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携程虐童”事件引发争议话题——装监控的“透明幼儿园”真的好吗?

桂林日报 2017-11-16 09:18 大字

11月初网络上曝光的一段携程幼儿园教师虐待儿童的视频,视频中老师正在给幼童喂不明物品。根据家长反馈,老师给孩子喂的食物是芥末。(资料图片)

上世纪50—90年代的幼儿园活动场景。无论哪个时代,幼儿园都应该是孩子快乐成长的乐园。(资料图片)

“携程虐童”事件只是极端个例,绝大多数幼儿园老师都是热爱工作热爱孩子的。图为桂林市一家幼儿园的老师正在与孩子亲切互动。(图文无关)记者张苑陈静摄

近日,关于上海携程亲子园工作人员“虐童”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并引发强烈反响。根据现场监控视频,任职教师不仅平白无故殴打孩子,还喂孩子吃芥末,对孩子喷消毒水。目前,涉事3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连日来,“虐童事件”的新闻在桂林家长中间持续发酵。不少家长在痛斥涉案教师罪恶行为的同时,也把关注的焦点落在了幼儿园的监控视频上。如今,桂林市不少幼儿园都安装了监控视频,但并不是每个幼儿园的监控设备都实时向家长开放。“携程虐童”事件一出,部分焦虑的家长纷纷找到园方,要求开放实时监控。由此,也引发了幼儿园安装监控的争议。

幼儿园装上监控,实时向家长直播孩子的一举一动,这样虽然满足了部分家长的“好奇”、“焦虑”心理,但是幼儿园老师却是感觉“压力山大”。安装了监控的“透明幼儿园”真的好吗?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加强幼儿园管理?这成为了各方热议的话题。

□本报记者张苑陈静

现象:“携程虐童”事件引发桂林家长“连锁反应”

近年来,“透明幼儿园”在桂林市悄然兴起,只需在幼儿园的教室安装上几个摄像头,利用先进的“网上直播”技术,家长们就可以看到孩子的一举一动。这不但解决了部分家长对孩子的牵肠挂肚之苦,更成为部分幼儿园有“实力”或是“教学公开”的象征。

连日来,“携程虐童”事件在幼儿家长中间“炸开了锅”,尤其是对那些孩子已经进幼儿园的家长来说,在指责涉案人员的罪恶行为的同时,也因此产生了焦虑担忧心理: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还好吗?孩子在幼儿园会不会被欺负了自己却不知道?

记者从桂林市多所幼儿园采访了解到,近日他们为应付家长的咨询电话和网上信息忙得“团团转”,家长们热议的焦点问题就是幼儿园监控。有的家长强烈要求幼儿园安装监控,一些已经安装监控的幼儿园,家长们则要求实时开放。

“这个事件的发酵让老师和家长的关系一下变得很紧张,其实反而不利于孩子。”在采访中,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私立幼儿园园长颇为无奈地告诉记者。她说,因为这所幼儿园建园不久,主打的特色是网络幼儿园,所有的教室都安装了摄像头,但视频内容并不对家长公布。“携程虐童”事件发生以后,有一天一名小班的小朋友突然流鼻血,老师第一时间进行了处理,给孩子止血并更换了衣服。谁知家长来接人的时候,发现孩子衣服上有血迹就开始不依不饶地要求看监控,而且怀疑老师对孩子有虐待行为。在调取监控后,发现原来是孩子自己抠鼻子导致的流鼻血,家长这才无话可说。

“这本来是件很小的事情,可‘携程虐童\’事件让家长变得很敏感,对于老师这方来说则感到很委屈。”该园长说,这段时间因为这一事件的影响,不少老师都觉得情绪低落。“孩子情绪低落家长要看监控,孩子哭了家长又要看监控。”为此,该园已先后开了多次会议,安抚老师的情绪,鼓励老师们不要受影响继续工作。“谁愿意一直在监控下生活呀?如果家长和老师的关系变得那么紧张,对于孩子来说也没有任何好处呀。”该园长坦言。

调查:桂林市幼儿园监控安装情况不一

近日,记者随机走访桂林市多家幼儿园发现,部分幼儿园内部装有监控设备,但摄像头分布位置不一,而且家长无法实时查看。其中,大部分幼儿园都将摄像头安装在户外活动区、走廊和过道等位置,仅有少数幼儿园将摄像头安装在教室、食堂等处。部分收费不菲的知名民办幼儿园和双语幼儿园等还会安装云监控,家长可以通过网络视频观看孩子在园情况,园方将此作为“实力”或是“教学公开”的象征。

记者从市教育部门了解到,桂林市对于幼儿园安装监控摄像的事宜并无硬性规定。记者走访了解到,目前桂林市装有监控的幼儿园能够每时每刻向家长开放的并不多。采访中,园方表示,倒不是说开放监控视频花费太高,而是幼儿园另有顾虑。七星区一家幼儿园的李园长表示,如果遇到特殊事件,家长可以提出申请看监控,但平时幼儿园不会开放视频,主要考虑到画面中还有其他孩子,应该尊重他们的隐私。“家长想了解孩子的情况,与老师沟通是最直接有效的。视频会夸大细节,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李园长说。

争议:“透明幼儿园”真的好吗?

