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华侨农场:我们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齐发展

桂林日报 2017-10-15 12:16 大字

▲搬进新居,印尼归侨陈兆钿的家人和朋友都很开心。记者韦莎妮娜摄

□本报记者韦莎妮娜通讯员王亚东

傍着漓江,磨盘山漓江码头大道在此穿过。午后的秋风,扬起了一阵桂花香。偶尔有嬉戏的孩童、拄着拐杖的老人,在整洁平坦的院子里散步。一幢幢崭新的楼房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漂亮。

这里,是华侨旅游经济区,而“老桂林”们更喜欢叫它“华侨农场”。上世纪60年代,为了接待和安置印尼归侨和越南难侨,桂林华侨农场应运而生。从“一片荒芜”到如今的“应有尽有”,从泥巴路、危房区,到路通、灯亮、住新居,华侨农场的侨民们见证且亲历着时代的变迁。

“欢迎你们来我家做客,喝杯茶,聊聊天。”50多岁的陈兆钿见记者来访,非常热情。陈兆钿和丈夫郑仕堂都是印尼归侨。十八大后,两人从住了20多年的平房迁入了80多平方米公寓楼。崭新的房子,仿佛也刷新了陈兆钿和丈夫的生活。去年,两人接连喜获外孙和孙子,逢人便开心地说自己“升级到了2.0版本”。

“全国喜迎十九大,听我把国家夸一夸,归侨福利政策好,带着父母住新家……”见到记者,越侨裴文街即兴说了段顺口溜。在今年1月23日,他和其他200多户职工,分到了新房。刚选定房子,他就带着父母参观新家。一家人迫不及待地开始讨论起了装修。这个国庆,他如愿拿到了钥匙开始着手装修。“我算了一下,前后才花了5万多元,就能够拥有一套90平方米三房一厅的楼房。我们要为党和国家的政策点赞!”裴文街说。

陈兆钿和裴文街是“侨居工程”的受益者。华侨农场建于上世纪60年代,位于市西南郊,距离市区约15公里,是接待和安置印尼归侨和越南难侨的生产生活基地。共有在职和下岗职工200余人,退休职工500余人。由于条件限制,归侨和侨眷们一直住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平房里。平房简陋、低矮、潮湿,还有安全隐患。从1998年开始,华侨农场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实施了“侨居工程”项目。项目分四期展开。从1998年到2007年完成了前两期的建设。十八大以来的5年时间里,完成了余下的两期工程。第三期“侨居工程”于2010年9月竣工,为168户职工(其中归难侨127户)提供了新房。最后一期的“侨居工程”从2010年11月开始建设,于今年1月完工。至此,华侨农场全场646户职工彻底告别了危房、旧房。

华侨农场城建办工作人员黄世科,从1981年就来到华侨农场工作。在分管建设工作的同时,他也见证着农场的变迁:“除了住上了新楼外,这几年农场的变化太大了!农场里的道路由最初的石子路,变成了柏油路,还安上了一盏盏新路灯。还配套起了幼儿园、健身器材。还有一个就是我们也享受到了医疗惠民政策,看病可以按规定报销不少,生活‘减负\’,越变越好!”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旧是中国心。”对于侨民而言,离家万里,血液里奔腾的,仍是“中国红”。陈兆钿说,在海外,更能感受到祖国的召唤。回到祖国的怀抱后,侨民们才有了“归属感”;享受到了党和国家给的福利,侨民们有了“幸福感”。陈兆钿说:“在‘十九大\’期间,我会更加关注与我们侨民群体有关的政策。希望借着‘十九大\’这股东风,实现农场的发展、侨民的发展。‘侨居\’之后盼‘安居\’。衷心希望未来五年,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祖国更加繁荣,人民更加安居。”

据悉,未来,华侨农场将在场部生活小区的基础上,把农场打造成一个东南亚特色的“华侨新城”。“新城”内不仅有住宅楼、经济适用房、社区活动中心、学校,还有市场和商铺。同时结合印尼、越南的节日,让市民、游客能够来此体验到原汁原味的东南亚风情和归侨文化。

新闻推荐

自治区召开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推进会周家斌在桂林分会场参加

本报讯(记者李云波)10月11日下午,自治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暨定点扶贫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在南宁召开,总结去年以来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阶段性成果和经验,解读最新相关文件政策,并对进一步提高广西易地扶贫...

桂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