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1995年:住房制度改革有效破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初显
1995年的《桂林日报》上刊登的商业房地产广告。记者李慧敏摄
桂林国际电线电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仓库一角。这家公司的前身就是穿山村的电线电缆厂。记者唐侃摄
1995年元旦这天,一首《我想去桂林》的MTV经广东卫视珠江台首推后,被广为传唱,因时间与经济能力的矛盾而无法实现愿望的场景化表达在90年代流行文化的包装下,成为那个年代的一个生动注脚。终于,1995年“双休日”诞生。
1995年同时被国人唱响的还有《春天的故事》这一主旋律,歌词通过对年代更迭的白描,将改革开放步步为营的点滴印记娓娓道来,“春天”这一意象道出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气象,深入人心,现如今仍广为传唱。
而1995年,《财富》杂志正式设立世界500强企业这一榜单,与之一同涌入桂林人视野的还有“商品房”“亿元村”等新事物。改革开放、工业化、城市化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股强劲驱动力,让住房制度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有效破题,深刻改变了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本报记者桂晨李慧敏
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走向深入
“1995年,穿山乡穿山村委会与安新村委会、柘木镇同心村委会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均突破亿元,成为全市第一批‘亿元村’。”
说起这段历史,穿山村委党支部书记骆晓芳还记忆犹新。当时,她担任村里的出纳和会计,后又担任村主任。她回忆说,当时是黎明智市长亲手把“亿元村”的牌匾送到村委会的,那天敲锣打鼓,好不热闹。1995年12月30日《桂林日报》刊发了一篇名为《郊区出现3个亿元村》的报道,里面提到,“继郊区穿山乡1993年成为全市第一个乡镇企业总收入超过亿元的乡镇,到首批‘亿元村’脱颖而出,时间跨度仅仅两年,人们看到的是乡镇企业超速发展的勃勃生机”。
骆晓芳告诉记者,1992年,邓小平南巡并发表重要讲话和中共十四大的胜利召开,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改革的红利得到极大释放。乡镇企业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加上技术进步的不断加快,使得乡镇企业又一次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为农民收入的增长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穿山村当时有家具制造厂、汽车修配厂、电线电缆厂、金属探测器厂、五金厂、彩印厂、木器厂等近20家挂靠形式的集体企业,最大一家企业年产值达4000万元。
据了解,乡镇企业作为民营企业的过渡阶段产物,前身是社队企业。198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农牧渔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同意社队企业改名为乡镇企业,并指出乡镇企业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柱。从此,确立了乡镇企业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实际地位。
然而,改革发展之路并非坦途。乡镇企业也经过了1989年以紧缩政策为指导的整顿时期、1990年的结构调整时期。到1991年后,乡镇企业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尤其是1992年,乡镇企业发展迎来了春天。
统计数字也印证了这一发展轨迹:1990年,桂林市市区乡镇企业2602个,而到1994年,市区乡镇企业已发展到5442个,实交国家税金4154万元,实现利润5692万元。其中,108个企业年产值超过100万元,500万元—1000万元的17个、1000万元以上的7个。
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与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以及市场经济向前发展的趋势密不可分。据《桂林市志》记载,上世纪90年代初,把乡镇企业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战略措施来抓,由乡镇筹措资金和向银行贷款,桂林市兴建了包括汇丰轧钢厂、汇丰塑料制品厂、朝阳钢铁厂、甲山钢管厂、兴通电信设备厂、柘木电线厂、桂北磨床厂甲山分厂、穿山电线电缆厂、桂南铜材厂、柘木编织袋厂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由此,农村的劳动力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革。1995年,市区乡镇企业营业收入21.4亿元,比1990年增长20倍,其中有7个乡镇的乡镇企业营业收入超过亿元,比“七五”末净增7个,穿山乡更是超过了5亿元。
与此同时,桂林地区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一些县里乡镇企业的所有制改革走在前列。据《广西通志》记载,1994年,桂林市3个县(郊区)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21.26亿元,占全自治区营业收入总数1.44%,桂林地区10个县总收入121.49亿元,占8.25%。以荔浦县为例,该阶段由于乡镇企业发展较快,为全县乡级财政贡献税收占比达到70%以上,成为县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但据资料记载,当时不可避免地也出现了家族式管理(名义是集体办厂,实质是家庭办厂)、投入产出率低以及企业负债重、亏损额高等一些突出问题。为进一步深化改革,1994年,荔浦县在当时中共桂林地委、地区行署的领导下,对全县乡(镇)村集体企业进行了以产权转让和出售、实行租赁经营、注销、恢复为个体私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等多种手段为主要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
