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的读书“方法论”

江淮晨报 2018-04-08 01:01 大字

阅读包括浏览,但浏览不等于阅读,更不等于苦读、攻读、精读。——王蒙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无目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胡适

每年中高考成绩发榜,学霸们的课堂笔记都会被视为抢手货,课堂笔记彰显着学霸的学习思路、方法。学习讲究方法,其实真正喜欢读书,会读书的人都知道,读书也是讲究方法。如果不得法,便有读成书呆子的可能,或者成为“读书无用论”者指点嘲笑的范例。本期小编搜罗了一些古今名家的读书“方法论”,供书友参考学习。

郑板桥:精当法

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艺术上造诣高深,他的画、诗、书被人誉为“三绝”。郑板桥在读书方面也颇有见地。他说:“读书要求精求当,当则粗皆精,不当则精皆粗。”他还说:“读书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运矣,徒多徒烂耳。”

郑板桥的“精当”之说,就是要求读书要注意选择,不能捡到篮里都是菜,抓到什么就读什么,随便瞎读一气。不加选择地读书,不仅浪费时间,浪费精力,于学业无补,而且还可能受一些坏书的腐蚀,于身心有害。

选择书籍要求“当”,这“当”的标准要根据各人的实际情况来定。我们现在的“当”与郑板桥那个时代的“当”肯定不同,就是我们每个人所需要的“当”也大有迥异。

郑板桥一旦选定了他认为“当”的书,就潜心精读。他读书是很勤奋的,“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简直到了入迷的程度。

郑板桥还写过一首读书诗:“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这里所说的“适主”,是指自己的主张、主意,也就是说读书要坚持独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做书本的奴隶。如果没有这一条,即使选到了再适当的书,再刻苦地精读,也是不能收到好的效果的。

鲁迅:多翻法

据许广平回忆,鲁迅有一个习惯,就是在工作之余的空隙时间,见缝插针,阅读书报。除了一些重要的外国书和社会科学书是详细阅读之外,普通杂志一般是选几篇或一部分看看,有的刊物拿过来随手翻翻,有的看看目录就算了。对于报纸,也总要花十来分钟过目一下。正如鲁迅自己所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

鲁迅认为这种办法很有益处。他说,譬如我们看一家的陈年账簿,每天写着“豆腐三文,青菜十文,鱼五十文,酱油一文”,就知道先前这几个钱就可买一天的小菜,够一家人吃了;看一本旧历书,上面写着“不宜出行,不宜沐浴,不宜上梁”,就知道先前还有这么多禁忌。

鲁迅不仅主张多翻一般性的书刊,而且还提倡青年人要多翻本专业以外的其他专业的书籍。他说:“倘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他还批评当时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认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也糊涂。”

鲁迅还认为,多翻法可以杜绝受到不好的图书影响,因为一多翻,就有比较,比较是发现区别好坏的最有效方法。 

老舍:结合法

“结合法”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读书方法。

老舍说:“读了一本文艺作品,或同一作家的几本作品,最好找些有关这些作品的研究、评论等著述来读,也应读一读这个作家的传记。”

老舍认为用“结合法”读书,能够“使我们对那些作品与那个作家得到更深刻的了解,吸取更多的营养”。如果孤立地读一本作品,我们多半是凭个人的好恶去评断,自己所好则捧入云霄,自己所恶则弃如粪土。事实上,这未必正确。及至读了有关评价这本作品的一些著述,我们就能发现自己的错误。这并不是说我们应该采取人云亦云的态度,不能提出自己的看法,而是说,我们看了别人的意见,应重新去想一想。这么再想一想便大有好处。至少它会使我们不完全凭感情去判断。去掉偏见,我们才能够吸取营养,扔掉糟粕。

冯骥才:定向浏览法 

一次,有人向冯骥才提了一个问题:“你读书的习惯与方法是什么?”冯骥才回答说:“成为专业作家以后,我每天的时间被写作和各种事务安排得很紧,而当今的时代又是产生大量信息的时代,因此,为了拓宽视野,把握主要信息,我习惯于多看报刊文摘,了解新的观念。我读书的主要原则是:定向和浏览,对于社会上较有影响的文学作品和文章再进行精读。”

定向和浏览相结合,这是冯骥才读书的显著特点。定向能使读书目的明确。冯骥才是一位作家,他读书都是为创作服务的。他说:“我喜欢有意识地自己找些书来看,习惯于凭着需要与欲望读书。如《创作心理学》、《接受美学》、《文艺欣赏学》等,还有些古今中外作家的创作谈和文艺理论等知识性书籍。”

浏览能拓宽视野,扩大信息量,他强调,要善于抓住各种书刊的精粹,盯住各类新观念、新知识的精华,获得有效的信息。

在定向和浏览的基础上,冯骥才也主张“精读”,精读社会上较有影响的文学作品和文章。“定向→浏览→精读”,是冯骥才一贯的读书方法。

茅盾:三遍读书法

茅盾在他总结自己的读书经验时说:“读名著起码要读三遍,第一遍最好很快地把它读完,这好像在飞机上鸟瞰桂林城全景;第二遍要慢慢地读,细细地咀嚼,注意到各章各段的结构;第三遍要细细地一段一段地读、领会、运用,这时要注意它的炼字炼句。”这种“三遍”式读书法,归纳起来就是——

