向规范化、现代化的过程,他从一个社区管理者的视角,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小社区里的大变化。

□本报记者张苑

从“企业职工”到“社区干部”,转型16年,他成了桂林的“明星书记”

今年11月23日桂林举行的“勤廉榜样”先进事迹主题情景报告会上,李青作为“勤廉榜样”之一走上讲台,用朴素生动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工作中的故事,赢得了台下热烈的掌声。

在许多人印象中,社区书记多是“爱管事”又“细心”的女性,而辰山社区书记李青则刷新了人们眼中对于社区书记的“固定形象”。虽然是个硬朗的“汉子”,但热心又细心的社区干部特点在他身上一点不少。

“我干社区是机缘巧合。”李青告诉记者,20年前,正是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他原来所在的桂林某国有企业面临改制裁员。当时在企业任党支部书记的他本可以留下来继续干,然而,他却把岗位留给了困难职工,自己则申请下岗另谋出路。

从企业出来后,2002年正逢桂林为推进社区化管理,将全市原来的街委会进行整合,成立新的社区。于是,李青通过考试,成为了七星区朝阳社区的一名书记。面对当时一间杂物间改成的办公室,几张简陋的桌椅,他开始了从“企业职工”向“社区干部”的转型。

2006年,李青又调任新成立的辰山社区书记。到社区工作初期,为熟悉社区的情况,他每天上早班就到社区转,中午休息时间也去转,晚上下班后还要去转一圈,入户走访,找居民谈心。正因如此,居民们都称他为“三转书记”,这个称号一直伴随他至今。

10多年来,在李青带领下,辰山社区从当初的“白手起家”,到现在先后摘下全国睦邻文化示范社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等多块国家级“金字招牌”,成为了全市社区的“窗口”,而李青也因此成为受到居民点赞的“明星书记”。多年来,他多次代表社区接待前来参观考察的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也曾接受新华社、《广西日报》、《桂林日报》等多家媒体的专题采访。

从“传统型”到“智慧型”,见证桂林社区管理现代化进程

近日,记者来到辰山社区,只见门口一块崭新的触摸屏让人眼前一亮。这块触摸屏接通了该社区智慧党建的互联网入口,不仅有办事流程简介、社区党建动态发布,还有手写白板留言互动等功能,无纸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接入”方式让社区居民对党建等各项工作触手可及。这是辰山社区实现从“网格管理”向“智慧管理”质的飞跃的举措之一。

据介绍,辰山社区是桂林首个推出智慧社区APP的社区。除了党建管理外,智慧党建平台还开通了“指尖政务”社区服务,让居民办理各项事务少跑腿;开通了法律援助、矛盾调解、社情上报等信息通道,居民群防群治、守楼护院,与社区工作的距离更近了。

“20年前哪里会想到,现在的社区管理会这么先进。”李青笑道。回忆起刚到社区工作的情景,他用“一穷二白”来形容,“没有宽敞的办公场地,我们只好把一个空着的杂物间收拾成办公室;没有电脑,就一个字一个字手写;没有办公桌,就用几张小方桌拼起来……”李青感慨说,短短不到20年,现在的社区居委会真是大变样了。从一间不到20平米的杂物房,到现在1000多平米的多功能办公场所;从仅有他一个人的“光杆司令”,到现在有20多人的专业化居干队伍;从几张小方桌拼起来办公,到现在网络化、智能化的办公系统。

不仅社区管理的手段发生着变化,社区工作者的职能也在变化。“社区是个大家庭,如何创新活动载体,激发社区居民的正能量,是我们社区工作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李青介绍,担任社区书记的十几年来,他边摸索边实践,带头发动党员打造民族团结楼道、特色文化楼道、桂林童谣文化“物语”教育园地等活动载体,风格各异,饺子宴、油茶节等居民盛会各有特色,让居民时时处处感受到社区大家庭浓厚的文化气息与和谐氛围。

“以前,街委会干部所做的事比较‘婆婆妈妈’,但一般来讲,工作还不算太辛苦,因此,那些退了休又热心的老大妈自愿成为了街委会的‘主角’。”李青感慨道,“现在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由于居委会工作日趋广泛和规范,光有热情远远不够,对社区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的居委会干部都是通过考核、竞争上岗的,整体年龄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年轻力壮的中青年成为了社区工作的主力军。不仅如此,我们社区干部的收入,也从20年前的300多元增加到现在的3000多元,整整翻了10倍。”

小社区大变迁,是改革开放的生动缩影

在桂林,像李青这样与社区工作结缘,一干就是10多年的社区干部还有不少。采访中,多位社区干部都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每个小社区里的大变化,都是改革开放的生动缩影。

“现在的社区管理者和原来不一样了,无论是管理的范围、人员数量,还是工作强度都有所增加。”清风社区书记关桂成介绍说,相比以前的街委会,社区囊括的范围更广,所辖已不止几百户人家,而是成千上万人口。原来的街委会干部是什么都管,没有明确分工,如今的社区工作人员职责更明确,分工更细化,负责管理社区内的人口、户籍、计生、社保、卫生等各方面,在计生、社保等工作上还配有专干。当然,工作繁忙时,大家也可互相协作。

“改革开放40年,老百姓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般节节高,房子宽敞了、道路平坦了、居住环境美化了。而社区的不断变化和贴心服务,更让居民的幸福感越来越强。”穿山东社区书记夏改青说“以前我们为居民群众办好事,现在我们是想办法让居民群众好办事,在居民群众办事的过程中,为他们提供便捷贴心的服务,拉近和居民群众之间的距离。”

记者采访了解到,改革开放40年,桂林市的社区居委会逐步走入正轨,社区工作者日趋年轻化、专业化,管理方式也逐渐步入数据化;社区数据库存储着辖区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数据,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家庭生活状况抽查、综合治理检查……

不仅如此,作为最基层的组织,社区党支部调动社区的每一个细胞,服务居民。从家庭矛盾的化解到五好家庭的评定,从社区老年群体养老问题的妥善处理到关注社会的弱势群体,从城乡清洁工程的具体实施到文明城市的创建……一桩桩、一件件大小事务的落实,无不凝结着社区工作者的辛勤汗水。

新闻推荐

叠彩街道四社区联合开展“防艾宣传行动”

防艾志愿者向居民发放宣传资料。记者张苑摄本报讯(记者张苑通讯员王林慧白丽群)12月1日是第31个“世界艾滋病日”...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