据《广西通志》记载,荔浦县共有乡镇集体企业216家,完成改制的达到95%。经过产权制度改革,1994年荔浦县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完成28.66亿元,比改革前的1993年增长116.2%;实现利税总额1.72亿元,比上年增长62.1%。
“乡镇企业作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过渡产物,有效推动了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以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不断迭代升级。”骆晓芳告诉记者,1998年之后,穿山村也开始推进乡镇企业的系统改革,不仅理顺了乡镇企业与集体的关系,也进一步释放了企业的活力。现如今,仍有一批脱胎于乡镇企业的民营企业在商海搏击中不断壮大。
房屋加入市民的“购物车”住房制度改革有效破题
1994年1月,桂林市首届房地产交易展示会在国际贸易展览中心开幕,成为当年度桂林最吸引眼球的会展,数千名市民以及各方人士前往参观。《桂林日报》在报道中提到,当时全市的各类房地产开发公司已达113家,房地产行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势头。现任桂林市房地产行业协会会长的申应林曾回忆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本次房产交易会对桂林市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一个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得益于“房改”的深化、收入的提升,以这届房地产交易会为拐点,桂林的房地产业在1994年开始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蓬勃期,桂林房地产行业开始“起跳”,住房消费开始真正进入普通市民生活的视野。
桂林的商业房地产行业发展源起于上个世纪80年代,兴盛于上个世纪90年代。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桂林市房地产管理局及一些企事业单位陆续兴建了一些4至6层的砖混结构单元式住宅,主要分布在滨江北路、龙隐路、七星路、丽君路、骝马山、西山南路南巷、铁西、瓦窑、三里店、交通路以及城区的一些留空地段或危、破房地段。这一时期的住宅建设,主要是在城区或近郊见缝插针,较为分散。
从1983年开始,市内相继成立了一些房屋开发公司,全市房产开发开始起步。“这一时期建筑的特点一是活,二是快,三是建房由分散转向集中、由个体转向群体,改变了过去见缝插针、杂乱无章建房状况,已先后成线、成片地开发居民住宅小区。”原桂林市建设委员会主任陈树说。
虽然这一时期已建成的铁西小区、篦子园小区、九岗岭小区、清风小区等早已提出商品房概念,但直到1991年,90%以上的住房仍然还是由单位集体购买后分配给职工居住,很少有商品房由市民直接个人购买。申应林回忆说:“1994年,同心园开始售卖,那一年的销售量接近1000万元,但有4家企事业单位的购买量就占了其中80%,只有很少量的房屋是由市民直接购买的。”
1988年,桂林市被列为自治区首批住房制度改革的城市之一,同年8月15日,桂林市政府召开房改动员大会,正式吹响“房改”的号角。但在摸索的前几年,桂林市的房地产行业市场化一直不够彻底,在1990年以前,全市只有6家房地产公司,商品房住宅小区也仅10余个,每年在房地产方面的投资总额不过2000万元。1994年7月18日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成为一个关键时间节点,开启了城镇住房制度触及根本的改革序幕,桂林房地产业也因此迎来了改革的春天,个人购房比例从该年起逐年提高。一方面房地产更为市场化,另一方面,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各种保障住房的措施。1994年11月,为加强对经济适用房(安居工程)的建设,桂林市成立了市社会保障住房发展中心,1995年桂林被列为全国首批“安居工程”试点城市,陆续修建了一批经济适用住房小区,直接向桂林市的无房户和住房困难户出售。
根据《桂林市志》记载,1991至1995年,桂林市城市住房建设发展迅速,居民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居民家庭住房的单元配套率由1990年的54%上升到1995年的96%。据抽样调查,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已由1990年的8.71平方米增加到1995年的12.14平方米。1993年下半年,桂林市全面推行住房制度改革,居民的住房消费从高福利低租金向住房的商品化转化。购买住房、住房租金的增加与对居室的装修成为居民消费的重头,占生活费支出的比重由1986~1990年的1.23%上升到1991~1995年的18.97%,在各类消费中仅次于食品,居第二位。到1995年底止,47%的居民家庭购买了福利住房。1993~1995年,居民人均累计用于购房支出为1655元,占生活费支出的15%。与此同时,为营造一个温馨、雅致、舒适的居住环境,不少家庭在购买住房后,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豪华装修。1991~1995年,人均累计用于住房装修的支出为270.78元,比1986~1990年累计增长11.48倍。1991~1995年,人均累计用于房租支出为108.93元,比1986~1990年累计增长2.36倍。
