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寒”
陈贤东
孩童时代,我总是想不明白,春暖花开的季节,昨天还穿着短袖今天却冷得要命。现在才知道那叫“倒春寒”,可我的家乡人却把“倒春寒”叫做“蟾蜍寒”。
记得那时候,我居住的小山村长年流水的有三条小河,河水清澈,一眼可以见底,一群群的鱼儿游来游去,惬意自在。下河捉鱼,也便成了我的童趣。河水不深,一般是没了膝盖,要不就是并屁股,最深的淹到大人的胸部,我们叫它大凼,那是我们小伙伴们不敢涉足的地方。但较大的鱼都躲在大凼里,于是我们请来兄长或者大人,在上游拦起河坝,然后又放又舀,水干鱼获,晚餐的菜就解决了。除了这三条小河,村里还有十来张池塘,经常水满溢流。即使储满水也才一米多深,于是池塘也成了我们童年游泳嬉戏的乐园。每到春天,池塘里便热闹起来,除了生产队放养的鱼,多了不少来客,青蛙、蟾蜍、氹跃怪和水蛇,当然也少不了我们这些捉它们的觅客。蟾蜍,我们是不敢捉的,捉了也不敢吃,据说有毒,池塘里的鱼我们也不能捉,因为那是公家的,其余都成了我们的美味。由于不捉蟾蜍,它们在池塘里的叫声便掩盖了蛙鸣,在每次“蟾蜍寒”来临之前。
我不明白“倒春寒”和蟾蜍有什么联系,每到春暖花开,清明前后遇到突然变冷的天气,人们都叫它“蟾蜍寒”。每年春天至少有两三次,在我的记忆里,最多那年有七次,每次相对寒冷不会少于两天。如果硬说与蟾蜍有什么联系,我猜想,从听到蟾蜍在水里的叫声到其上岸天气就变冷了,再到天气变暖又听到蟾蜍叫声,我们发现池塘近岸边多了一些泡膜,打开一看里面有很多小卵子,白白的滑滑的,等到天气再冷又再次变暖,池塘里便多了许许多多黑色的小精灵。那些小精灵黑压压的聚在一起,惊动他们,水里便散开一片黑云,也像黑色的伞晕。大人告诉我那是“蛤粒”,上学后才知道那叫小蝌蚪,可我分不清是青蛙的还是蟾蜍的,常常抖动水面逗它们开心。
人们对“蟾蜍寒”是最敏感的,不但体现在身体上,而且体现在种植上。村里一些老人如果大意,身体就会出事,甚至一病不起。记得底屋跛脚八伯就是在一次“蟾蜍寒”的天气血管出了问题。其实,他是一个好人,一个江湖郎中,更是我孩提时的孩子王,总给我们一些香蕉等水果,更会给我们讲故事,至今我还记得我们围住他在满天繁星下的情景。据说他曾经参加过桂林抗日保卫战,被一颗流弹打中腿根,后来被人救起逃了回来,怕别人说三道四笑话他是逃兵,更怕被追究责任,于是便埋名隐在家乡。家乡人知道他捡了一条命回来,也很少提他的名字,只叫他“跛脚八”。
在春天,家乡的父老乡亲在农作物种植上,如果没有两次“蟾蜍寒”,他们绝对不会浸谷播种,即使连续多日阳光灿烂。这种担心并不多余,因为上屋阿五试过,结果在“蟾蜍寒”来时烂秧烂苗,“雪和新雨落,风带旧寒来”,还得再次浸播,阿五不得不服。
如今,家乡那三条小河有两条已干涸并改变了模样,一条变成了涓涓细流的小溪,十多口池塘少水或无水了,加之除草剂和农药的过度使用,青蛙和蟾蜍已无处栖身。童趣早已不是捉鱼觅蛙而是手机游戏,村民们播种插秧的也少了,不是旱地作物就是种果树。“蟾蜍寒”来前的池塘热闹已经不再,“倒春寒”每年依然会到来,但愿“蟾蜍寒”的叫法不会随着老人们的离开而逐渐淡忘。
新闻推荐
共建新平台 谋求新发展——— 访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吴志勇
游万佛山赏醉美丹霞峰林共建新平台谋求新发展2018年04月12日星期四首页上一期下一期版面导航标题导航版面概览3上一篇放大缩小默认共建新平台谋求新发展———访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吴...
桂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桂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