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烟雨任平生

桂林日报 2018-09-16 13:13 大字

□秦春晓

二伯苏木生先生今年正值85华诞。

他是桂林工业的建设者、见证人。

他就像河岸的岩石,任凭时间的长河将他的额头冲刷得沟壑纵横,岁月的风霜把他的头发染得一片花白,他的目光依旧刚毅、坚强,透着不屈不挠的神采。

二伯曾经出席过桂林市首届共青团代表大会,这是他一生的光荣。上世纪50年代,作为桂林的代表,应邀登上天安门观礼台观看国庆庆典及中南海怀仁堂招待演出,近距离一睹过朱德、董必武、杨尚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风采,这令他永志不忘。

60年代,受北京派来的军代表委托,二伯协助并配合市革委会三办主任、专案组长许企康同志在桂林物色先进人物出席党的九大。他骑着单车,历时一个多月,跑了几十家单位,收集历届劳模100多人的资料,经过严格的层层选拔和考核,最后,印刷界的杨远发同志脱颖而出,终于完成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50年来,这段特殊的、具有史料价值的经历一直留在他的记忆深处。一向寡言少语的他,半个世纪过去,最近才讲出来。

风雨人生,坎坎坷坷,历经磨难,一路走来,他已臻“处变神色不惊,遇事举止不乱”的淡定境界。

二伯任何时候都没叫过一声苦,没喊过一声累,这是我见到过的一位真正铁汉:他在参加修建文昌桥的义务劳动,搬运石头时,不慎将腰扭伤,留下终身的后遗症,默默忍受至今,也很少说起这件事。

灵川镇民治村委老家的名字叫“大奢村”,但他一点儿也不“奢”,更不用说“大奢”。他率先垂范、勤俭持家:吃饭的面板和我两位孪生大哥同龄,油漆脱落得面目全非,50多年都舍不得更换,一直在用,由此可窥一斑。

二伯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四书五经”,但他从小在农村就受到传统的熏陶,身上无不闪烁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辉———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家苏氏一脉从江西迁徙而来,这里的村民不像城里叫祖辈为爷爷,而是叫爹爹,保存着故土遗风。爹爹苏世洪有兄弟姊妹共9人,他排行老八。二伯不仅对爹爹尽孝道,而且对年迈的叔叔———九爹爹也孝敬。9位长辈,最后仅留下他们兄弟俩在老家生活。每次回农村,凡带给爹爹的礼物,二伯都不忘给九爹爹备上一份,并登门看望九奶奶,嘘寒问暖。爹爹过世后,他将对爹爹的爱倾注到九爹爹的身上,当年特地从农村老家将腿脚依然利索的九爹爹接来桂林,陪着老人在市里到处走走,看看城里的变化,以此表达对叔叔的敬意!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二伯对孙辈疼爱有加,带着孙女到西山公园早锻炼,以增强体质;带着大孙子去郊外钓鱼,以亲近大自然;带着小孙子到中心广场玩“碰碰车”,以享天伦之乐。一次,听说侄子和侄媳闹矛盾,小孩照顾不过来,他不顾年岁已高,从市区坐公共汽车远到八里街,将侄孙女从幼儿园接回家来度周末,这事让我很受感动。

慎终追远。每年清明节,他都和我们晚辈去扫先辈的墓,每个坟头都走到位,像放电影一样,缅怀前辈的事迹,以便后辈能记住上辈人做得好的方面,并传承下去。

大道自然。他从来不为位子和待遇的事去走夜路找领导,领导家的大门朝哪个方向开,他都不知道,也不用知道。作为老共产党员,凭本事吃饭,秉持“是金子就会发光”的理念,谨言慎行。组织安排到哪里,哪里就是工作岗位。他没有任何后台和背景,完全是白手起家,做事细致、严谨、扎实,一丝不苟。一位农家子弟,从基层、企业,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原市经委综合调研室主任的位置,成为高级经济师。

琴瑟和谐。伯娘梁玉珍女士和二伯的晚年生活可以用“互谅互让、相敬如宾”来形容。她就读过师范,75岁的老人,一举手、一抬足仍颇有气质和风度,腰杆笔直,说话得体,有分寸。他们俩从来都不争、不吵、不闹,心平气和地过好每一天。两位老人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二老与时俱进,最近还学会玩手机微信,在朋友圈交流。

在“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意境中,他们散步在榕湖岸边,面带微笑,携手伴斜阳,悠然地看着世间花落花飞花满天……

历史,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巧合。如今,二伯住的地方,西边为“青福里”,北面是“白果巷”,再往西即“崇善路”,正好组合、定位成两位老人的人生坐标。我提炼了一下,拟就一副对联送二老———上联:“青青白白做人”,下联:“认认真真做事”,横批“上善若水”!

新闻推荐

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初见成效20家旅游消费购物店通过验收

本报讯(记者庄盈)记者昨日从市旅发委获悉,经过为期20天的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全市旅游市场秩序有了改善,旅游消费购物店经停业整...

桂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桂林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