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守夜人

安徽工人日报 2018-04-11 06:17 大字

   

4月9日,随着一列“G”字头和谐号高铁从贵阳北站出发,风驰电掣穿过风光迤逦的山水长廊——贵广高铁抵达广州,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五公司桂林供电维管段团队创造了安全行车1200天的铁路新纪录。

供电和通信信号是高铁安全运行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堪比高铁的神经和大脑。哪怕是细小的差错,都可能造成停电停车等事故。贵广高铁开通3年多来,桂林供电维管段团队274人就坚守在这样的岗位。从细如发丝的光纤熔接到粗如手臂的电缆高压试验,从220千伏的高压设备检修到5伏的电路板维修,实现了零差错。

“我们的工作说是晚上11点开始,但下午2点就要开始学习和准备。因为线路长,我们分了四个区段,即使这样从车间到距离最远的一个隧洞开车还得3个多小时,全是山路。整个检修下来,算上路上的时间,最长的要11个多小时。”五公司桂林供电维管段副段长常宇说。

桂林地区雨水多。2016年7月2日,由于洪水的冲击,湘桂铁路波寨车站至永服车站之间大约3公里左右的线路被冲垮,导致全线瘫痪。通往铁路沿线的公路也被冲垮,桂林供电维管段抢险队连续奋战3天3夜将公路抢通。他们紧接着又一鼓作气连续奋战3个不眠之夜,敷设3公里电缆,提前完成抢修任务。

为了让维护管理工作更加精细化,他们建立和完善了高速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6C系统),取代了传统检测方式,提高了设备检修的准确率和及时率。其中,由远动工程师毛祖红等人研发的《故障测距技术》,使故障判断率正负值由原来的500米缩短为200米以内。

每个季度,他们都会用一台专门的轨道检测车全程拍摄下供电线路的每一个细节。400公里下来就是四五十万张照片。这些照片需要8个人集中看半个月,从中发现细小的隐患。

“人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我们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为人才提供广阔发展平台。”桂林供电维管段段长陶恒华告诉记者。桂林供电维管段打破常规,每年进行一次技能等级考核,根据分数核定工作人员职称,做到能上能下。他们还开展岗位练兵,不断提高职工的职业水平。去年9月,在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的全路高压试验机技能比赛和电力技能比赛中,桂林供电维管段荣获维管组第一、二名的好成绩。

新闻推荐

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象山区实现一季度经济运行“开门红”

本报讯(记者韦莎妮娜通讯员象宣)近日,记者从象山区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上了解到,2018年第一季度,象山区经济运行总体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辖区1-3月GDP完成48.08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