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包装着美好童年

桂林晚报 2018-06-01 11:38 大字

林嘉伟看着老照片,回忆快乐的童年生活。

林嘉伟于1949年12月出生在桂林,是家中六姊妹中的老大。因为母亲是老师的缘故,她从四岁开始就跟着一起去学校旁听,很早就接受了“启蒙教育”,6岁时便正式入学。

“我们的书包基本都是家里自己做的,女孩子是花布的,男孩子的是深色布做的,就像现在的环保袋,俗称兜子的那种。”林嘉伟告诉记者,在她的印象中,她背的书包是小小一个的,不像现在这么的“庞然大物”。

“里面放上两三本书,一支铅笔,这是全部与学习有关的东西了。”林嘉伟说,那时候,没有升学压力,也没有所谓的重点与非重点,整个环境都是非常轻松的。

让林嘉伟最自豪的是,虽然她的书包体积不大,但却是小伙伴们眼中的“百宝箱”,沙包,橡皮筋,石子,做手工的蜡光纸,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新玩意儿。

在这些东西里,林嘉伟最钟情于用蜡光纸做手工,这让她觉得用剪刀一刀一刀剪出了自己的梦想。一开始,她参照着书本上教授的步骤,按照图一一剪下来,然后拼凑粘贴组装在一起,成为一幅完整的作品。随着长时间的实践积累,她的技艺也越来越娴熟,偶尔也会进行“自我创作”。

“那时候,自己想到什么,就剪什么,完全是即兴发挥,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必须有一个什么主题,小伙伴们见我剪得起劲,也经常跟我一起做。”林嘉伟说,每每当她看到自己的“作品”时,一种成就感就油然而生。

除了剪纸,放学后她还会跟同学们一起跑到河边去捡石子,挑选大小适宜的几块,三两个人聚在一起玩“抓子”,比试着看谁更加厉害。“有些石子能够像粉笔头一样在地上划得出痕迹,我们就用它来划起各式的格子,然后开始游戏。”林嘉伟说,如果谁踩到线就算输,玩腻了就拿出橡皮筋,唱着流行的童谣,在绳间起舞。

“游戏一个接着一个,当时的生活用三个字形容就是‘好好耍\’。”林嘉伟笑着说,“大家从家里出门上课的时候,还会各自从家里偷偷拿点米放在书包里带出来,拿到有磨的同学家,磨成豆腐一起分享。同学之间的感情都很深,经常是你来我家吃饭,我去你家住,互动非常频繁。”

“可以说,书包虽小,却装下了我整个童年的美好。”说起小时候的情景,林嘉伟的脸上写满了幸福的表情。

记者蒋璇文/摄

新闻推荐

桂林市领导带队开展“六一”慰问活动祝愿全市少年儿童节日快乐幸福成长

本报讯(记者陈娟)“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5月31日,受市委、市政府委托,副市长樊新鸿、市政协副主席邹长新带队到秀峰区西...

桂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