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催生“有乡愁”新米粉 窑火薪传点燃桂林古韵……传统文化IP下“新蛋”

桂林晚报 2018-09-15 11:42 大字

桂州窑文化中心外观。记者黄光圣摄

■记者黄光圣

大型民族歌剧《刘三姐》在国家大剧院震撼首演;在《桂林千古情》中,海内外游客寻找到了心目中的刘三姐;一碗“有乡愁”花桥荣记马肉米粉“撩”到了许多粉丝……

近期,围绕桂林传统文化资源IP的挖掘与转化新成果,引入瞩目。

作为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桂林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呈现供需两端齐头并进的局面,已经成为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调整转变的先导力量之一。在业内人士看来,文化消费增长潜力依然强劲,尤其在“互联网+内容”层面还会迎来爆发性增长。

1话剧催生“有乡愁”新米粉

一碗米粉串起两岸乡情,一部话剧催生全新马肉汤粉品牌。

根据台湾著名桂籍作家白先勇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花桥荣记》,2016年由制作方广西群众艺术馆在桂林大剧院首演后,2017年7月,广西师范大学望道剧社也推出“青春版”的《花桥荣记》,并相继在桂林、来宾、贺州公演,还曾把舞台搬到桂海碑林,以花桥为背景进行实景演出。

小说《花桥荣记》是白先勇取材于桂林记忆的小说代表作之一,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发表于台湾《现代文学》杂志的“台北人”系列小说中,在海外及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话剧版《花桥荣记》通过台北这家桂林米粉老字号的沉浮和人物坎坷的命运,通过他们对故乡一次次的回忆,着力表现了台北这些广西人永藏心底的乡音、乡情、乡恋,用一根米粉串起了海峡隔不断的两岸文化血脉,让人看到身在台北的广西人的乡愁之源。与小说原作相比,话剧《花桥荣记》强化了桂林米粉这一核心元素,围绕着桂林米粉的秘方,将桂林米粉与地理自然、地域文化交融为一个整体,花桥、漓江、桃花、桂花、桂戏、山歌、三花酒等多个桂林文化符号在这里得到了整体的呈现,桂林米粉这个文化符号经过以上多个文化符号的充实和丰富,具体、生动、丰满地传达了作品所要表达的文化乡愁。

《花桥荣记》“撩”到了在互联网行业创业的一家本地接亲网的负责人黄超,在看完青春版《花桥荣记》之后,他迫不及待地开车去吃了一碗马肉米粉。手捧着那碗米粉,他想了很久很久,然后做了一个决定:一定要为桂林米粉做点事情,因为不想就这样“白白爱过桂林米粉”。

经过考察,他决定再次创业,要做像方便面一样可以保鲜包装、方便携带、开水冲泡几分钟就能吃的桂林米粉,而且要做能代表桂林米粉最高水平的马肉米粉。“让每一个为了生活背井离乡的桂林人,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吃到漓江水做的桂林米粉;让每一个向往桂林的游客,都能以不高的价格,带走桂林最珍贵有价值的礼物。”这碗能代表桂林米粉最高水平的马肉米粉,理应有一个最好的名字,她应该叫“花桥荣记”。

跟合伙人商量后,颇费周折,他们花了120万元收购了“花桥荣记”这个商标。有个朋友得知这一消息后说,我真的太佩服你们了,“花桥荣记”这个商标回到桂林的意义,几乎等同于中国把十二生肖铜首找回来。

今年7月,黄超的团队成功推出花桥荣记马肉汤粉后,目前已经通过电商渠道,卖到了美国、德国、日本等,这款“有乡愁”的米粉也成了一些市民送给外地朋友的伴手礼。据黄超介绍,市领导参观企业后,建议他尽快在花桥旁边开一家花桥荣记马肉米粉旗舰店,做最高端的桂林米粉,带领桂林米粉整个行业往前冲;创立一个“花桥荣记”剧场,也是他们的美好愿景。

2窑火薪传点燃桂林古韵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今年初秋的8月18日晚,一簇簇炉火在桂林象山文化产业园(瓦窑小镇)里的桂州窑文化中心三座新窑内燃起。

由瓦窑小镇新打造的桂州窑文化中心主要由历史陈列、工坊、窑口三大部分组成,并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进一步传承工匠精神,把传统的桂林文化发扬光大,让桂州窑文化走出桂林、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舞台。