第一遍:鸟瞰式。需要快速阅读,一口气把它读完,以获得对全书完整的印象,居高临下,看清全貌,从整体上把握这本书的内容。对书中难点留下记号,以便以后解决。

第二遍:精读式。要逐字逐句,逐段逐章研读,弄懂字面意义,深入理解内容、写法。挖掘作品的深层含义,从各个角度思考、品味作品的意义。

第三遍:消化式。经过精读,品味到了作品的佳处,但这仍是作者的东西。要把它化为自身的“血肉”还需要读第三遍,以吸收消化其精华。这时要着重考虑:书中的内容能否为自己所用,可从哪个角度用。在运用的过程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茅盾“三遍”式读书法,其实就是一个阅读“反刍”的过程:翻书——阅读——笔记——复习。将一本书拿来翻一翻是品尝, 而阅读则是吞食,笔记是咀嚼和消化, 复习则是吸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书本的知识经过这样一个过程,才能完成感性到理性的深化, 才能从读过进入读懂。

木心曾在文章中写道,在故乡乌镇读到过许多茅盾家的藏书。他评价说:“我看重的是茅盾在圈点、眉批、注释中下的功夫……”

陈寅恪:把书分为三类书

陈寅恪先生博览群书,被誉为是“盖世奇才”,素有“活字典”、“活辞书”之誉。他一生苦读、巧读、用心读,积累下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陈寅恪将书分为三类:最低限度的读物、进一步学习的读物、深入研究的读物。三类书中他尤其强调第一类。陈寅恪认为第一类是必读书,从中可以得到最低限度的知识。譬如,他认为,无论一个人的爱憎好恶如何,《诗经》、《尚书》乃人人必读之书。因为它们是我们先民智慧的结晶。此外,他还认为《礼记》是儒家杂凑之书,但其中包含的却是儒家最精辟的理论。《礼记》中除了解释仪礼及杂论部分以外,其他所谓通论者,如大学、中庸、礼运、经解、乐记等,都是相当精彩的作品,不但要看,还应该背诵。 

陈寅恪有一个读书习惯,那就是在读书的过程中,随手记录——在书上圈圈点点。这些圈点有校勘、有批语。梁慧皎的《高僧传》是陈寅恪30年代批校最多的书。北京大学王邦维先生在《陈寅恪读高僧传批语辑录》中说:批语俱写于原书上下空白处及行间,字极细密,且无标点。批语多时竟至原书几无空白之处,复又写于前后页。从字迹大小及墨色看,同一相关内容的批语,往往不是一时写成,前后时有补充或更正。蒋天枢也有文字记陈寅恪读《高僧传》的批语:先生于此书,时用密点、圈以识其要。书眉、行间,批注几满,细字密行,字细小处,几难辨识。就字迹墨色观之,先后校读非只一二次,具见用力之勤勉。而行间、书眉所注者,间杂以马利文、梵文、藏文等,以参证古代译语……陈寅恪随手记下的这些圈点和随想往往成为他日后论文的基本观点和著述的蓝本。 

有人说,得到陈寅恪读过的一本书,就等于得到了他的一卷手稿。  

朱光潜:许多书大可不读

朱光潜在一次给中学生的演讲中,提出:“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没有一读的价值。你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你须慎加选择。你自己自然不会选择,须去就教于批评家和专门学者。我不能告诉你必读的书,我能告诉你不必读的书。许多人曾抱定宗旨不读现代出版的新书。因为许多流行的新书只是迎合一时社会心理,实在毫无价值,经过时代淘汰而巍然独存的书才有永久性,才值得读一遍两遍以至于无数遍。我不敢劝你完全不读新书,我却希望你特别注意这一点,因为现代青年颇有非新书不读的风气。别的事都可以学时髦,惟有读书做学问不能学时髦。我所指不必读的书,不是新书,是谈书的书,是值不得读第二遍的书。走进一个图书馆,你尽管看见千卷万卷的纸本子,其中真正能够称为‘书\’的恐怕难上十卷百卷。你应该读的只是这十卷百卷的书。在这些书中间,你不但可以得较真确的知识,而且可以于无形中吸收大学者治学的精神和方法。这些书才能撼动你的心灵,激动你的思考。其他像‘文学大纲\’、‘科学大纲\’以及杂志报章上的书评,实在都不能供你受用。你与其读千卷万卷的诗集,不如读一部《国风》或《古诗十九首》,你与其谈千卷万卷希腊哲学的书籍,不如读一部柏拉图的《理想国》。” 

关于读书方法,他提到两点:“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但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他强调:“记着这两点,其他琐细方法便用不着说。”晨报记者 李春 文/摄

新闻推荐

没能送外婆最后一程是他终生的遗憾

没能送外婆最后一程是他终生的遗憾古稀同学再聚只为追忆恩师2018年04月05日星期四首页上一期下一期版面导航标题导航版面概览下一篇4放大缩小默认没能送外婆最后一程是他终生的遗憾凡杰一直珍...

桂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桂林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