除了房产消费,这一时期的桂林市民消费明显升级,消费数量稳步增加,消费质量提高,消费结构亦趋优质合理,市民们在外就餐显著增加,高档家用电器受到热捧,交通通讯消费成为新时尚,金融投资结构呈多元化趋势,休闲旅游度假方兴未艾。小轿车,移动电话,25吋、29吋集高清晰度、环绕立体声、卡拉OK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屏幕彩色电视机,外汇期货等商品成为这一时期的潮流消费品。据统计,1995年与1990年相比,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增长2.33倍,平均每年递增27.19%,扣除物价因素,实际每年增长10.09%,市民生活水平不断迈向“小康”。
1994年桂林大事记
1月9日桂林国际旅游商品批发城正式投入使用。批发城位于瓦窑工业区中心地段,占地近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
1月12~16日首届桂林房地产交易会召开。会上合同成交额3500万元,还达成近1亿元的成交意向。
1月22日中山南路人防地下商场建成投入使用。
1月30日总投资7000多万元的王城商厦建成开业。该大厦地面6层,地下2层,营业面积1万多平方米,经营的商品达2.5万多种。
2月6日桂林广播电台调频立体声经济广播正式开播。
2月8日首届桂林新闻奖颁奖大会召开,39件作品获奖。
2月27日12时,南片两万门程控电话割接开通。至此,全市程控电话总容量达到5.2万门,实际用户2.08万户左右。
4月29日桂林市召开先进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表彰暨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大会,市委、市政府联合发出《关于加快个体和私营经济发展的决定》。
5月18日广西航空公司正式对外售票和收运货物。
5月19日市委、市政府决定从1994年起用3年的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募集扶贫资金活动。
7月1日桂林市根据国家规定,启用新版增值税专用发票。
7月12日坐落于南溪山公园的桂林美术馆破土动工。建筑面积4400多平方米。
8月24日桂林市旅游局、桂林中国国际旅行社汉城旅游事务所在韩国汉城开业。
8月25日市四家班子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工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从1994年9月1日起对全市个体工商户实施统一收费。
9月19日桂林市国家税务局、桂林市地方税务局正式挂牌成立。
10月11日桂林市举行“希望工程”救助结对仪式,结对子500对,使两县一郊500名因经济困难即将失学或已经失学的少年继续上学。
10月16日市基督教会举行新教堂落成典礼。新教堂坐落在中山中路北端,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是目前广西规模最大的基督教堂。
12月28日三里店旅游医院举行开业庆典。该院占地3.7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5万平方米,总投资2000万元。
1995年桂林大事记
1月5日在广西’95科技活动周暨科技表彰大会上,桂林市有一个项目获重奖,15名科技人员获广西第二批优秀专家和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称号,21项科技成果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
2月7日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桂林市市徽设计图案。
3月9日长乐大厦动工,大厦位于桂林火车站南侧,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楼高88.8米,28层。
3月20日新华社电子信息网络正式与桂林市联网成功。
同日市政府召开千人大会,就新出台的《桂林市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作动员。
4月30日零时,荔浦、平乐、恭城、永福四县电话号码升为七位数,并进入桂林市话网。
4月市各家银行、信用社对结算业务全部实行电子计算机网络处理。
5月23日无人售票公共汽车全线开通。
6月30日开始发放房改出售公有住房房屋所有权证和半产权证,首批发放的为市化建总公司42户(套)房改户。
同月桂林市率先在全自治区地、市级单位中完成了撤销村公所改设村委会工作。
7月18日《桂林晚报》创刊。
8月11日市出租汽车公司200多辆出租车开始实行计程计价。
8月15日桂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对招商引资成功人员实行重奖。引进资金在300万美元以上、500万美元以下的给予4‰的资金提取,奖励住房二室一厅,可以免费办理市民户口2人,授予国家级开发区顾问的荣誉称号。
8月31日零点,桂林国际机场路9.2公里城市路段快车道如期通车。
9月8日桂林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公司拥有合资子公司10家,控股子公司4家,注册资本5亿多元。
11月30日桂林两江国际机场候机楼全部封顶。
12月28日桂林铁路客运始发站破土动工。
12月国务院房改办发出《关于在桂林市进行住房公积金规范管理试点的通知》,将桂林市确定为全国唯一的住房公积金规范化管理的试点城市。
1995年郊区穿山乡穿山村委会、安新村委会、柘木镇同心村委会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均突破亿元,成为全市第一批“亿元村”。
(根据《桂林市志》整理)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了进一步改善象山区大气环境质量,近期以来,象山区平山街道环卫企业深入开展秋冬季节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在行...
桂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桂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