桂州窑、永福窑、窑里村窑、严关窑、永岁窑等丰富的陶瓷古窑址遗存,是桂林一张独特的历史文化名片。

桂州窑遗址位于现今雁山区柘木镇,因唐和北宋时期桂林称桂州而得名;它始烧于南朝中晚期,盛于隋唐,衰落于北宋中期。

为瓦窑小镇桂州窑文化中心历史陈列提供展品的桂林陶瓷协会负责人潘宁介绍,根据桂州窑考古发掘出土器物来看,南朝至唐时期的砖瓦等建筑构件体积硕大,制作精良,砖瓦窑址排列有序,且与东西巷旧城改造中出土的唐代官式建筑构件一致,可判断为官府定烧。此外中晚唐烧造器物的建筑构件及宗教用品,与西山公园西庆林寺遗址出土器物一致,亦可印证隋唐时期桂州窑为具有官方背景的一处重要窑址。

桂州窑现今出土的力士俑、武士俑、金翅鸟、狻猊等动物造型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创作才能,再现了1000多年前窑工精巧的构思、技艺,在我国雕塑艺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据介绍,瓦窑小镇今年7月被列入广西“文化产业示范园”,桂州窑文化园将与这里的石雕工坊、版画工坊、盆景园等,传递桂林工匠恒心、精心、细心的匠心精神,让市民游客在互动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及现代创意文化的魅力。

桂林有甑皮岩“万年陶”,唐宋青瓷全国知名,广西工艺美术协会理事长关永华在接受采访时对桂州窑文化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表示赞赏。他也提醒,随着时代前进,生活方式在改变,审美有了新的要求,我们的创意设计观念要跟上快速发展的时代,产品造型能力、艺术语言生产既要与传统接上气,又与当代市场需求连通。

3我们为什么仍爱刘三姐

“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弯又多……”刘三姐是桂林文化的镇家宝,也是游客的“必修课”。没看过与“刘三姐”有关的演出、唱几句相关山歌,感觉“桂林游”都不完整。

继7月25日、26日,由中国歌剧舞剧院携手桂林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共同打造的大型民族歌剧《刘三姐》,在国家大剧院震撼首演,为喜欢“刘三姐”的朋友们奉献了一场大气磅礴、震撼心灵的视听盛宴后,7月27日,宋城演艺联合桂林旅股打造的桂林千古情景区开门迎客,“刘三姐元素”满满的景区核心产品大型歌舞《桂林千古情》连演两场座无虚席,成为这个暑期广西旅游最大的亮点。

1960年,人们在大屏幕上第一次观看了《刘三姐》,电影讲述了关于刘三姐的动人的民间传说,展示了民族艺术的绚丽多彩和桂林山水的秀美神韵,成为承载无数人记忆的经典佳作。58年过去了,“刘三姐”再次以崭新的形象回归到观众与游客面前,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同时,用时代的眼光进行了重新的解读,传统的题材,创新的表现形式,满足了现代人对传统文化回归的渴望与追求。

民族元素、传统文化、现代舞美的有机融合,民族音乐剧《刘三姐》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

月色里,榕树下,刘三姐与众姐妹绣绣球,思念她们的心上人;歌声中,三姐和阿牛相识相爱。沧海桑田,岁月变迁,今天,千千万万的海内外游客来到桂林,寻找心目中的刘三姐。演出中一直张扬的真善美,让观众为《桂林千古情》齐齐点赞。

广西师大文学院教授黄伟林表示,产生于现代人文语境下的大型民族歌剧《刘三姐》以及《桂林千古情》演出,是社会生活在现代舞台上的艺术再现,不仅凝结了艺术家的理念创新与艺术实践,更汇聚了当代歌者对于经典艺术深刻而独到的理解与体悟。在某种程度上,歌剧《刘三姐》与《桂林千古情》已超越歌剧、演出本身的意义,成为多元语境下的价值符号,有着更丰厚、更宽阔的传统背景与文化沉淀。

“我们常把各种IP挂在嘴边,可真正做到转化不容易,文化消费领域需要的是具备独特内容和新颖表达形式的产品。桂林是历史文化名城,它的传统IP储备丰厚,文化创意作品不仅要会就古代故事说古代,还要把故事抽出来做今天的故事,把传统符号移植到设计作品里,表现自己独有的美学格调。”广西工艺美术大师、喀斯特服饰品牌创建人张杰表示。

新闻推荐

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初见成效20家旅游消费购物店通过验收

本报讯(记者庄盈)记者昨日从市旅发委获悉,经过为期20天的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全市旅游市场秩序有了改善,旅游消费购物店经停业整...

桂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