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老棉纺食品有限公司:市场化运作让老品牌焕发新生机

桂林日报 2018-09-07 10:41 大字

▲月饼生产线

▲经过包装的月饼(图片由厂家提供)

□本报记者苏展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再过半个多月,就到了传统佳节中秋节。在秋风中,赏满月、品月饼、沏一壶茶,一家人围坐话团圆,是中秋节的“正确打开方式”。当手中的月饼,与头顶的明月相互交叠,“归属感”的含义便从舌尖蔓延开来。

葱香豆蓉、豆蓉蛋黄、莲蓉蛋黄、五仁叉烧……生长在漓江边的“老桂林”历来嘴刁,但唯独对月饼中的四种经典口味念念不忘。几十年前,月饼并没有花哨的包装,油纸上几个红字提示着月饼的种类,打开后一股浓郁的葱油香钻入鼻腔中。父母拿刀切成几份,一家人分食,成为孩提时对月饼的最深刻的记忆。

如今,月饼的花样越来越多,精装版、豪华版、烫金版令人目不暇接;凤梨味、肉松味、燕窝味、奶黄流心……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市场上买不到的口味。那一口最初始的滋味,已逐渐被遗忘。

然而,在桂林灵川定江工业园内,就有这么一家月饼生产厂家,在眼花缭乱的月饼市场中仍然坚持着最原始的工艺。这里出产的“棉纺厂”月饼每年可以销售近100万个,覆盖了西南地区多个省份。同时,也为桂林“棉纺厂”月饼赢得了“广西名饼”在内的诸多荣誉。

“剑走偏锋”,是桂林棉纺厂月饼能够在庞大的月饼市场中分一杯羹的“独门秘笈”。刘锋,是桂林市老棉纺食品有限公司网站负责人。他告诉记者,棉纺厂月饼跟目前流行的“网红月饼”截然不同,从包装到口味,都仍然保留着最原始的味道。公司坚守着原有的月饼制作工艺和口味,目的就是让消费者在品尝时,还能够回忆起孩提时的“老味道”,怀念起当时一起分食月饼的家人。这也正是看似朴实无华的桂林棉纺厂月饼能够从新派、老派月饼市场中“突围”的原因。

刘锋说,在坚守“舌尖上的回忆”的同时,也在不断与时俱进。今年,公司在月饼市场化运作上也铆足了劲。不仅在八月初就抢占超市,推出了尝鲜版的月饼让消费者提前“过把瘾”,同时利用城市交通节点的LED屏幕、巨幕投影、网络微信等新媒体播放广告,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了解棉纺厂月饼背后的故事,让老品牌焕发新生机。

新闻推荐

第四届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质量奖(含提名奖)获奖建议名单公示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质量奖管理办法(2018年修订)的通知》(桂政发〔2018〕19号)的规定,在...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