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四湖:水与城
明代万历时期《桂海图》。(凌世君供图)
■凌世君
人类文明离不开水的滋润,在四大文明古国的身后,无不有大江大河的支撑。而城市是人类文明高度聚集的地方,城市的产生与发展,更是与水有莫大的关系。
桂林是个山水城市,怎样处理好山水与城市的关系,是桂林城市建设的千古命题。在桂林城核心区域,有“两江四湖”环城水系。两江,是指漓江和桃花江(古称阳江);四湖,是指榕湖、杉湖、桂湖和新开挖的叠彩山北的木龙湖,在这个水系里,两江是天然(其中阳江也经过人工改道),而四湖则是人为。“两江四湖”建设工程虽完成于本世纪初年,但不是凭空而来,是历经上千年的演变而形成。今天“两江四湖”所代表的水域,在桂林城市发展的不同时期所扮演的角色和起到的作用各有不同,但同样体现了桂林人民的智慧和环保理念,也是桂林这座历史名城生生不息的血脉所在。
水兴桂林
中国古代的智者对城市建设和山水环境的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春秋时代的管仲就提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因天材,就地利”。桂林周边的群山和流经这一区域的漓江、桃花江为桂林城的兴建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称为“始安”时期的桂林城形态,现在已经难以查考,但到了唐初设立桂州总管府、李靖筑子城,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后人绘制的地图,都证明当时的桂林城正是依靠自然山水地形构筑,并确立了其后一千多年桂林城的基本轮廓。
依托漓江和桃花江,利用原有的水道或平地加以开挖、联通,作为保护城市的城壕,是桂林城市发展史上的另一重大举措。宋代刻于鹦鹉山岩的《静江府城池图》上,所标城壕有:
壕河:自南阳江一字城起,至平秩门、尊义门,至西北古旧城团楼,过宝积山花园,转至镇岭门,接碧霞岩脚。又自东江门下訾家洲至阳江口,转至西湖钥匙头,接望火山至宝积山背止。
新开钥:自鹁鸠山下至狮子山脚。
展旧壕:自南门东坝楮木下起,直至狮子山脚。
拓宽的南阳江构成了桂林城的南壕。西面的城壕多为重新开挖,水源主要是朝宗渠,在城池图上标作旧渠。朝宗渠来自北方,穿过西北方的丛山,本来流入西湖,现将其在狮子山(今名老人山)前切断,引其水入西壕,再加上阳江之水倒灌,使西壕有着宽阔浩瀚的水面,本来地势复杂的西城郊,平添了这条像漓江一样的天险,对西城的防守有极大的意义。
这些城壕不仅是当年“金城汤池”的重要组成,也是今天“四湖”的前身。
新闻推荐
团秀峰区委的志愿者给外国游客介绍桂林的情况。象山景区的工作人员面带微笑解答游客提出的问题。昨日,在中山中路和五美路交叉路口,市民等绿灯亮了后有序走过斑马线。乐群小学前,一位交警护送小朋友...
桂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桂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