家长声音:从幼儿的安全和对老师的监督考虑,幼儿园监控很有必要

“对于幼儿的安全和对老师的监督来说,教室的监控都是很有必要的。一旦家长和老师发生纠纷,监控也是最直接有力的证据,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希望尽早安装。”马先生的儿子在桂林市一家公立幼儿园上中班,他对这所幼儿园没有安装监控有点担心。

“虐童太可怕了,强烈呼吁把幼儿园监控视频链接到家长手机上。”11月12日早上,吴女士在朋友圈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幼儿园不仅应该在教室安装监控,而且还要对家长开放,家长通过手机APP、电脑可以随时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吴女士说,孩子的举动“尽在眼前”才放心。家长胡先生也呼吁幼儿园对家长开放监控视频。“我女儿所上的幼儿园教室内有监控视频,但是并不对家长开放。既然有监控,为什么不能对外开放?”胡先生表示,幼儿毕竟年龄小,很多时候不能完整准确地表达。若孩子在学校发生状况,监控视频可以为家长提供证据,同时,实时监控可以给老师加压,让他们不敢有过分行为。

采访中,大部分家长呼吁幼儿园开放监控视频,希望通过“第三只眼”给老师戴上“紧箍咒”。也有少部分家长认为这是多此一举。“家长要教孩子学会表达,而不是天天盯着视频。”

幼教心声:每天的工作都被监视,压力很大

“说实话,因为幼儿园有监控,我感觉压力很大。”叠彩区一所私立幼儿园的林老师前年刚从学校毕业进入幼师行业,工作的第一年她就因工作上的事感觉委屈哭了好几次,而且都与幼儿园的监控设备有关。“有时上课,个别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一些家长会马上打电话来问,为什么会这样,是不是老师不负责?10分钟前家长打电话问为什么没提问自家孩子,10分钟后那位家长又打来说孩子积极性不高是不是感冒发烧了?”林老师说,有时还有家长在看视频后,打电话遥控“指导”她的教学工作。那时候她感觉自己每天的工作都被监视,生怕出一点差错被家长投诉,整个人的神经都是紧绷的。

“老师的素质不一,但是绝大多数老师都是好的,都是爱孩子的。如果因为不信任,把老师的一举一动曝光出来,这等于是判刑。”在另一家幼儿园工作的苏老师说,她一想到在工作时有很多双眼睛在不知什么地方随时看着自己,就感觉很不自在。

采访中,不少幼儿园教师表示,监控视频向家长公开后,确实会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但因为大部分家长更多的还是只关心自家孩子,这种监督就会在不断的演变中变形、扭曲,而老师也变得忧心忡忡,本该管的不敢管,本该说的也不敢说,就失去了“本真”的教育状态。

专家观点: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家校互信

“透明幼儿园”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对此,记者采访了几位多年从事幼教工作的专家。

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多年的郑园长透露了多数幼儿园不愿向家长开放监控视频的真正原因。首先,老师被放置在一个完全透明的环境,会压力很大。第二,园方担心有些家长小题大做,为了减少麻烦,干脆不公开。“一个班级二三十个幼儿,两三个老师,不可能时时刻刻都照顾得很周到,有些孩子某个时刻稍微被冷落,家长就会借题发挥;而且视频听不到声音,有些动作会引起误会。”郑园长说。

“将幼儿园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向所有家长开放监控视频,我觉得有失偏颇。”广西师范大学社会工作室主任何乃柱博士表示,幼儿园安装监控视频主要目的并不是监督教师的教育活动。若有特殊情况,家长可申请调取有关视频,没必要全部开放。

“像携程亲子园老师虐童的情况毕竟是极少数。”何乃柱说,如果因为担心孩子被虐而要求开放视频,这是家长对幼儿园缺乏信任的表现,家校对话会变得很困难。而从教育的长远角度看,家长要明确送孩子到幼儿园的目的是什么。家长把孩子放到集体环境中,让其学会幼儿园的规则,明白如何与其他小朋友相处。在这种交往中,孩子们获得了多种体验,酸甜苦辣都是成长所需要的营养。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家校互信。”何乃柱提醒,家长要教育孩子学会表达,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而非通过监控来了解自己孩子的举动,在孩子看来这也是对自己隐私的一种侵犯。

短评

家园之间的“信任危机”如何破题?

曾经,在我们眼中,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乐园,是社会中最纯净的“安全岛”。然而,幼儿园“虐童事件”的曝光,使幼儿园不再让家长放心,幼儿园管理方也对家长的质疑产生了“提防”心理。于是,一些幼儿园为了赢得家长信任,开始通过网络视频功能让家长“监督”自己的工作。不料,这样的“监督”同样引起了难以避免的争议。

事实上,这场监控之争反映出来的是家长与幼儿园管理方之间的互不信任。如今,我们在审视“虐童事件”的背后,应该思考的并不是如何去规避争议,或者如何避免放大焦虑,而是应该思考如何为家园之间的“信任危机”破题。

理想的家校关系,既不是家长战胜了学校,也不是学校征服了家长,而是双方在教育孩子的理念、实践问题上互相理解、沟通,进而产生高度共鸣。为此,管理方应切实加强校园管理,加强幼师队伍建设,并以包容和开放的心态,正确对待家长的批评和监督。作为家长,也应该从偶然发生的“虐童事件”的阴影中走出来,用正确的心态去配合幼儿园工作,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快乐的成长环境。

另一方面,“虐童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我国对幼儿教育的投入极度不足。防止此类事件发生,除了立法,还应该加大公办幼儿园的比例,提高幼教的工资待遇,让更多高素质的教师进入这支队伍。从根本上说,要加强幼儿园管理、消除公众的恐惧,绝非一人一部门能够做到,这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共同监督。唯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把好教育链条的每一环;只有家园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和谐关系,才能为孩子提供一片湛蓝的成长天空。

新闻推荐

比赛亮点纷呈 让我们共同期待——— 访广州中体体育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任志刚

□本报记者李云波/文唐侃/摄经过近5个月的努力,本次比赛的筹备工作紧张有序进行,目前各项工作基本就绪。广州中体体育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任志刚介绍说,此次比赛有几个方面的亮点值得期待。首先...

桂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