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居民掏钱的“物业管理”
桂林有不少无物业管理的老小区,卫生、安全都是令人头疼的问题。从2014年开始,政府也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对这些小区进行改造,促使其走上规范化管理的道路。
而在清风社区,有一个住着50多户人家的大杂院,从2004年开始就实现了居民自我管理。如今,大杂院的居民不用交一分钱物业费,就可以享受干净和安全的居住环境。这个特殊样板的背后,是几位大姐主动挑起重担的热心与坚守。
免费的“物业服务”
清风小区西一里11号,是由4栋楼房围成的四合院。大院房屋建造于上世纪90年代,原是供销系统几个公司分别建造的职工住宅楼,后来,很多住户陆续外迁,将房屋出售。如今,这里成了住着50多户人家的大杂院。
“像很多老旧小区一样,这里曾经也没人管理,又脏又乱,还存在治安隐患。”清风社区党总支书记关桂成告诉记者,10多年前,几位居民主动挑起了物业管理的重担,将这个大杂院打理得井井有条。
22日上午,记者来到这个大杂院。大门口的岗亭旁,几位居民正围坐聊天。问起大院有人管理之后带来的变化,大伙乐呵呵说了起来。
“以前院子没人管理,乱糟糟的,垃圾也没人及时清理。她们接手后,院子里天天有人打扫卫生,干净多了。”“白天晚上都有人值守后,院子里治安也好了很多。”“居民不在家,也可以放心收快递了。快递小哥平时就把包裹放在这里,居民下班回家就可以取。”……
居民彭阿姨告诉记者,更难能可贵的是,如今,大杂院的居民不用掏一分钱的管理费。
说着,居民们指向坐在人群中的徐华英,“喏,今天她值班。”
曾经几十元月薪的坚守
今年56岁的徐华英告诉记者,如今,和她一起操持大杂院管理的还有杨桂娇和文天凤,都是院子里的居民。
从2002年开始,随着单位改制和原职工陆续外迁,这一职工住宅大院也就成了大杂院。原有的院子管理员薪资没有着落,便选择离开。2004年,在一些居民的提议下,刚搬来不久的徐华英和老居民王建国一起接手小区管理。
两人将保安岗亭清理后,轮流值守。院子里每户人家每月交纳5元管理费。“收上来的钱刨去水电开支,实际能拿到手的钱很少,有时候一个月只有20元。”徐大姐告诉记者,一个人值守12个小时,看似轻松,但也枯燥,尤其是晚上,经常要起床给人开门,睡不好。
后来,王建国身体不好只能退出。一个人难以胜任,居民杨桂娇选择加入进来。
2005年,不少家庭购买了电动车。清风小区是个无物业开放小区,电动车晚上保管是个难题,很多邻近的居民便将车停进有人值守的大杂院里保管。两人一商量,决定向外来电动车收取保管费以开支报酬,并不再收取小区居民每月5元钱的保管费。
“刚开始几年,两个人每天围着岗亭转,好的时候,一个月也就分到一两百元。”杨桂娇告诉记者,她和徐华英都是楼栋长,大杂院也是自己的家,能为大家做点事挺开心,也不愿去盘算得失。
最开心的是赢得大家认可
随着停放的外来电动车越来越多,每月能收取的保管费也多起来。两人一合计,邀请大杂院居民文天凤加入进来,“现在,我们三班倒,终于可以多照顾一下家里了。”回忆起接手院子管理10多年的经历,徐华英说,最开心的就是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居民彭阿姨告诉记者,两个月前,住户老曾家里炖着汤,临时有事出去忘记关火,厨房里烧起了黑烟。当时,多亏了正在值守的徐大姐发现,赶紧出去把老曾找了回来,及时把火给扑灭了。
徐华英告诉记者,接手大杂院管理不仅仅是守大门,很多事情都需要上心。“看到有陌生人进来,我们总要问一问。以前,楼道里到处都张贴了小广告,又脏又难看,现在基本上不见了。为了加强大院管理,我们前几年还从收入里拿出二千多元安装了一套监控设备。”
大院里老年居民较多,缺乏休闲娱乐的场地。她们就在岗亭旁搭起小棚子,摆上桌子、板凳、电磁炉。上午,一些居民聚在这里打打油茶,下午则分成两桌打牌消遣。
在保安岗亭的抽屉里,有一个装着20多把各式钥匙的小布袋。“这些,都是大院居民家里的备用钥匙,存放在我们这,以防出门忘记带钥匙回不了家。”杨桂娇告诉记者,她们也很乐意为居民们保管,因为这是大家对她们的信任。记者龚亮勇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娟)1月22日,桂林银行2018年工作会议举行。据悉,2017年该行实现银行总资产、存贷款余额、利润率等主要经营指标同比大幅增长,在全球银行1000强中排名545位。据介绍,过去的一年,桂林银行以“...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