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之声”一路走来

桂林日报 2018-09-04 13:04 大字

“漓江之声”舞台上的精彩演出记者唐艳兰摄(资料图片)

□李侃

光阴荏苒,不觉间“漓江之声”走过了38个年头。这么些年来,桂林的群众文化工作者和广大的市民朋友,与她同进步、共欢乐,有太多的感慨。

我是1979年调入市群众艺术馆工作的,记忆中1980年之前,桂林市每年“八一”建军节都举办民兵歌咏大会。1980年6月,市委宣传部和市文教办联合签发了《关于开展“漓江之声”歌咏活动的通知》,才正式定名为“漓江之声”。头几届“漓江之声”都是唱歌,大合唱居多,其次是小组唱、独唱。每年活动开始,我们群众艺术馆的同志全部投入其中,称为联络员,分片包干。是改革开放的春风给桂林的群众文化带来了生机,久违的艺术之花在百花园中绽放,全市人民开始投入到这一场全民文艺活动之中。这种盛况,在我的《在歌声中前进》一文中有所描述:“那些天,在叠彩山下,漓水之滨,无论是工厂、学校还是机关、街道,从牙牙学语的幼儿到白发银髯的老人,都兴致勃勃投入到这一群众性的活动中。每当夜色降临,歌声此起彼伏,飘荡在大街小巷。”演出时,我们这些男子汉就在台子上扛钢琴、搬站台、拉幕布,虽然辛苦,但干得很欢快。当时演员服装很朴素,有的还穿着工装上台,基本上是工农兵演工农兵唱。“漓江之声”一路走来,我是参与者、见证者,也是受益者。在1995年的“漓江之声”中,我将本市农业银行女职员舍身与持枪抢劫银行的歹徒搏斗的事迹写成桂林渔鼓《热血金穗》,作品上演后反响十分强烈,获得创作一等奖。而后桂林市曲艺团对这个节目进行了深加工,将它推向全国舞台,参加在呼和浩特市举行的第三届中国曲艺节。2001年,《热血金穗》荣获广西文艺创作政府最高奖———铜鼓奖。这是从“漓江之声”走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本土文艺创作成果。“漓江之声”不断有优秀的本土文艺作品脱颖而出,以获全国群星奖的彩调《抬轿》、文场《人在春光享太平》,获全国社区文艺汇演银奖的舞蹈《苗山彩虹》,获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金奖的侗族琵琶歌《侗寨传奇》等为代表,在广西乃至全国都备受瞩目。

社会在进步,文艺在发展。广大群众不满足单纯的唱歌了,组织者顺应潮流,求变求新,拓展活动形式,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和群众的审美需要。据我掌握的数据,1995年第十六届“漓江之声”,3天内共演出62个节目,其中合唱5个,小组唱、歌伴舞8个,曲艺5个,独唱2个,独奏1个,小品6个,诗朗诵1个,彩调剧1个,舞蹈33个。从中可以看到形式变化多样,舞蹈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漓江之声”已由80年代的以歌咏演唱为主要形式转向多样化并以舞蹈为重要形式。进入新世纪,“漓江之声”继续求变创新,除了固定的歌咏节目之外,增加了山歌擂台赛、民间艺术表演、社区文艺汇演、青春热舞比赛,独、双、三人舞蹈比赛和地方艺术大展演等项目。近年有音乐创作节目比赛,舞蹈创作节目比赛,戏剧、曲艺创作节目比赛,特设“桂林小把爷”少儿才艺比赛。既然是创作节目,自然比学习模仿现成的节目要求高得多。这是“漓江之声”发展37年,组织者对参赛单位提出的高标准要求。目的在于出作品,出人才,创作出崭新的好节目,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38年的坚守,“漓江之声”已然成为桂林市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我们欣喜地看到,这种大众文化与精品文化相结合、时尚艺术与传统艺术相结合、高雅艺术与民间艺术相结合、舞台艺术与广场艺术相结合的活动,就是我们桂林市广大市民歌唱祖国、歌唱新生活、挥洒豪情的激情广场。

无庸讳言,“漓江之声”很辉煌,成绩令人景仰。但是也有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体裁界定不清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我们广西群众文艺会演中共同存在的问题。我了解到我们的评委中有许多人也搞不清楚什么是戏剧,什么是戏曲,什么是曲艺,什么是表演唱,什么是小演唱,小品是戏剧还是曲艺。那么他们在评论打分时,就很难掌握标准。我建议首先各县(区)文化馆长自己要搞清楚你所参加演出的节目是什么体裁;其次,会演办公室要做好初审工作,不但要审内容把好政治思想关,也应该把好体裁关。我要说的第二点是,评奖问题。这个问题很头痛。理论上我们要求公平、公正,但事实上很难达到。为什么?因为各人心中的艺术标准千差万别,不能统一。说评奖就要说到评委。评委的选择相当重要。我以为评委受三方面条件制约,一是水平,二是喜好,三是私念。水平体现在思想、艺术、学养方面,喜好受环境、性格、生活经验影响,私念是人品、人情影响的结果。“漓江之声”举办了近40届,应该有一整套完整的评奖机制。要建立一个评委专家库。遴选一批思想品德优秀、有资历的、学养深厚的专家、学者入库,赛前摇号选人。要当场亮分,并且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值,这样可以考验评委水平和公正度。大众评委一县(区)一人,也要认真严肃,工作坚持到底。个别单位演过自己的节目大众评委就走了,县区一共17人,不能少也不能多,也要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值。

为了我们的“漓江之声”更有序、健康的发展,我抱着诚恳的态度,不回避问题,愿意与各位同仁共勉。

新闻推荐

水塔社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

本报讯(通讯员唐建芳)为有效预防虫媒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居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同时结合环境整治,做好室内外环境卫生的综合...

桂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桂林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