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人行天桥“无名无姓” 市民盼望早日“直呼其名”

桂林晚报 2018-03-01 11:06 大字

夜色下的桂林人行天桥,华灯下,交通井然有序。记者苏文娟摄

随着位于苗圃路口、彭家岭的两座人行天桥的启用,桂林市2017年投入新建的12座人行天桥已经全部投入使用。桂林市的人行天桥从一座到一批,横跨在交通繁忙的路段,给市民带来巨大的出行方便。与此同时,市区的各座天桥还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但市民和网友却发现,这么便利美丽的人行天桥投入使用后,目前还没有命名,至今还是按照天桥所在地或者天桥附近建筑物叫名,有网友建议,应该给这些人行天桥取上正式的名字,方便市民和游客。

记者联系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科得知,如果天桥设置单位交通局公路局不对天桥进行命名,命名事项交由地名主管单位即民政部门来负责命名。命名程序要经过提出申请,征求群众意见,实地调研,专家评审,市政府审核等环节。

天桥只有“小名”没“大名”

“看到前头那天桥没?上天桥穿过马路就到了。”“是那座吗?”“对,就是乐群路口那座。”经过上述问答后,两位来自山东的游客顺着指点磕磕绊绊地来到了乐群路口的天桥,在天桥下,两人又进行了核对,才确定就是这座天桥。“如果天桥有个名字就好了,桥名就贴在桥中间,一下子就看到了。”山东游客建议。

这几年,桂林市机动车拥有量迅速增长,城市交通压力大,在一些路段人车平面交叉抢行矛盾突出。在建设“和谐桂林”和“畅通桂林”的目标指导下,实现交通立体化的趋势越来越迫切,人行过街设施规划与建设也成为解决市民“衣、食、住、行”中出行需求问题的“民心工程”。为此,桂林市以中山路为轴线,辐射东西两侧区域内人流量较大、人车冲突严重的路段新建十多座天桥。

人行天桥投入使用后,目前还没有名字。市民们要么以其所在道路称呼,例如“乐群路口天桥”、“西城路口天桥”;或者与附近的标志建筑“搭档”,例如“新华书城天桥”、“南溪山小学天桥”;还有一些是以附近居民区命名,比如“长城花园天桥”。市民和游客都反映,以附近道路命名的天桥,相对来说容易找一些;但以小区命名的天桥,可能连当地人也不太熟悉。

打开百度地图,在桂林搜索“人行天桥”,显示没有相应结果;显然,桂林新建的天桥并没有被录入电子地图系统。

天桥“取名字”要多重手续

对于天桥没有名字的事情,市民和网友都挺关心。网友“小柠檬”表示,如果天桥的名称就这样定下来了,要是哪天这些单位搬家了,天桥还叫那个名儿吗?为此,有网友发帖,建议参照外地的做法,给桂林的人行天桥正式命名,比如桂林很多美丽的桥梁,现在都有了名字,还有桥碑立在桥头,方便市民游客,天桥应该也可以参照其他省市的做法,正式取名。

如何取名,市民和网友也有不同的想法。市民黄先生建议,桂林的几座人行天桥,其实各有特色,比如新华书店路口的天桥是做了转折设计的,可以根据这个特点取名;苗圃路口人行过街天桥是这两年市区新建人行天桥中最长的,为单侧回折梯道,这座天桥的名字也可以根据它自身的特点来命名。也有网友建议,其他省市有将天桥命名权进行公益拍卖的,也不失为一种方式;网友“woshi闻蛮”则说,给天桥取名要再等一段时间,等大家把某一个名称叫习惯了,就自然而然给它定名字了,看似也挺有道理。

人行天桥到底如何命名,记者采访了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科的相关负责人。这位负责人解释,按照地名管理规定,桥梁等交通附属设施由设置单位,比如公路局或者交通局负责命名,命名之后要交由地名主管单位审核备案。如果设置单位没有进行命名的话,命名事项就交由地名主管单位也就是民政部门来负责。按照命名的程序,一般是由交通设施所在辖区政府提出命名请示或者命名函,然后征求群众意见后上报到桂林市民政局;民政局对其进行审核,然后经过专家评审、实地调研等程序后再上报到桂林市政府,由桂林市政府常务会议审核通过后再正式命名。

这位负责人介绍,桂林市这批疏解交通的人行天桥目前确实没有进行命名,相关部门将尽快启动这项工作,督促天桥所在辖区政府提出命名函。

让天桥成为桂林新地标

无论是网友和市民的讨论和建议,还是地名管理单位的取名程序说明,给天桥命名是老百姓都关心的事,所以都有征求群众意见的环节。很多市民在提供建议和意见的同时,也提出,桂林是旅游胜地,很多桥梁都是地标式“存在”,一些市民出行说明相约地点时总会说“就在丽泽桥底下”或者是“过了解放桥右转就到”,现在新建的这批人行天桥的取名不但是给它冠以名字,更应该朝着地标式方向发展。“以后我们就说,就在某某天桥左边。”市民小刘这样憧憬。

记者查阅外地人行天桥命名情况发现天桥的命名也有“门道”。比如,无锡市市区14座人行天桥刚开始也是“无名桥”,后来也进行了明确命名。主要原则是为体现地理位置,方便好记,分别使用了片区名称、社区名称或者公共设施名称,有些还采取了群众认可的名称,之后还设立了地名标志牌。有的地方为了天桥的名字,还广发“征集令”,云南文山市人行天桥的名字就是从2000多个市民征集名称中选定的,成为文山出名的地标。在杭州,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还公开进行了冠名权的拍卖,不过商家的冠名只能是在天桥的正式名字之前。

“无论最后名字是什么,肯定是我们老百姓耳熟能详,也是专家认可的,这样我们桂林就有了更多地标式建筑。”市民小刘认为,这样不但能实现通行需要,也有益于旅游软环境的提升。

记者苏文娟通讯员张璎璎

新闻推荐

鲜花义卖迎新春

早春二月,公益先行。2月13日上午,桂林日报社小记者活动中心和市园林局共同开展了郁金香义卖活动,以一场传递爱心和美好祝福的公益活动开启新的一年。当天共有一百多名小记者及家长参加了义卖活动,共...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