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做军嫂很自豪 家里我来顾

桂林晚报 2017-08-02 12:00 大字

王磊夫妇。

“第一次见面短短三天的时间,便决心和这个人走,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年。决定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就做好了他不着家的准备,当这个军嫂,我很自豪,他忙他的,家里我来顾。”7月30日,在大风山某小区李慧丽家中,说到从军15年后转业的丈夫王磊,她的脸上写满了骄傲。

●一见倾心只身远赴桂林

王磊和李慧丽是同乡。2006年底,已经从军将近5年的王磊得到了10天的探亲假。

李慧丽听熟人说起,有个姓王的小伙子和她是同乡,17岁到部队当兵,如今已经到了适婚年龄。一直对军人有所憧憬的李慧丽知道他难得回来一次,便答应了见一面的提议。

“那三天可以说是我们结婚到现在最幸福的时光。”李慧丽忍不住有些自嘲地笑着对记者说,约会就是逛街、聊天,北方的冬天,天气干冷,走在街上冻得双手发红,王磊却不懂什么浪漫,两个人漫无目的地瞎逛瞎聊。

“两个人很谈得来,但还没来得及更深一步了解,部队的一通电话,就把他叫了回去。”自那次见面以后,李慧丽心里就没放下过这个人。

第二年春节刚过,李慧丽简单地告知了父母,便只身一人从河南老家来到了桂林。李慧丽记得很清楚,元宵节当天,她再次见到了王磊,两个人一见面就热情相拥,从此真正走到了一起。

之后的几年,李慧丽干过很多工作,中专教师、会计、销售,她不断地调整自己,尝试适应在他乡打拼的生活。“在一起的时候我就做好了心理准备。”李慧丽说,丈夫在部队不着家,她独自在异乡打拼,也曾经有觉得难以支撑的时候,偶尔抱怨几句,但从未曾后悔选择来到这里。“丈夫保家卫国,是我们作为军人家属内心最深最强的骄傲。”

●聚少离多有国才有家

两人结婚以后,王磊总是在外训,广东、福建、甘肃、西藏,一去就是好几个月,最长的有半年。王磊陪在李慧丽身边的时间不多。

结婚4年后,李慧丽怀上了孩子,王磊开始焦头烂额地两边跑。“他是技术兵,任何时候部队需要,他马上就要走,但心里又惦记着我和孩子。”李慧丽说,孩子快出生时,丈夫让她辞掉了工作,专心养胎,婆婆也从河南老家赶了过来,照顾她的饮食起居。

孩子出生以后,李慧丽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些,不过她依然甘之如饴。“我本来就有教师资格证,孩子稍大一些以后,我决定当幼师,也更加方便照顾孩子成长。”李慧丽说。

偶尔能带着孩子到部队里去和爸爸见面,听见新兵蛋子们叫她“嫂子”,李慧丽心里说不出的感慨。“他为国,我顾家,有国才有家。”这是作为军人家属,李慧丽最深刻的感悟。

●光荣转业奔向美好明天

2016年12月,王磊从部队转业。考虑到父母年纪大了,王磊想过回老家找份稳定工作,不过被李慧丽劝了下来。老人可以接过来住,选择留下主要还是为了孩子,老家在县城,教育资源肯定没有桂林好。再三斟酌,李慧丽支持丈夫自主创业。“没想到生意做到了外省,刚转业没一年,基本也是见不着人影。”李慧丽笑着说。

记者采访那天,王磊和李慧丽的5岁女儿王雪颖独自从3楼走下来,乖巧地打开了电子门。上楼的短暂路程里,活泼的王雪颖一路说了许多话。李慧丽告诉记者,孩子性格活泼独立,这一切都与不着家的爸爸分不开。

“王磊在部队待了很多年,是一个很讲时间观念、讲独立性、讲纪律性的人。虽然宠着孩子,但他说一不二的性格让孩子对他又爱又敬。”李慧丽说,“家里的碗碟我习惯堆起来再洗,但丈夫是一定要马上洗干净的,女儿就叫我洗。很多小事,她都站在爸爸那边。女儿能与爸爸亲近是我最欣慰的事。”

如今孩子一天天长大,丈夫的生意也开始步入正轨,李慧丽盼望着一家人能牵着手,一起奔向美好的明天。

记者姚茂贤文/摄

新闻推荐

桂林老石雕“钱途”不可限量

桂林老石雕■卢志斌文/图自有人类文明起,石材就与人类生产活动有着密切关联。桂林自古便是岭南文化之重镇,其历史文化厚重,自然资源丰富,各民族交融,三者使之形成了特有的人文风貌。而聚落于山间、...

桂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桂林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