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彩山的传说

桂林日报 2018-06-14 17:53 大字

□黎云彩数理

叠彩山位于中山北路与叠彩路交会处,东临漓江,西峙宝积山,北对铁封山,南距伏波山和独秀峰。

相传,当年仙界的王母为给自己的寿辰喜庆增添新意,差遣七仙女来到桂林,欲将这美丽的山水景色织成缎锦带回天宫。

七仙女一到桂林,就被这人间的美景惊羡了,她们选择了漓江岸边伏波山对面的一座青山,将它巧织在那一幅幅锦缎之上。锦缎织成了,专事盗宝的洋贼得知后,垂涎三尺,他们先是开出天高的价格购买,遭到七仙女拒绝。洋贼勾结当地的狗官带来一群兵丁,诬陷七仙女偷窃了他们的彩锦,却不知七仙女早已将彩锦藏匿于这青山的岩石缝里。洋贼和狗官见不到彩锦,就要抓七仙女押入大牢。这时奇异的景致出现了,这些彩锦与山石融为了一体。整座石山竟如一匹匹锦缎堆叠而成,艳丽夺目又光彩照人,七仙女趁他们惊讶之时,飘然而去。这座山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叠彩山。

叠彩山由连绵起伏的明月、仙鹤、于越、四望等山峰组成。于越、四望在前(南),东西屏列,山势低缓;明月、仙鹤在后(北),并峙特立,山势高耸,胜迹密布,有“江山会景处”之誉。最高的仙鹤峰海拔251.3米,相对高度约100米,总面积10.8公顷。山体主要由上泥盆统融县组厚层块状灰岩组成,但其下部有桂林组中厚层状层孔虫灰岩出露,岩层产状和缓,远望如彩缎相叠。唐元晦《叠彩山记》云:“山以石纹横布,彩翠相间,若叠彩然,故以为名”。

五代时楚王马殷在山上筑石坛,故又有马王台、越王山诸名,明代称桂山,又因山有风洞,俗称风洞山。于越山面积0.79公顷,北面山腰有康岩、素洞,系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康有为来桂讲学时发现并以自己的字号命名。山腰有正气凛然的仰止堂“清凉世界”的风洞、揽山光水色之秀的望江亭、迎风楼。四望山面积3.32公顷,山石奇特,其满山石芽、石槽、石块如“玉叠蓬壶”,明代张鸣凤《桂胜》认为:“四望之下,乱石纵横,枕藉排突,半起半伏,坡陀隐轸,门径延曼,亦他山所稀有。”明月峰位于叠彩山东北,海拔239米,相对高度90米。明月峰东侧以垂直陡崖雄踞壁立于漓水之上,人们以其高可揽月而名之。峰顶现建有拿云亭,是桂林最佳观景点,1000多年来一直是游人必到的江山会景之处。1963年1月,朱德、徐特立、吴玉章、谢觉哉四老同登此峰,峰也因此而被誉为“英雄峰”。仙鹤峰山形酷似仙鹤,正昂首北向,欲展翅腾空,山腰有仙鹤洞、瞻鹤洞。叠彩山现存石刻200余件和摩崖造像101尊,为山增添历史文化内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闻推荐

相亲会上一见倾心落入骗局无从举证法官提醒:相亲交友谨防“甜蜜”陷阱

本报讯(记者张苑通讯员邓惜之许馨日)单身男女以相亲交友方式寻找另一半,这很正常,但有人却利用相亲设计骗局。日前,七星区...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