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理工大学展出桂林古代窑址及老城区出土的陶瓷标本上千件实物标本承载桂林历史

桂林日报 2018-06-19 12:06 大字

“漓水留珍·桂林古代窑址陶瓷标本及老城区出土陶瓷标本联展”现场

本报讯(记者李慧敏张弘文/摄)日前,“漓水留珍·桂林古代窑址陶瓷标本及老城区出土陶瓷标本联展”在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校区美术馆举办。本次展览由桂林理工大学、桂林市文联主办,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桂林陶瓷协会承办。展览荟萃上千件出自桂林桂州窑、永福窑、窑里村窑、严关窑、永岁窑等多处古窑址的陶瓷标本,以及近20年来桂林老城区基建工地采集的陶瓷标本和建筑构件。

桂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城,城区内遍布“原生垃圾层”,这些地层忠实记录了一座城市的发展史与消费史。在桂林老城区,出土了大量南朝、隋唐直至明清、民国的古瓷片标本。这些标本给研究桂林历史和鉴赏陶瓷提供了良好机会。

本次展出的桂林出土的隋唐陶瓷标本以南方青瓷为主,伴有少量白瓷和三彩标本。宋代陶瓷标本以南方窑口龙泉窑、吉州窑、磁州窑、湖田窑和地方窑口为主;元代陶瓷标本以南方窑口龙泉窑,景德镇窑的枢府瓷、元青花,磁州窑和地方窑口为主;明代陶瓷标本较多,几乎涵盖了整个明代历史,以南方窑口龙泉窑,景德镇窑的青花瓷和地方窑口为主;清代陶瓷标本最丰富,以景德镇窑的青花、粉彩、釉里红品种和地方窑口为主。本次展出的桂林老城区建筑构件标本,大多是近20年来从桂林微笑堂、正阳步行街、中心广场、东西巷等处建筑工地采集而来。

“每一片古陶瓷上都写着一段桂林历史。这回展出的上千件出自不同时代、不同窑口、有着不同造型的陶瓷,印证了桂林经济文化发展的进程,也为研究桂林本土陶瓷窑口提供了重要物证。”桂林陶瓷协会会长潘宁表示。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1日。

新闻推荐

夕阳红养老中心组织志愿者与老人们共度端午

本报讯(记者孙敏)今年的端午节和父亲节相邻,为了给养老院的老人们过一个热闹又有爱的节日,6月16日,夕阳红养老中心举办了“父...

桂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