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两拨千斤”,山水间勃发出新时代文化自信
市中心繁华地段,随处可见大型LED屏上播放的公益动画《可可小爱》。记者唐侃摄
□本报记者韦莎妮娜
“大暑”前后,连续多天35℃高温,炙烤着桂林这座南方小城。午后的街道上,柏油路面蒸腾起的热浪,把行人统统驱赶到了树荫下。
此时,在桃花江畔的秀峰区力港综合大厦项目建设工地上,工人顶着烈日穿梭,机器轰鸣,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个斥资1.5亿元的新楼,将在不久以后拔地而起,成为全区乃至全国动漫产业人才集聚的“洼地”。“到时候,年产值就不止是4.4个亿喽。”桂林力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信心满满地说。
十年前,传统工业以“老大哥”的姿态,长期占据着GDP贡献榜单头号交椅。十年后,这个局面已被悄然改写。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17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35462亿元,同比增长15.2个百分点,占GDP比重4.29%,继续向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迈进。
纵观桂林市近几年的文化产业,也实现了从“小荷才露尖尖角”到“风景这边独好”的蜕变。据桂林市文化产业部门提供的一份报告显示,“十二五”期间,桂林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从34.2亿元攀升至60.47亿元,年均增速12.07%,遥遥领先广西其他城市。预计到2020年,桂林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将达200亿元,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13%。同时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要达到150家。
“一根网线、一个鼠标,四两拨千斤,拉动一个产业,创造亿元价值。”昔日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大胆设想,如今已从蓝图跃下,一点点地变成了现实。
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文化创意企业“扎堆抢滩”
好山水孕育好创意。在桂林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热土上,从来不乏创意创新的头脑。传统文化在此打破桎梏、重获新生,得到永续传承与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在此落地生金、百花齐放,萌生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尤其是近年来桂林市文化创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而言,都称得上是全区的标杆。
7月14日,张杰早早地来到了位于创意产业园内的工作室。查看打样、跟设计师沟通、整理产品,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2002年,会计专业毕业的张杰没有回贵州老家,而是选择留在桂林搞起了“跨界创业”。怀着对第一故乡贵州和第二故乡桂林的热爱,张杰给自己的公司取名为“喀斯特”,专门做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包包与服饰。
张杰的原创包和服饰,在熬了十年“码头”后,终于迎来了“丰收期”。2015年,“喀斯特”出品的原创包和原创服饰一举摘下国家旅游局“中国特色旅游商品金奖”。随后又获得了“中国青年创业创富大赛金奖”、“2017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等50多项国家、省市级奖项。“喀斯特”也在西南地区旅游城市开设起了50多家专卖店,年产值达数百万元。
(下转第2-7版)
新闻推荐
7月18日~8月18日,华浔品味装饰集团举办“20年·华浔中国行”——百城千店品牌感恩大行动全国联动活动。本次“中国行”将...
桂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桂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