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绿水青山
巡山累了,喝一口清凉入喉的溪水,卢益说浑身的疲惫都被赶跑了。
卢益的家在龙胜与兴安、资源三县交界的猫儿山脚下,周围全是山林。
卢益把自己的林权证拿出来向记者展示,他家一共有1500多亩林地。
卢益把一棵倒在山涧上的大树当作桥,气定神闲地从上面走过去,巡山抄了一段近路。
山高林密,很多地方都没有路,卢益只有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山。
山林里,很多地方需要涉水而过。
□本报记者游拥军通讯员吴生斌蒙双伟文/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于龙胜各族自治县江底乡的卢益来说,对这句话可谓体会颇深。
卢益的家在龙胜各族自治县、兴安县及资源县三县交界处的城岭村白石组,这里大山环抱,背靠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因为他家住在最偏僻的大山深处,在进行林权改革的时候,家里分到了1500多亩山林,每年仅生态公益林补贴就有22000多元,真正是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而卢益的日常,除了做些必要的农活以外,巡山护林成了他的主要工作。
近日,记者驱车近5个小时来到卢益家。刚一进屋,卢益就拿出了自己的多本林权证向记者展示。记者看到林权证上标明的山林最小的一片只有1.32亩,最大的一片则有205.7亩,总共有1512.6亩。
每周,卢益都要花一到两天去巡视自己的山场,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防止有人对这些生态公益林进行盗砍盗伐,另外就是对一些稍微珍贵的树种及一些自己种植的经济林地的病虫害情况进行监管。
“有时候一大清早就出去了,因为山林太大且道路难行,走到天黑都看不完自己的山场。”卢益略微苦恼而又幸福地说。
为了体验卢益的苦恼和幸福,记者跟随卢益走进了他家的山林。换上解放鞋,背上一把柴刀,兜里揣上一个煮熟的玉米或者两个红薯,这就是卢益巡山的装备。
趟过溪水,用柴刀砍开荆棘拦路的林道,手脚并用地爬上半山腰,眼前的一道山涧挡住了我们的去路。卢益笑着对记者说:“我带你走一条捷径,平时绕过这个山涧需要将近一个半小时,但从这条捷径走只需要十分钟。”我们又手脚并用地向斜侧方攀爬了十分钟,一棵被大风刮倒的大树横挂在山涧上。卢益身手矫健“蹭蹭”过去了,记者看着脚下几十米深的山涧,只敢半蹲着慢慢挪,几乎花了十分钟方才到达对面。卢益说,这里的山路还算好走的,越往深山里去越难走,很多地方并没有路,需要自己用刀砍出一条路来,因为每次的巡山道路都不一样,有些前几个月砍出来的路后面再去走,又已经被杂草和藤蔓封锁了。
虽然每次巡山都很辛苦,但是想到这些山林都是自己的金山银山,卢益就会一身是劲。卢益说:“国家给了我们这么好的政策,我得帮国家和自己看护好这1500多亩山林。”
如今,卢益每年从生态公益林上能拿到的补偿款已经达到了22310.26元,他还把上百亩林地无偿转给村里的贫困户发展林下经济。这样,他也免费多得了好几个帮他巡山的人。他自己也积极发展林下经济,种草珊瑚,养土鸡。卢益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种植草珊瑚投入成本相对较低,只需要每亩10—20元。草珊瑚第一年种下,第二年就可以采收。这些一米多高的都可以采收了。”卢益说。他去年尝试种植的20多亩草珊瑚每亩收益有3000元左右,而放养的100多只土鸡也给他带来7000多元的利润。
上个月,他还听在外打工的村民说,现在有技术可以在林下种植仿野生铁皮石斛,不伤害生态林又收益颇高,他准备去找人学习,明年开始尝试种植,灵芝的种植明年也准备加大投入,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近年来,中央和自治区不断提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2001—2019年,自治区级以上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达到127.51亿元,2018年公益林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达6186.6亿元。青山绿水正逐步变成金山银山,让越来越多像卢益这样生活在深山里的农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新闻推荐
“浑水摸鱼”□通讯员吴生斌吴倩茜石梅兰文/摄10月10日,龙胜各族自治县瓢里镇举办一年一度的“鱼宴节”。当地少数...
龙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龙胜各族自治县这个家。