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游泳上岸后也会发生溺亡?

桂林晚报 2017-08-10 12:15 大字

8日10:20,市民刘女士拨打晚报热线:前几天,我在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称不仅下水游泳要注意安全,还要当心游泳后出现“干性溺水”,在国外就有小孩因为游泳时不小心将水呛进肺部,导致肺水肿,最后死亡。我儿子很喜欢游泳,但我不知道如何识别和避免“干性溺水”,希望记者帮问问。

2834000晚报热线记者曹哲帮问:“市民刘女士说的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但并非‘干性溺水\’,在医学上被称为‘迟发性溺水\’。”昨日,南溪山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王松医生告诉记者,这两种状况发生的概率都比较低,但家长要了解两者的区别,注重防范。

据介绍,“干性溺水”是由于呛水后气管粘膜等受到刺激导致喉部痉挛,空气和水都无法进入而造成急性窒息。“实际上就是自己把自己憋死了。”王医生说,“干性溺水”发生概率低,一般出现在初学游泳的孩子身上,表现为乏力、嗓子疼、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而“迟发性溺水”便是市民刘女士所说的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游泳时肺部吸入水,导致肺部的气体交换受阻等,出现肺水肿的情况,如处理不及时会危及生命。“可能当时看起来没有异常,几个小时后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发热、极度疲惫等症状。”王医生说。

“以上两种都是很特殊的淹溺情况,发生概率低,只要搞清楚情况,及时采取恰当的措施,是不会危及生命的,大家不用过度担心。”王医生建议,孩子游泳时,应确保其在安全区域,避免发生相互推搡、按入水中等不当行为。一旦孩子出现“干性溺水”或“迟发性溺水”的症状,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便是很好的急救措施,同时要尽快送往医院。

王医生表示,近年来该院还未接收过这类淹溺患者。桂林冬泳协会会长周忠华也表示,近年来,协会成员曾救起过不少溺水人员,但没有见过有人出现“干性溺水”、“迟发性溺水”等问题。周忠华建议,相比而言,“湿性溺水”发生的概率更高,市民应注重安全问题,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

新闻推荐

创城惠民“金点子”活动引起市民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截至8月7日12时 共收到“金点子”1312份 已落实办理424份市民提的点子“亮”及时办理效果“赞”

本报讯(记者支荣)由市创城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秦策划发起的“征集‘创建文明城为民办实事\’金点子活动”,启动以来引发市民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截至8月7日12时,市...

桂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